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汉英在祈使语气表达方面的不同:一、英语没有而汉语独有的表达法,这部分集中体现了汉语的特点;二、汉语没有而英语所特有的表达法,这部分既表现了英语在表达祈使语气的特点,同时,也反衬出汉语在表达英语中同类现象时的特点:三、汉英祈使语气表达法同中有异,这部分从细微之处展现汉英在表达祈使语气的不同点,对高层次的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高级口语教学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语法化学说的指导下讨论了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的形成,认为其形成方式主要有五种:他类词语法化为语气副词;同义复合形成新词;句法结构固化为语气副词;跨层结构凝定为语气副词;附加后缀形成新词。形成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种:汉语自然音步规律对双音节语气副词的形成产生影响;语气副词的平行虚化现象普遍;重新分析和类推成为语气副词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时间结构主要包括时态、时体、时制几个方面,汉语作为典型的孤立语,缺少形态变化,因此汉语的时间结构划分及表达确实存在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点:无法通过形态变化区时态、时体、时制;汉语在表达时间时主要依靠词汇手段,且较为灵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汉语时间结构及表达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汉语是否存在时体的划分以及有哪些时、体标记,关于汉语时间表达方式的研究多集中于汉语时间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语气与言语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典型的情况下,某一语气往往与特定的言语功能相 对应。依据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气进行比较,证明这两种语言由于社交习惯、语言方式等不 同,在语气系统选择上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文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中国学者介绍经过语义化的英语语气系统网络,其二是说明以新的语气系统网络替代之前旧的语气系统网络的重要性。文章的前半部分,即一至四章,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回答关于语气系统的三个问题,回顾早期对语气系统的语义化描述,并阐释影响语气系统语义化进程的因素,从而说明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由较长的第五章实现.它和附录一起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经过语义化的语气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6.
文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中国学者介绍经过语义化的英语语气系统网络,其二是说明以新的语气系统网络替代之前旧的语气系统网络的重要性。文章的前半部分,即一至四章,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回答关于语气系统的三个问题,回顾早期对语气系统的语义化描述,并阐释影响语气系统语义化进程的因素,从而说明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由较长的第五章实现,它和附录一起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经过语义化的语气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7.
文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中国学者介绍经过语义化的英语语气系统网络,其二是说明以新的语气系统网络替代之前旧的语气系统网络的重要性。文章的前半部分,即一至四章,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回答关于语气系统的三个问题,回顾早期对语气系统的语义化描述,并阐释影响语气系统语义化进程的因素,从而说明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由较长的第五章实现,它和附录一起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经过语义化的语气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8.
人际交往中的语言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语法体系中的语气和情态上,而这两者亦体现了人际意义,促进了会话参与者间的互动和交流.选取美剧《绝望的主妇》中的几段对话,对其语气系统进行了分析,从而试析了其语气系统所表达的人际意义,体现了语气系统对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观众,尤其是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研究和欣赏美剧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气隐喻作为人际语法隐喻的一部分,频繁出现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依赖口语语境,语言隐喻的生成实际上是语气域的转移,有明显的言语特征,是交际策略的具体运用,具有人际交往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汉语副词“果真”语法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果真”的语义、语义框架及语义指向。认为语气副词“果真”是表示推断语气的,推断的结果可能与所说所料相符,也可能不相符,在语义指向上不仅可以指向所修饰的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指向整个句子。  相似文献   

11.
连读变调与轻声是官话方言中两种常见现象.传统的看法是两者之间无密切联系.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运用音系学的最新理论--优选论对这两种现象进行了描述与音系分析,获得了具有原则性的统一解释.结果表明标记性制约条件"低调"既适用于连读变调又适用于三字组轻声音高的音系分析,因此两者之间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长沙方言单音节声调及双音节变调的实验语音学研究发现,单音节声调包括阳去21和上声42两个降调和阴平23,阳平13,阴去45,入声24四个升调;没有平调。变调有三种形式:阳去做前字时,调值由21变为22;上声无论做前字或是后字,均由42变为33;入声做后字时,在并列或偏正结构中由24变为33。  相似文献   

13.
新洲方言的入声自成独立调类.中古入声字除少数已派入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五个调类外,其余绝大部分在新洲方言中仍保持入声调类.但现今新洲方言的入声:一、已失去了塞音韵尾,也没有喉塞音韵尾的发音趋势.二、发音不很短促,而是稍稍缓长.新洲方言的入声正处在向阳平等调类继续转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东南方言声调演变各有规律、特点及条件 ,纵横两向的比较是显示其共性与个性的惟一途径。东南方言声调演变中 ,声母的清浊、送气不送气、元音的长短、韵尾的分合存废、全浊次浊的划分以及连读变调 ,既影响声调的分化 ,也影响声调的合并。东南方言声调复杂的结构类型不仅反映汉语声调演变的规律 ,而且反映方言声调演变的历史层次。声调演变是以音类、字类为条件采用词汇扩散方式实现的 ,东南方言声调的空间差异是汉语语音演变时间差异的折射 ,方言中呈现的音变重演了历史上已经完成的音变 ,是探究语音史的可靠依据。汉语多方言点的声调比较研究中 ,调值调类标调法是最为合适的标调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汉语第三声调自主音段的分析成为争端:是把音段作为单位还是声调丛处理,Yip(1989)认为作为单位处理更好,并引例说明曲折调作为单位扩展,同时解释了曲折调有从左至右,从右至左扩展的边缘效虚.然而,Chan(1991)对比两种语言,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扩展既可从调根层又可从调终端层发生.Yip表明曲折调是底层单位.Chan声称平调才是底层调,平调的组合派生出曲折调,因此这一课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旧体诗为适应现代汉语言文字的变化和发展而应有相应的改革。今人作旧体诗,应废弃入声,按现代普通话押韵,用现代普通话声调的平仄取代古声调的平仄,并且对这种平仄句式允许突破和变通,写出近似古之"变体诗"的今日旧体诗。  相似文献   

17.
卞之琳曾指出汉语诗歌有两种基本的节奏调子:吟调和诵调。汉语格律体新诗的节奏调子是对古代诗歌节奏调子的继承和发展。一般格律体新诗的节奏调子主要是诵调,民歌体新诗的节奏调子则主要是吟调。在节奏单位音顿的等时性反复中,诗行(句)末尾单音顿的拖长造成吟调,诗行(句)末尾双音顿不拖长则造成诵调。一般所谓“三音尾”造成的吟调,其实是由从三音尾中分离出的单音尾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系列城市题材的分析,说明在创作中色调和表现形式应该与表现题材的内涵相一致,同时分析了当代水彩画家对水彩综合技法和材料所作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一系列城市题材的分析,说明在创作中色调和表现形式应该与表现题材的内涵相一致,同时分析了当代水彩画家对水彩综合技法和材料所作出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诗律是中国古典文学和汉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长期以来人们只重在近体诗也即格律诗的领域而忽视包括古体诗在内的汉语诗律整体研究。本文对十九世纪清末董文焕的诗律研究集大成之作《声调四谱图说》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其四大特点和贡献,从理论上对其价值进行阐述.并指出在诗律、文学史、汉语等研究领域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