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党如何实现政治领导,政府如何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国家管理,党政关系如何摆正、理顺,是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高度集权政治体制和30多年来苏联东欧各国改革这种体制的理论和实践,介绍党政关系改革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政企关系,即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是连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枢纽。为政变高度集权体制下的以行政隶属关系为特征的政企关系,社会主义各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7年6月,苏共中央全会在总结两年多来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这一纲领性文件。同月底,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联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年底前,又通过12个关于改革经济管理的“一揽子”具体决议,形成了经济改革的综合方案。六月全会决定,从1988年起,占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二的企业都将按新条件工作,1989年起全部实行。苏联对传统体制的根本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3.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状况及其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现有经济体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的矛盾。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或者说,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归宿。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的内容涉及上层建筑各个领域,而关键在于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改革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任务能否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取决于这个政党是否有一条马克思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组合部,既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反映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我们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就必然反映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在改革并完善我国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方面需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我国行政管理运行应该形成哪些机制呢? 以下几种机制可以说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基本的和主要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跨世纪改革深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经济改革深化所引发的深层次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变革过程,而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因此,在改革整体性攻坚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机制的建设。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探索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问题:(1)继续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调控体系。(2)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抑制和消除社会经济过程中的权力腐败现象。(3)规范党政机关和公民个人的政治行为,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合力。(4)把政府与市场这两种启动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行政管理思想。尤其是在设计改革开放蓝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对改革经济、政治体制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对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及政府工作方法;对建立行政责任制和科学的干部人事制度等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从而形成了邓小平关于行政管理的思想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扩大,随着企业、单位自主权的扩大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等方面的发展,我国过去高度集权型的行政体制正在逐步改变,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指导关系正在得到发展。本文即以行政指导为研究对象,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不同文明时代是以不同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以建立在自我传播和亲身传播基础上的,短程而分散的,通过团体和组织传播信息的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在这种体制和信息活动方式之下,难以形成大众化、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工业文明时代的高度统一的大规模经济体制、高度国家集权的政治体制,以自上而下权威制控的大众传播信息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在这种体制和信息活动方式之下,很容易形成以多数民众为基础的大众化、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信息社会文明时代的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则以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网络化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在其形式上具有交互性、平行性、开放性、全球性、多元性、自由性、共享性、平等性和非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正是这种网络化信息活动方式的发展和普及,有可能使人类价值观念模式的变革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对于不同的文明时代,人类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的时间方向也从指向历史、关注现在,转变到了创新未来.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从客观因素分析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原因.实际上, 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原因极其复杂,它的形成、确立、巩固与发展是以下几个紧密联系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有关商品经济的理论;(2)未能对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做出正确判断;(3)最高领导层对新经济政策未达成共识;(4)工业化运动使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更加巩固;(5)全盘集体化使农业成为斯大林统制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6)"大清洗"运动是导致斯大林集权政治体制形成与巩固的一个重要因素;(7)历史传统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8)斯大林个人品性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行为的市场导向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发展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政治体制的变革远远滞后于经济体制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根本性变化,造成了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效率之间的明显差距.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互动增进”,关键在于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政府行为或运行方式的制度创新,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实现以法治国、制度先行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1.
论"入世"后的政府改革中的创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世界贸易组织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外部力量对我国政府提出了挑战.政府管理的改革是中心,它主要包括政府观念的更新、政府规制的变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过程的公开.政府关系的调适是目标,政府与世贸组织的关系、国家间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新的定位.政府权力的重新配置是关键,只有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政府与立法、司法之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合理配置权力,科学界定各自的权限,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政府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社会发展从改革开放之日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新时期当中,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深刻变化,必然引发社会道德价值的改变,因为社会的道德价值“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把某种道德价值当成永恒不变的教条,在新时期继续全盘搬用旧时期的道德原则来规范个人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的同时,必须改革原有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是在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下产生和形成的,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显然不可能继续适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3.
行政管理体制既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又和经济体制与社会各项事业紧密相关。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行政改革,建立现代化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既是跨世纪宏伟蓝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我国跨世纪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覆盖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全局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政治体制反映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和活动方式,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取决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也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干部人事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也无不与经济体制息息相关。建国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属于集权型。干部人事制度也一直是以计划调配为特征。国家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呈现出一个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从总体上看,行政管理改革是一个连续的、既相互衔接又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过程中,不同的时期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又有不同,形成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旨在突破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束缚,重点是"简政放权";第二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第三阶段行政管理改革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重点是推进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国30年行政管理改革,始终秉承一个目的、应对三个挑战,体现了一个方向和双重使命。一个方向是要实现政府管理从管制到服务的现代转型,建设服务型政府;双重使命表现为:行政管理改革既是一场管理革命,又是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公民关系、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关系的深刻调整。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不同文明时代是以不同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农业文明时代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是以建立在自我传播和亲身传播基础上的,短程而分散的,通过团体和组织传播信息的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在这种体制和信息活动方式之下,难以形成大众化、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工业文明时代的高度统一的大规模经济体制、高度国家集权的政治体制,以自上而下权威制控的大众传播信息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在这种体制和信息活动方式之下,很容易形成以多数民众为基础的大众化、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信息社会文明时代的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则以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活动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网络化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在其形式上具有交互性、平行性、开放性、全球性、多元性、自由性、共享性、平等性和非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正是这种网络化信息活动方式的发展和普及,有可能使人类价值观念模式的变革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相对于不同的文明时代,人类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的时间方向也从指向历史、关注现在,转变到了创新未来。  相似文献   

17.
居于政治权力的绝对集中和绝对分散之间的相对集权在现代国家具有合理性,相关文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为此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论据。在考证相对集权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之后,以人事权和立法权为主线,将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特征概括为相对集权,并将其看作中国式财政分权形成的政治基础。受相对集权的影响,当代中国的中央政府只是选择性地将财政权力下放给了地方政府,这从财政包干制和分税制改革时期中央政府所拥有的财政权力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完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虽然不是生产关系中的根本性质的变革,但确实是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而经济体制的变化影响政治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变化。因此,教育必须反映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并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尚仁 《学术研究》2005,2(5):66-72
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分为总目标、政府建设目标和政府管理方式目标三个层次。总目标为从政治体制上建立人民主政、共产党执行、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政府建设目标为建设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民主政府与民主行政及服务型政府与服务行政;政府管理方式改革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政府。  相似文献   

20.
梁云 《兰州学刊》2003,(1):81-82
西部地区政府改革滞后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过高以及政府在制度供给、提供公共物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缺位导致的行政效能和管理力度不足已严重影响西部经济增长。加快改革 ,有效发挥政府在西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西部大开发的客观需要。一、创新政府管理经济体制 ,加强西部市场制度的建设西部地区政府管理经济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极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管理经济体制创新的核心是坚持市场经济取向。政府管理体制要由管制转向监控 ,建立规范、透明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要转向制定法规的规范功能 ,进行产业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