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2.
应对亚当·斯密"经济人"理论进行系统的理解,它包括利己心、道德与法律和基于制度建设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三个互相联系的层次;但后人对斯密"经济人"理论不断地庸俗化从古典经济学家的继承与发展,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修正与发展,直至新政治经济学的完全庸俗化.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但理论上的庸俗化导致伦理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其危害影响深远.为此,我们应当正确地借鉴和应用"经济人"理论.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及其理论界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经济人假设的含义及现代扩展,然后分析了经济人假设的逻辑合理性和现实经验基础,最后讨论了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与经济理论适用范围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经济人假设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行为特征的合理抽象,经济理论的解释范围由经济人假设以及其它前提假设共同给定。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丰富而深刻。斯密的正义具有强制性、自然性,是自由的前提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斯密的正义也具有其局限性。哈耶克的正义思想以及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分配正义、起点公正等都是对斯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提出并系统论证的"经济人"概念并非狭隘范畴,而是内涵丰富的科学抽象,其间蕴涵着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从历史进程的层面考察,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融合--分离--新的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历史的演化与现实的实践昭示人们要用道德规范去审视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6.
18世纪的西欧,商业社会渐渐兴起,劳动分工是其本质特征之一。分工越细化,普通民众越易陷入无知、迷信和狂热,加之商业社会人口流动性很强,在这样一个陌生人世界里,普通大众的行为如何规约,成为一个亟须回应的时代主题。此时教会控制教育的情况依然很普遍,这决定了教育的内容难以适应商业社会的需要。为了解除这一弊端,斯密提出了一套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宗教教育的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以实现他的“商业社会”合格公民的理想。那就是,公民不仅要掌握一技之长,还必须有着良好判断力、强烈责任感以及高雅鉴赏力。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问题”是围绕斯密两部著作中的人性论矛盾而出现的,我们从斯密的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的辨证关系,以及利己与理性的不等同性两个特征中可以看出斯密的经济哲学思想体现出水乳交融的整体性。斯密本人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写作过程和研究思路以及他的思想体系的哲学背景都体现出他并没有将利己心和同情心,进而将经济学和哲学分裂开来,而是以特有的离析方式完成了他思想体系的统一性,达到了经济哲学思想发展的高度整体性和交融性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在"苏格兰启蒙"的思想运动中,亚当.斯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代表角色,他的思想或明或隐地影响着我们,虽然他更多地属于文化史上的角色,但是一些现实的问题仍让我们觉得重回斯密理论体系才能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斯密问题"虽然最早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于19世纪末提出并用来质疑斯密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背后的理论冲突,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同样有益于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关系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亚当·斯密公路经济理论的几个重要观点:公路的选址和规模、资金筹措、运营和征收车辆通行税等,并分析了车辆通行税管理权划归中央或地方的标准,得出建立监督机制、关注乡村公路和偏远公路有利于公路发展的结论,这对中国公路建设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假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可持续发展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对立的原因是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行为所导致的外部不经济性。统一的原因是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创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环境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对“经济人”假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经济人"假设在当代遇到的种种质疑,通过分析这些质疑本身的缺陷,论证"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给出了修改"经济人"假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下半叶,北美殖民地问题成为当时英国的时政焦点,知识界人士纷纷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斯密是其中最为杰出的观察者之一,他提出了解决北美问题的两种可能——分离或合并。他的政策主张有两个意图,一是为了把英国从当时的财政窘境中解救出来;更为根本的,是为他一生不懈倡导的“自然自由”原则寻找一个最佳例证。他抨击英国的北美殖民地政策是以贸易管制和商业垄断为主要特征的重商主义体系,侵犯了“最神圣的人权”。斯密借北美问题达到了抨击重商主义和张扬具有现代平等色彩的“自然自由”理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人的需要是主体一切活动的源泉、动力和出发点,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形成的前提,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统一,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实践是价值的基础,其在价值关系中的作用表现为促使主、客体发生关系,并导致价值的产生和创造出新的价值.价值是实践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它规定了实践的目的性,丰富了实践的选择性.需要、价值和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假设能否在我国公共管理中适用,在国内还是个学术论题。本文认为,“经济人”假设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民主政治制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是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假设,它反映了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行动最原初的动力。经济人假设既可以适用于人的经济行为取向的分析,也可以在分析及治理政府寻租等方面适用。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些从“经济人”理论出发,治理政府寻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莎士比亚“女巫”和田纳西.威廉斯的“隐形人”形象安排的比较,分析了田纳西.威廉斯的三部代表性剧作中分别塑造的“隐形人”的形象与莎士比亚“女巫”的不同之处,指出“隐形人”这一艺术形象的创新价值。“隐形人”形象的安排有利于戏本的结构安排;有助于述说剧本中的隐秘情节;“隐形人”象征、隐喻的运用,有助于完成剧中人物特定的心理造型。  相似文献   

16.
作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原点 ,“经济人”内含的自利趋向 ,乃是由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 ,是对市场经济活动本质属性的真实反映。“经济人”虽不等同于现实的人本身 ,但“经济人”假说是对现实市场经济活动所具有的普遍特性的一种理性抽象与科学概括。经济人以利己为目的 ,与人类社会的道德终极诉求是相适应、相一致的。就像我们不能将对经济人的特殊道德要求泛化到非市场经济领域一样 ,亦不能将非市场经济行为的道德规范强加于经济人。  相似文献   

17.
按大道理管小道理的观点,一个人首先要爱国,其次是爱家,最后是爱己。这个顺序是绝对不能颠倒的。所以当爱家同爱国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则应毫不犹豫、毫无商榷地选择爱国而牺牲爱家;当爱己同爱国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更应选择爱国而牺牲爱己。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沿着这样的“路线图”进行的,这种选择向来被视为高尚而受推崇。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基本价值标准.但是由于对生产力基本价值标准存在着一些错误理解,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邓小平同志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一理论是生产力价值标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展开.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具体提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衡量社会不同领域发展与进步程度的基本价值标准体系.江泽民同志这一思想是以生产力为价值基础、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导向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系统的价值理想的现实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中 ,补贴与反补贴税是经常发生的法律现象。一个国家根据需要 ,可以对特定的出口产品予以补贴 ,但似乎又违背了公平竞争的要求。一个国家也可以对接受了补贴的进口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但似乎又偏离了自由贸易的轨道。在当前 ,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氛围中 ,补贴与反补贴税的现象是有现实合理性的 ,它们既冲突又矛盾的关系 ,可以通过公平竞争的“公平”原理和自由贸易的“自由”精神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动.之.名”句式中存在争议较多的称谓类句式、名词为对象或处所、“夺.之.名”三种语法结构,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动.之.名”中称谓类句式与一般的兼语类和双宾式归为一类。同时由于双宾式中的施事、受事1、受事2必须是异指关系,即三者中两两之间不能指代同一对象,所以应分别对待“夺.之.名”句式。当“之”指代施事或“之”和名词之间有领属关系时,将之理解为述单宾句式似更为合理;当施事、“之”和名词代表不同的人或事物时,则可以理解为双宾句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