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有影响的发展观大都产生于国外,而科学发展观产生于21世纪初的中国,堪称发展观演化史上的最高阶段.科学发展观涵盖了各个阶段发展观的所有主题内容,体现了这些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如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思想、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提升了发展观的实践价值.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开拓了中国新的发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也必然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是其与时俱进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人的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也可以说,毛泽东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都是为着人、为了人,为了中国人的解放、幸福及其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因此,深入探析毛泽东人的发展观的思想源泉、基本特色、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对于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促进当代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从三个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强调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建成;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和人民利益等方面确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时代发展要求,在发展的本质、主体、内涵和目的的认识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创新,对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发展观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对毛泽东发展观的历史跨越,并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构建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和世界范围内科学文化发展的积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甄别与验证、反思与辨析、发展和创新的杰出成果.其主要内涵包括: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反映了我党的发展观由物向人的转化.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新认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扬弃,是对过去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的反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价值观,必须正确理解"人"和"本"的含义,并把科学发展观当作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实现手段,在各项具体工作中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逻辑应答全球性问题的根本指导方针.它创造性地回答了"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命题,对指导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深刻的理论价值、独特性价值和普遍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80多年不断争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综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思想方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实质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正确思想方法战胜错误思想方法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光辉结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对工业文明时代的主导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切反思,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前提是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对自然价值阐发的两种不同语境,在此基础上深入领悟其内容要义是强调人类作为自然价值的主体,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必须把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统合起来,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则是对其理论提升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坚持、发展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解决了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发展史。没有创新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建立和发展。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进一步创新,只有通过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才能更好地回答和解决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所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给科学发展观以新的历史定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人口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人口思想.其中,对"两种生产"原理的新阐释、对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以及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首要问题的论述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宝贵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控制人口增长属于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提高人口素质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的论述,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道路的阐述,为今后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先进文艺再生产是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社会权力关系在公共文艺政策上的理论表达;是一种将文学性纳入社会总体文明取向中所构成的文艺意识形态话语.它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原理和美学-历史的文艺批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文艺政策实践而继承和发展起来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三重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草鱼鱼种在饥饿和再投喂下血糖浓度和红肌、白肌和肝脏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饥饿状态下,草鱼鱼种肝糖原含量的下降快于血糖浓度和下降,饥饿3d后肝糖原含量显低于对照组,饥饿15d血糖浓度显降低,提示草鱼鱼种在饥饿状态下通过分解肝糖原维持血糖浓度;再投喂后,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恢复正常,但均低于对照组。饥饿使红肌糖原含量降低,并先于白肌糖原含量下降,饥饿1d红肌糖原含量显低于对照组,饥饿7d白肌糖原含量显下降,再投喂21d红肌糖原含量恢复正常,再投喂7d血肌糖原含量恢复正常。说明饥饿状态下糖原含量变化越快,再投喂后恢复就越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论应该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和自然-人-社会相互作用的物质变换理论以及从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论到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理论成果。构建区域生态文明的过程既需要上述理论助力顶层设计宏观决策,又离不开它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攻坚克难。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论的指导下,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实际出发,注重区域空间的平衡稳定、区域主体的和谐共生、区域资源的科学配置,从而创造出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的生态文明主体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三侧重、三疏忽”的问题,为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教学内容、方法和命题考核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