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周青铜器铭文是礼乐制度的遗存实物,宝鸡作为周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青铜器之乡,出土的众多青铜器铭文在内容上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祭祀、赏赐、册命、盟誓、约剂、征伐等方面的历史事实;将其与《尚书》对比,可以印证诰、誓、命、典等《尚书》类文体在西周时期的实际运用,旁证《尚书》中与西周相关文献语言的真实性。宝鸡出土西周青铜器铭文呈现的独特鲜明的文学特质和体式美、伦理美、实用美三者统一的艺术精神,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史密簋铭所记西周重要史实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新发现的西周中期青铜器史密簋的铭文进行了深入的考释分析。文章指出,该铭文所记载的周王命大臣率领齐、莱等四国军队与南夷和杞、州交战,取得长必大捷的事迹,可补史籍之不足;当时确已存在的乡遂制度,对古代社会组织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安康查获的西周青铜器史密(皀殳),上有长篇铭文,记载了南夷入侵东国,周王命师俗和史密东征的事,为研究西周时东国与诸夷关系及这地方国的分布提供了新资料。吴镇烽、李启良二位同志都写有专文论证(《考古与文物》1989年3期)。这里再试作补释。先对原铭释读如下:  相似文献   

4.
位于陕西扶风、岐山县交界的周原遗址,是一处极其重要的周代遗址。周原遗址自古以来就是出土西周青铜器的重要地点,近数十年来不断有重要的西周青铜器出土。周原青铜器的出土,为西周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可靠的标尺,而青铜器上的铭文更是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元月,宝鸡眉县杨家村新出土西周青铜器27件,为本世纪初重大考古发现.其中(辶来)盘铭文372字,是最重要的一件国宝.(辶来)盘的价值是:第一,可补文献之缺;第二,为西周青铜器断代提供了标准器;第三,映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载成、康二王时期西周与鬼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蔑历"一词在西周金文中习见,关于此词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①.西周有蔑历礼,从文献记载、出土材料、西周金文等方面综合考察,"蔑历"在铭文中的意义应即"赐食".  相似文献   

7.
吴镇烽新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中收录了一件贤鼎,据形制、纹饰等因素考量,当为西周早期后段康昭时器。铭文涉及西周大射之事,虽记载与其他器铭不合,但并非伪铭。其所记当是由周王亲自主持并参与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是彼时军事战争频仍的现实反映,也是早期射礼起源于军事训练的鲜明例证。而透过贤鼎大射之事来简拔军事将领,也与射礼具备"择士"的政治目的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商周青铜器铭文语言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殷商武丁晚期到文丁为滥觞期,此时铭文只有一些标记性的单词或词组,谈不上有什么文学性;从殷末帝乙到西周为兴盛期,这是商周铭文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其表现是遣词造句日趋丰富,逐步凝炼成博约温润的语言风格,形成某些程式化套语,铭文多从《诗》《书》中吸取语言营养,西周中后期铭文出现一些四言句,少数铭文具有韵律,铭文语言内涵丰富;春秋为铭文语言蜕变期,铭文大势由繁趋简,四言韵文情形增多,而铭文语言内涵减少;战国为铭文语言衰落期,除少数铭文为精心制作之外,绝大多数铭文语言简单粗糙,缺少文采和内涵。  相似文献   

9.
寡子卣是西周中期青铜器,从清代晚期开始,就有学者对其铭文进行研究。然而时至今日,其铭文中尚有个别文字未能正确隶定、识读,部分文字未能正确考释。现试对其铭文中某些文字进行重新考释,并疏解其文义。  相似文献   

