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喻 《职业》2009,(5):7-8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2009年3月13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从容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此时,温总理左边一位青年在纸上快速地记录着,总理话音甫落,他的英文翻译声便从话筒传出,语言流畅,表述准确。这名青年翻译名叫费胜潮,曾先后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过50多个国家,在一些国际重大事件中,常常能在中国领导人身边发现他的身影。  相似文献   

2.
《金色年华》2008,(Z2):54-54
<正>日前,温家宝总理给北川的小学生刘小桦的亲笔信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今年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仅两个小时,温家宝总理就乘专机赶赴地震灾区指挥救灾工作。5月13日他来到绵阳九州体育馆看望临时安置的受灾群众。原北川曲山小学、现北京史家小学学生刘小桦回忆说,当时自己见到了温总理,情不自禁地哭泣。温总理拉  相似文献   

3.
通过温家宝总理历届人代会答中外记者精彩与赏析,可以看出素有亲民口碑的温家宝总理通过极具个性的而又温文尔雅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人,导之以行。不仅是“坦诚睿智、情动云天”的典范,也体现了温总理知识的渊博,文辞的精美和立意的深刻。  相似文献   

4.
通过温家宝总理历届人代会答中外记者精彩回放与赏析,可以看出素有亲民口碑的温家宝总理通过极具个性而又温文尔雅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人,导之以行。不仅是“坦诚睿智、情动云天”的典范,也体现了温总理知识的渊博、文辞的精美和立意的深刻。  相似文献   

5.
《老人世界》2008,(9):50-50
温家宝总理到安置点看望受灾转移群众。12岁的六年级学生王师晨主动问温总理:“我们要多久才能回家?”得到回答后,这孩子大大方方地开口:“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拥抱一下我。”温家宝立即伸出双臂,将他抱在怀里。这孩子是把两鬓染霜的总理当做他亲爱的爷爷姥爷了!  相似文献   

6.
谢晓军 《老年人》2010,(12):12-13
2010年10月28~3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出席了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13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13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第5届东亚峰会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短短48小时内,温总理展开密集外交行动,发表多次重要讲话,同与会的其他国家领导人广泛接触,深入交流,真诚客观地阐释了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政策主张,受到各方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7.
《老人天地》2010,(6):26-26
今年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因为我2009年在英国剑桥访问期间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事情,我的母亲就是在那天看电视而出现脑溢血的。“现在她行走不便.视觉面狭窄,只能看一个很小的空间。”此话一时牵动了万人心,众人得知我们敬爱的总理身后有一个更伟大的母亲,大家衷心祝愿温总理的母亲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曾月郁 《老年人》2004,(1):16-17
2003年12月7日至10日,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美国。这是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国总理第三次对美国的正式访问。中美关系总的在发展,但又跌荡起伏,波折不断。温总理这次出访美国,面临的依然是长期困扰中美关系发展的台湾问题,以及经贸磨擦问题。温总理重任在肩,不辱使命,以他独特  相似文献   

9.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全国网友在线聊天,我虽说没机会直接向总理提问,但十分在意面对网友所提出的几十万个问题,总理挑哪些来作答。涉及“三农”的问题总理一共答了4个,其中之一是啥时候农民也能有社会养老?总理作答:“今年开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要启动试点,力争当年在国内形成10%的覆盖面。”总理所承诺的农民养老,指的是改亿万农民由“养儿防老”为社会养老,系国家层面的制度建设,一旦这张大网编织完毕,那可是惠及中国广大农村的老人,真是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0.
廖卓娴 《老年人》2011,(2):10-11
2010年12月15~1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印度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访印期间,温总理与印度总理辛格、印度总统帕蒂尔举行了会谈,会见了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等领导人,出席了中印建交60周年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和往年一样,有关教育、医疗、社保、房价、物价等民生问题,在今年依旧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们期待有更多利好的政策和信息从两会中传出。在温总理长达2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字字温暖着百姓的心,句句使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民生情”,5大民生亮点更是惠及民众。  相似文献   

12.
3月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大礼堂里,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这里,温家宝总理正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之所以能赢得20余次掌声,其对政府公关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亲民、务实、负责、高效的政府形象“如果大家不饿的话,我就再增加两个问题。”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温总理展现了他现代政治家的“亲民”风采。作为国家领导人,温总理的个人形象折射出的是新时期中国的政府形象,而这种形象也贯穿政府工作报  相似文献   

13.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2009年3月13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从容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此时,温总理左边一位青年在纸上快速地记录着,总理话音甫落,他的英文翻译声便从话筒传出,语言流畅,表述准确.这名青年翻译名叫费胜潮,曾先后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过50多个国家,在一些国际重大事件中,常常能在中国领导人身边发现他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戴海 《老年人》2008,(9):22-22
两年前,我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的报道。报道称,季先生对温总理说,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自己要营造内心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谢晓军 《老年人》2008,(3):10-11
2008年1月13日至15日,作为中国政府今年接待的第一位外国政府首脑,印度总理辛格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继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主席在2005和2006年相继访问印度之后对中国进行的一次回访。  相似文献   

16.
《中外书摘》2010,(6):22-23
2010年全国“两会”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28日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14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聚满了中外记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里召开记者会。人们都非常关注温总理如何即兴回答记者的提问。"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两位老人之间的约定。尽管一方是13亿人民的总理温家宝,而另一方是一辈子面朝黄土、“侍弄玉米棒子”的地道农民苏洪喜,但这个约定已有五年,并且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9.
《老人世界》2008,(10):51-51
7月8日至11日,国务院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三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地方负责人和经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0.
周群 《公关世界》2008,(1):33-33
“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惦记着中国的住房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1日带着建设部长汪光焘狮城“取经”。 18日至21日,温家宝访问新加坡,并出席在狮城举行的东亚五国领导人系列会议。走进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温家宝了解到,新加坡约80%居民住在组屋里。组屋工程是新加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为使“居者有其屋”而实施的政府主导的普惠性住房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