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七世纪与十八世纪之交,犹如电光乍闪,中国和俄国的天空,几乎同时出现了两颗惊人相似的巨星。这两颗巨星就是震古烁今的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  相似文献   

2.
文汇 《领导文萃》2011,(6):44-47
“康乾盛世”之时,清朝曾是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的国家。比如康熙年间的中俄雅克萨战役,当时康熙派清军3000余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朝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朝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  相似文献   

3.
迟有飞 《决策》2012,(10):116
9月5日,由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发起的第七届中国彼得.德鲁克高层管理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彼得.德鲁克的女儿塞西莉.德鲁克、中国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创办人邵明路及现任院长杜绍基出席论坛并先后致辞或发表演讲,来自全国的500余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论坛。宣酒集团董事长李健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同时参  相似文献   

4.
康熙"九宫夺嫡"是指康熙的九个较为年长的有雄心、有能力、有实力、有潜力的皇子(包括太子)为了争夺或巩固储位而进行的明争暗斗。康熙的这九个儿子是皇长子胤  相似文献   

5.
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门前,有一个阿特拉斯的雕像,落成于1937年.而这座雕像,正是纽约的企业家们的自我期许——我们就是承载美国经济与社会的巨人. 从安·兰德开始,美国社会建构起一套有关企业家的英雄叙事,这套思想的源头来自于熊彼得:企业家精神的创造性破坏才是创新的来源.而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因为这种英雄叙事和道德勇气,才使得美国的企业家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各种公益事业中去,并赢得社会尊重.  相似文献   

6.
崔小西 《经营管理者》2013,(30):389-390
中国早期的俄国侨民是俄国传教士、商人和留学生。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的俄侨涌向中国东北地区。1917年,俄国相继爆发了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不同身份的俄侨来到了中国各地,包括满洲。本文将研究二战前后,即1931-1945年间,生活在满洲的俄国侨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康熙年间的高士奇确实是个十分奇特的人物。以一个穷秀才的身份,仅仅因为写得一手好字,经人推荐之后,很快就成为康熙的心腹秘书——这是第一奇。康熙每次外出,都不忘带上高士奇,两人几乎形影不离,无  相似文献   

8.
文汇 《领导文萃》2010,(12):99-104
“康乾盛世”之时,清朝曾是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之一的国家。比如康熙年间的中俄雅克萨战役,当时康熙派清军3000余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对方不理。8月,清军开始攻城,后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到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近年,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朝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  相似文献   

9.
明华 《决策》2005,(12):64-64
“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熟悉自己国家和人民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相似文献   

10.
王龙 《领导文萃》2008,(6):109-111
在中国历史上,康熙可谓是“史上最热爱科学的帝王”。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不少工作表现出色的公务员不满工作现状而盲目地想往上爬,最终被晋升到一个不胜任的岗位上,导致组织效率低下,这是典型的彼得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务员晋升制度中,通过分析公务员晋升机制中的"彼得困境"的原因,完善相关公务员制度,是破解"彼得困境"的关键。"彼得困境"产生的原因公务员晋升机制中"彼得困境"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西方历史似乎近是一种“英雄性”的。如讲政治,古代从亚历山大到罗马凯撒,到了近代法国的拿破仑,这不过是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讲。这是由一个领袖,领导一个集团,而成功了那时的一番事业。这都带有一种英雄性。而中国呢?“集团性”更重于英雄性,所以好像不见英雄性。 楚汉之际,项羽与刘邦两人争天下,显然项羽带有英雄性,而刘邦好像没有英雄性。两人相比的话,项羽是一个英雄,刘邦不是一个英雄。刘邦以平民为天子,出身卑微,而成为一个统一中国的大皇帝。这一事业的完成,主要靠的不是刘邦个人的英雄性,而是他善于领导,发挥集团的作用。 东汉光武帝刘秀,也以一平民为天子。我们如拿他个人的全部历史来看,只有昆阳一战,表达了他的英雄性。但他的全部事业的完成,也像汉高祖,重要的还在他的集团性。  相似文献   

13.
对镜     
和朋友说起镜子. 朋友说每次面对镜子,他的心里都会想,人就是这样通过镜子来认识自己的面目的.随着人的成熟长大,开始工作和生活,他会寻找更多的镜子,更多各种各样的镜子,来确定自己的长处短处.但是,就是那些镜子,有的时候,也会使入迷茫、恍惚,不知哪个更是自己.这个时候,你就处在镜子的荒原之中了.  相似文献   

14.
美国知名作家彼得&#183;巴恩斯在其《资本主义3.0》一书中讲到:“较之美国,中国有两个优势:其一,中国加入自由市场游戏的时间较美国短,尽可吸取我们的经验教训;其二,中国政府尚未像美国那样已被强大的私有企业所垄断。  相似文献   

15.
高建军 《领导文萃》2008,(21):109-112
大抵,在一个王朝开国和奠基阶段,英主与能臣往往能够风云际会、龙虎相从,事业也干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其中,君主更是起着主导和根本的作用。他们身体强壮,精神健旺,心思清明,德行相对较好,勇于开拓和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使他们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为、最有名的皇帝。这样的人。最杰出的代表应该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清圣祖康熙。而这二人综合比较,康熙又似乎略胜一筹。这里只说说康熙。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前的那三十年间,中国不需要经济英雄。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能没 有经济英雄,我们不能想像,没有经济英雄,中国经济又如何雄起?这就像一个没有巨 星的球队,能成为“梦之队”吗?我们期盼中国经济的星空星光灿烂。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组织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吸收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念。彼得-圣吉于1990年发表的《第五项修炼》论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组织21世纪的成功关键。学习型组织具有下面的几个特征: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善于不断学习;“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使组织  相似文献   

18.
央视 《决策探索》2005,(12):22-24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名叫玄烨,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是清世祖顺治帝的第三子,康熙自幼好学不倦,意志坚毅。他刚刚披上龙袍时还是个孩子,他的祖辈虽然从关外打到关内,建立了清王朝,但实际上交给他的并不是一统江山。反清势力和分裂割据的活动来自四面八方。这位少年皇帝,14岁亲政,16岁就除掉了结党营私、欺凌幼主的辅政大臣鳌拜。削弱了八旗旗主的权势,20岁即迎战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  相似文献   

19.
邱霞 《决策与信息》2010,(10):83-83
本文从受众、主持人、辅助符号、创新、传播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康熙来了》的风靡原因进行分析,让更多的节目通过借鉴《康熙来了》的精华从而实现自身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康熙王朝"就像一个大型的企业,有着权力至上的管理者"康熙爷",有着各个分工不同的"部门",还有着如今企业晨会一般的早朝。在当时内忧外乱、动荡不稳的历史情况下,我们的"康熙爷"是以怎样的智慧和魄力将朝廷内外整治的井然有序,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康熙盛世呢?不妨让我们穿越那段气势恢宏的历史,看康熙大帝为我们展现王者的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