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陀因居地有沙漠而得名,因受唐廷重用而发展壮大并入主中原。沙陀这个来自西域的部族最终融合于汉族,反映了唐五代时期民族融合趋势和民族认同心理。  相似文献   

2.
沙陀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源自新疆、融于汉族,并在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后裔。沙陀的汉化经历了内迁前与汉文化的初步接触,内迁初期对汉文化的主动接受及建立政权后全盘汉化三个过程。沙陀的汉化为华夏民族增添了新鲜血液,使中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中华民族性格更加多元。  相似文献   

3.
唐代吐蕃的民族统治与民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 7世纪 ,吐蕃在青藏高原的崛起与兴盛 ,改变了西部地区各民族的历史 ,引发了一系列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的连锁反应。吐蕃王朝的不断兼并、征服与扩张 ,使吐谷浑、党项、回鹘、沙陀等民族受到吐蕃的统治和奴役。在强制与暴力之下 ,这些民族也逐渐与吐蕃融合。  相似文献   

4.
关于土族族系,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土族是元朝在青海的驻军与当地前霍尔人通婚后形成的;一种认为土族以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为主,吸收了一部分蒙古人而形成;三是源于沙陀突厥。高启安在《西北民族研究》一九八九年第一期发表《“红帽子”考略》一文,对土族来源又提出了新的看法。作者指出:明嘉靖、万历年间及以后的一些西北边疆史料和甘肃、青海的一些地方志中出现的一个叫作‘红帽子”的部族,至少是现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土族的先民。作者引证  相似文献   

5.
沙陀是曾活动于新疆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部族;沙陀政权后唐,国祚虽短,但从一开始就被汉族士人认同并接受;对后唐兴起的探讨,对于深刻理解中华民族融合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勤连城     
《中文信息》2008,(5):74
连城位于民勤县泉山镇政府驻地西北约25华里处。地处小井子滩西端,马湖东端。边城系正方形,因东西两城相连,故名“连城”。关于这座城的来历,史书语焉不详,只有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沙陀车搬兵李晋王”故事。  相似文献   

7.
凯尔特人是一个松散的族群,当今英国的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已不存在一个完整的单一凯尔特民族;但是,他们的民族特征已经被其后裔———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所继承,这种继承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语言和宗教神话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陀思妥耶夫思基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是作家创作新时期的开端.小说塑造了文学史上一个新的典型——地下室人.地下室人属于陀氏那一代知识分子,40年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胸怀大志.到了60年代,理想破灭,他以被西方文明扭曲了的心灵,来对这种文明作非理性主义的反叛.表明作家祭起“俄罗斯人民真理”的大旗,竭力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大地上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9.
近代化在中国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也可以归结为经历了技术———思想———政治———文化,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反映了当时先进中国人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相似文献   

10.
赵贞 《西域研究》2006,(2):23-30
回鹘归义军是会昌二年六月唐中央为表彰嗢没斯的慕义归化之举而建立起来的,最初有回鹘士兵2600人,居所为天德军城。以后在讨伐乌介可汗的过程中陆续吸收了党项、契苾、退浑、沙陀等部族,力量有所扩大,至会昌三年二月解体时有士兵3000人;虽然它的存世时间仅有240余天,但这不失时机地增加了唐北部重镇的防御力量,并自始至终影响着唐对漠南回鹘的态度和立场,是唐朝最终解决回鹘问题的重要一环,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唐中央“分而治之”和“以夷制夷”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1.
壮族布洛陀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神圣性和群众性特点,同时也蕴涵着包括旅游在内的众多现代价值.文章在对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兰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社科版)发表了郭锋同志《略论敦煌归义军时期仲云人的族属诸问题》。郭文讨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仲云的族属以为五代高居诲《使于阗记》记为小月氏遗种,实不可信,近人黄文弼提出系突厥沙陀别部亦不能成立,因为仲云处罗布泊地区,与小月氏、沙陀地望皆不合;(二),仲云既与沙州有往  相似文献   

13.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导———读《中国文化现代化》吕红平一个民族的振兴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民族主体意识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而这又离不开民族文化意识和文化心理的更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更新...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2007,(3)
在发展科学的基础上提高人文文化和人文素质张世英撰文《境界与文化》指出,人的精神境界由低到高依次为:“欲求的境界”———“求实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如果说“境界”一词只是指个人的精神境界,那么,“文化”则是指一种社会、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种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它所属的成员的个人境界构成的,离开了个人的精神境界,所谓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空无内容的。但是,个人的精神境界(性格、人格、对世界的态度等等)又是在他所属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既受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华夏———汉民族(即多数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少数民族史的起点。“中国少数民族”是相对于华夏———汉民族(即多数民族)并存并立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在作为“多数民族”的华夏———汉民族共同体未形成前,无所谓“少数民族”。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司马迁“北有强胡,南有大汉”的分野观念,是中国少数民族史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王志耕 《河北学刊》2002,22(4):88-92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原型形象中 ,女性人物是深具文化意蕴的一类。依照弗莱的理论 ,她们可归入“中介新娘”原型。中介新娘是堕落的 ,但并不邪恶 ,她们“爱多”的品质成为拯救———自我救赎和拯救他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理性的批判深刻影响了卢卡奇对合理化、物化等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理性使人失去个性而得到确定性,并且使个体之间失去了团结与爱的理由。卢卡奇认为,物化使人屈服于异己的必然性,使人成为孤立的原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希望取代神的人即“人神”是维护理性统治或“第一伦理”的人,其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卢卡奇笔下现代社会中无力的旁观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团结与爱”或“第二伦理”以及卢卡奇所理解的阶级意识,使个性与联合成为可能。但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卢卡奇对现代性的解决方案带有了伦理的色彩,对合理化、物化没有做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和现实主义作家当中,受到鲁迅先生尊敬和佩服的,当首推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每每论及俄罗斯大作家时,往往将陀思妥耶夫斯基放在首位,这决不是偶然的,两位文学巨擎都因以小说描绘人类灵魂而著称,鲁迅对国民魂灵的无情剥脱形成了他的双重艺术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苦难灵魂的残酷拷问建起了他的"摩天祭坛",两人的小说创作都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主义.(一)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事小说创作都有一个崇高的发端,在鲁迅是为了唤醒沉睡的民众,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做到"国民精神之发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为屈辱的以及人人抛弃的人请命"因此,他们的艺术着眼点始终是"人",是"人"的独立价值,这是两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和现实主义大师相通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精神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为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而作孙利天(吉林大学马列部主任,教授长春130023)从世界哲学的视野看待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可以见到人们的普遍社会心态或民族精神的深刻变化,海德格尔所说的一个“科学技术世界”...  相似文献   

20.
本文质疑鲁迅思想与近现代人类“民主———自由”文化有着逻辑矛盾的观点,力图探寻鲁迅思想内在的、统一的逻辑构架。在社会历史观的角度上,青年鲁迅已经越过人类文化演进的表象而直取其背后的生命自由意志与“自由—独立”精神;作为一个决意投身文艺的人,鲁迅重视人的精神觉醒、精神创造力量的思路是一种回归其生命本根的思路;而对于中国思想文化史而言,鲁迅瞩目人之自由意志、“自由—独立”精神的觉醒的思路关注的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远远没有得到正视的重大问题,看取的是一个民族不断通向新的历史文化进程,包括通向“自由———民主”文化历程的生命本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