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人苗人自称“赫蒙”人或“蒙”人。这个族体与瑶族一样同属南泰语系苗瑶语族。苗人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散居在中国南方的贵州、湖南、四川、广西和云南等省。在越南,老挝和泰国的北部也分布着一些苗族社团。在缅甸只有很少一部分苗人。泰国苗人1986年的人口数约为80082,仅次于人数最多的克伦人,占全国山民总数的15.10%。苗人聚居在以下13个府:清迈、清莱、难府、帕府、达府、南邦、碧瑶、碧差汉、甘烹碧、夜丰颂、素可泰、彭世洛和黎。  相似文献   

2.
瑶族是个跨国民族。其原居地为我国南方。明清之际,部分瑶族由于“吃山过山”,游耕迁徙于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现居东南亚地区的瑶族约有二十六万人,其中越南二十余万人,老挝二万人,泰国三万余人,缅甸四千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越战社会动乱,一些瑶民沦为难民,在联合国难民事务署的帮助下,他们陆续被引渡到美国、加拿大、法国、新西兰、瑞士等国。其中尤以美国为多,有一万七千多人。由东南亚的农耕而进入发达的美国现代社会;瑶民如何适应如何生存,其传统文化如何经受西方文化挑战,民族发展前途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国际学人的兴趣。一九八七年六、七月份,笔者趁赴美参加首届国际瑶族文化教育会议的机会,考察了美国瑶民  相似文献   

3.
<正> 泰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主体民族泰人外,境内还有若干少数民族集团,山地部落民、穆斯林、华人、缅甸人、越南人,他们给泰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同的问题。一、山地部落民山地部落民大多居住在泰国北部,其总人数估计有50万。由于语言系属不同,山地部落民又可分为两大部分:孟高棉语族人和藏缅语族人。前者包括拉佤人、卡穆人、丁人、皮通龙人,他们比泰人更早居住在那里;后者包括克伦人、穆色尔人、傈僳人、阿卡人、苗人、瑶人,他们都是在过去一百年间从缅甸、中国、老挝迁入的。政府把山地部落民都视为泰国公民,尽管他们在泰国  相似文献   

4.
美、法、泰苗族人考察报告熊玉有一、考察背景及经过苗族除居住在我国外,在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都有分布。1975年,由于老挝局势动荡,约10万老挝苗族人沦为难民而涌入泰国,后在联合国救援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配合、帮助下,其中大部分老挝苗族难民由泰国转而迁入...  相似文献   

5.
苗族难民与经验主义问题在安置来到美国的老挝苗族难民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既有对难民本身而言的问题,也有对于那些负责协调工作的组织而言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阿满足难民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社会需要,如住房、保健、受教育和就业等等,就像其他东南亚难民普遍遇到的问题一样。但是在苗人中,这些问题尤为复杂,因为苗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美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对那些过去一直生活在老挝北部山区偏远“部落”的人来说,他们  相似文献   

6.
曾少聪 《世界民族》2006,21(5):38-42
自15世纪末以来,世界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有三次:第一次是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第二次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第三次是二战后至今。①第三次大规模国际移民主要有三种类型:持续的殖民地移民、临时的劳工移民和难民。②二战后,难民在国际移民中所占的比例很大。③东南亚是国际移民的重要区域,一方面,东南亚地区吸纳了大批国际移民;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的人不断向海外迁徙。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东南亚国际移民是在东南亚各国之间进行的,例如,印尼人移居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人移居新加坡等。以往学者对国际移民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及泰国境内 ,居住着侬、岱、老、泰、掸等民族 ,与中国的壮族语言相近 ,习俗相类 ,彼此有着同源异流的亲密关系。考古资料表明 ,早在旧石器时代 ,岭南与东南亚已有了文化上的联系。到了新石器时代 ,岭南地区的有肩石器随着其居民的西迁而传入东南亚各地 ,形成了以有肩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圈 ;青铜时代又形成了铜鼓文化圈。说明东南亚地区的壮侗语民族先民是历史上从岭南的广西地区渐次西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泰国华人社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相比 ,泰国华人被当地民族同化的程度是最高的 ,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的各方面都已完全融入泰国主流社会 ,以至于很难分清谁是泰人 ,谁是华人。前几年有一些泰国华人学者甚至提出这样的观点 ,即泰国已经不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华人社会。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 ,尽管泰国华人已经完全融入泰国主流社会 ,但是 ,华人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质 ,就泰国大多数华人而言 ,他们仍然是华人。当然 ,泰国华人对本身的称呼也不同 ,有人主张称“泰国华人” ,有人主张称“有华人血统的泰国人…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是世界上典型的多民族地区,东南亚国家除泰国之外,均经历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由于殖民者对东南亚不同民族往往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再加上东南亚各国在争取民族国家独立的过程中曾受西方古典民族主义思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种语言"的影响,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独立之后不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因素,引发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民族矛盾和冲突,甚至产生民族分离意识.作者认为,在多民族国家里,缩小不同民族的经济差异、消除民族歧视、允许多种宗教和多元文化并存,是促进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 弗莱斯诺市的苗族是一个快速壮大的社会群体。1990年12月底,弗莱斯诺的苗民,举行了他们在这一城市的第十四个新年庆祝活动。第一户苗族家庭来弗莱斯诺定居的是在1977年。自此以后,相继有苗人来到这里定居。从1977年的一家发展到1980年的两千多人,到1990年,已有三万多苗人在这座城市定居。现在,弗莱斯诺已成为了美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其苗族人口占全美苗族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虽然许多苗人喜欢聚居在同一公寓地段,但为了生活的需要,他们已散居在整个弗莱斯诺城以及克拉维治、潘地尔,依思顿  相似文献   

