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工场手工业分工这一资本主义特有的分工方式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忽视了它对资本统治确立的重大意义。工场手工业分工与社会分工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二者的起点不同,所生产的产品的性质不同,分工的中介不同,生产资料的分布方式不同,分工所服从的权威不同,生产的计划性和规则性不同。正是工场手工业分工使劳动对资本由形式隶属逐渐向实质隶属转变,从而奠定了资本的统治,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具体说来,工场手工业分工实现了生产资料的节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从而大大加速了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工场手工业分工使工人成为资本家手工工场的附庸以及后来的机器的附庸,并进一步把工人变成畸形物,使服从资本家权威成为工人的日常观念,使工人分成不同的等级,从而建立了资本的微观权力机制,实现和加强了资本对工人的无形控制。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现代工业起步的基础是雄厚而独特的.东北在全球的地理位置及其地质构造与成矿过程,是其自然基础;丰厚的自然环境,长时期为渔猎游牧经济,封建社会时期很短且不典型,从而为跳跃式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现代产业提供了历史基础;东北地区的农业实质上是移民农业,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发展得很不充分,主要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展起现代工业,这即是其产业基础;沙俄和日本对东北地区现代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给予重要影响,是东北地区现代工业起步的地缘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运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通过对《资本论》工场手工业的考察,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详细论述了工场手工业的本质、产生方式、发展方式和被机器大工业所替代的趋势,尽管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早期的一种生产方式,但是其中依然蕴含着丰富的异化劳动思想,这种丰富的异化劳动的思想是不应该被人们所忽视的。当今中国也存在部分异化现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历史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中心环节。所谓工业化历史实质上是生产力变革和革命的历史。生产力的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和部分质变,进而影响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变化。抓住这一中心环节对于了解和把握各种关系的联系和变化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时,就是从资本主义手工作坊内部协作、手工工场内部分工到大机器工厂制度的建立这个工业发展历史入手的。列宁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也是以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大机器工业的历史为基础进行具体分析的。资本主义进入电气化时期,列宁又详细地论述了电气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电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我国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了广泛、深刻的变化。对近代苏州棉布染织业工场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帮助对近代中国棉纺织工场的发展及内部情况加深了解。鸦片战争前,我国尽管在某些行业中已零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但在手工业诸行业中分布最广、地位最突出的棉纺织业内,却几乎没有资本主义萌芽存在。仅有的例外是苏州的棉布整染业,那些由厂商直接经营的染坊、踹坊,形成了“商业资本同工业资本之间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工场手工业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而作为纺织业主要工序的纺与织,当时苏州则基本停滞在个体性质的家庭手工业阶段。在城市,手工纺织业同样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广泛存在,康熙长洲县志载:“(长洲县)地产木棉花甚少,而纺之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产,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  相似文献   

6.
江南资本主义家庭劳动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资本主义家庭劳动的结构与功能单强资本主义家庭劳动是指“在家里加工从企业主那里领来的材料以取得计件工资”的劳动方式①,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存在形式之一。这一方式是指手工业高度发展的商业资本逐步介入生产过程,控制了小商品生产者,使之处于替别人加工原...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西欧的封建社会,经过长期缓慢的发展,到十五、十六世纪都相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主要表现在手工业生产部门。明中叶以后,手工工场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起来了,在工场内部实现了分工协作,例如在陶瓷业中“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细微节目,尚不能尽也”。由于分工而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造纸行业中掌握了用盐、石灰和白矾等化学方法漂白纸浆,从而造出名目繁多的纸张;印刷行业中发明了二色、三色和四色的套印方法,使造纸印刷走向专门化。由  相似文献   

8.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侧面,社会生产质的规定性决定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质。资本主义的质的内容是资本生产力和资本生产关系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经历了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技革命兴起的必然性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有其历史必然性,它离不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为现代科技革命开辟了道路;全球性经济、政治竞争是现代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战后两大阵营之间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间的军事竞争是现代科技革命兴起的主要根源;资本主义大企业对高额垄断利润的追逐,对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工业革命以前,英国虽然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但由于资本主义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完全统治的时代还未到来。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阶级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政治的变革,英国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