10.
召公封燕及其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燕国历史和燕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根据大量考古资料,主要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和一大批青铜器铭文的发现,结合史籍的有关记载,特别是北京琉璃河考古发掘的成果,可以确定,西周燕国的建立是在商代子姓燕国的基础上建立的,西周燕国的历史始于召公奭之封,地点在北京琉璃河董家林古城,时间在公元前1042年.召公封燕的确定对燕国历史和燕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周"徕器"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初,陕西省眉县出土了一批共27件西周青铜器,每一件都铸有铭文,器上记载了“单徕”及其家族史事,铭文数量之大,问题涉及面之广,为多年来所罕见。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徕鼎上,纪年、月、“月相”、干支纪日完备,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来最重要的相关发现之一,也是对工程阶段性结果的检验和挑战;徕盘所记西周王世系统之完整,为西周文物中仅见。“徕器”将在三代学术研究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初,在陕西省眉县发现了一处西周窖藏,出土有27件青铜器,每件都带有铭文.其中有<四十二年徕鼎>、<四十三年徕鼎>的铭文共约近700字.<徕鼎>铭文以西周贵族单徕的活动记录为中心,旁及西周厉王、宣王世的许多史实,为两篇涉及西周晚期历史研究的最新发现的直接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西周赏赐类铭文中常记载各种赏赐物品,这些赏赐物的出现以及之间的组合都呈现出一定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铭辞文意,对充分认识西周赏赐制度,以及受赐者地位和判断铭文时代等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量化分析为考察这些规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进而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探讨、总结各类赏赐物间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14.
晋国夫人考     
西周春秋时期,晋国国君的婚姻是晋国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婚姻与国家政治的关系,也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复杂的社会关系.本文结合传世文献与青铜器铭文,对晋君夫人及晋君的婚姻状况进行考证,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不其簋被认为是最早的一件秦国青铜器的结论非常值得怀疑。从铭文文本出发,辨析了铭文所记"伐玁狁"与文献记载秦庄公"伐西戎"并非一事;铭文中"西"应是方位词而不是具体地名"西县";"西俞"亦并非泛指"西隅",而是"西方的俞",即文献中的"俞泉"或"百泉"。不其簋可能不是西周晚期的秦国铜器。  相似文献   

16.
虢文公子段鼎是传世的一组著名的西周晚期虢国青铜器,鼎内壁所铸铭文为研究虢国历史、虢国贵族的谥号、虢国对外联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铭文中的虢文公是谥称,字虢季,是西周宣王的卿士,死后葬于三门峡虢国贵族墓地;铭文中的"段"是作器者,是虢文公的儿子,应是周幽王时的虢国国君虢石父;铭文中的"叔妃"应是"段"的妻子,来自妃姓苏国,排行为叔。虢苏相邻,世代通婚,从而形成了政治联姻。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历代出土了许多重要的青铜器,其铭文内容涉及了商周社会的诸多方面,其中的乐器铭文对音乐活动的记载为我们研究先秦诗乐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本文从分析陕西乐器铭文入手,以吴镇烽的《陕西金文汇编》[1]为底本,结合近年新出土的乐器铭文,对其所反映的诗乐文化观念进行探讨.青铜乐器铭文中的诗乐批评思想主要反映在诗乐功能观与诗乐审美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史密簋》铭文中的齐师、族徒、遂人———兼论西周时代乡遂制度与兵制的关系方述鑫关键词:史密簋金文西周乡遂制度兵制1986年出土于陕西省安康县的《史密簋》,其铭文记载了西周王朝与东夷、南夷的战争。迄今,已有好几位同志撰文考释探讨本铭内容①。对本铭中的“...  相似文献   

19.
伐纣天象与岁鼎五星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历史上缺少直接记载 ,武王克商之年是历史年代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 ;而记述有关伐纣天象和历日的文献 ,多出于后人之手 ,时间跨度很大且互相矛盾。因此 ,要利用这些文献记载的天象考查克商的年代 ,必须去伪存真并设法把许多不同说法统一起来。作者认为 ,文献记载的武王克商时出现的五星会聚现象和新出土西周铜器利簋铭文记载的“岁鼎”(木星中天 ) ,对于讨论克商年代都很重要 ,应该予以重视。文章对文献记载的伐纣天象 ,五星聚 ,西周铜器月相纪日和“岁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凤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符号,殷商时期就出现了代表祥瑞凤鸟的图案雏形,在西周青铜器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凤鸟形象从概念化图形逐渐具体明确的过程。战国帛画中凤鸟的形象已经趋于完整成型。东汉《说文解字》中对凤鸟描述为"神鸟也","见则天下大安宁"。凤凰作为祥瑞鸟禽的记载也多次出现在文献典籍中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