11.
铜鼓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与之相邻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铜鼓是这些国家和民族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与融合形成的共同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2.
1967年,白鸟芳郎教授开始对泰国西北部山地民族进行初步调查。1969年至1974年间,以白鸟芳郎为团长的日本上智大学泰国西北部历史、文化调查团,又对该地山地民族进行了三次调查,这是日本在东南亚民族研究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这一调查在白鸟芳郎教授的指导下,以位于泰国西北部的山地地带、经营刀耕火种的多种民族为对象,主要是以瑤族和苗族为重点进行了调查。对于他们所居住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村落、耕地、交通、以及他们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物质文化、风俗习惯、民族礼节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拍摄了数万  相似文献   

13.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大量巴勒斯坦人越过边界来到黎巴嫩境内成为难民。由于黎巴嫩是一个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并存且宗派林立的国家,各社会阶层对于难民的态度并不一致,导致巴勒斯坦难民在黎巴嫩的处境十分艰难。解决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前提应是所有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彻底解决。就当前形势来看,现状的持续是包括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难民在内的所有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瑶族自发向海外迁徙,约起于明中叶,明末清初加快了速度.迁徙的路线大体是由广东进入广西、云南后再迁入东南亚.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亚由于战乱,不少瑶人以难民身份迁入欧美各国.瑶族向海外迁徙的原因,大体有人口压力、生计使然,因征调、天灾人祸等而迁徙.瑶族的迁徙是群体行为,事先有过商议,有人先去探寻地点,认为条件可以,才写信歌回原居地动员迁徙.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中期,美国在老挝招募超过半数的赫蒙成年男性组建特别游击队,发动了"秘密战争"。随着美军的迅速撤退与放弃救援,赫蒙游击队的成员及其家属面临了空前的劫难,大量赫蒙人被杀,逃亡的数万名赫蒙难民被迫长期滞留于泰国的难民营,直到本世纪初才最终获得移民美国的机会,其在美国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明显落后于其他族裔移民。赫蒙难民的产生及其艰难安置作为"秘密战争"的遗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国难民政策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国家的山地民族问题刘稚在东南亚半岛地区的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的广大山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一般统称之为山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南亚山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长期保持着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种植罂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政治上与所...  相似文献   

17.
泰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部穆斯林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大国———泰国有近300万人是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5%。其中大部分是居住在南部边境北大年、也拉、陶公、沙敦四府的马来穆斯林,其人口约占四府总人口的70%。这一地区历史上曾建立过马来人的北大年王国,15世纪时还是东南亚的一个伊斯兰教中心。1909年...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在中国人下南洋的移民潮中,中国在与东南亚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互动、磨合、整合和融合,如水银泻地,落地生根,形成了许多各具人文特征的土生华人。东南亚土生华人族群是中国与东南亚民族关系深厚历史渊源的一个重要呈现。认识土生华人落地生根的这种状态,不仅俱有共生性、多样性和深度性的学术意义,而且还俱有增强克服"中国中心主义"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去中国中心主义是一种主动的和平战略。  相似文献   

19.
华人移居欧洲的历史悠久,但华人在真正意义上作为移民族群生活于欧洲始于近代,迄今仅有100多年的历史.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欧洲的华人主要有广东人、浙江人、香港人和东南亚华裔难民.早期欧洲华侨华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浙江人和广东人.浙江人是最早进入欧洲的华人之一,在欧洲的一些城市里贩卖一种叫"青田石"的石雕制品,他们有着很强的自谋生路的能力,是欧洲华侨华人社会中最持久也最有韧性的一支.  相似文献   

20.
东干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习俗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与此有这样和那样联系的研究者和对东干学感兴趣的人。俄国和苏联的、美国和欧洲的汉学家写了不少有关东干学的文章和专著,而中国和日本的东干学家的研究成果更是卓有成效。 大部分东干族(回族)生活在中国。还有为数不多的东干族生活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中,例如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东干族在这些地方被称为回族或中国穆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