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缘政治、中东破碎地带与利比亚战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中东地缘政治版图的破碎性格局是导致该地区动荡不断、频频成为西方武力干涉目标的根本原因之一。一战后英法进行"委任统治"是导致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的罪恶渊薮。当前正在进行的利比亚战争,既是中东地缘版图碎片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进一步分裂阿拉伯世界的最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美伊战争结束后,布什总统为安抚阿拉伯各国,消除阿拉伯人对美的不满情绪,宣布用10年时间建成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以促进中东各国步入繁荣.但就目前中东局势看,美国的这一愿望将面临重重障碍,但也不排除它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美伊战争结束后,布什总统为安抚阿拉伯各国,消除阿拉伯人对美的不满情绪,宣布用10年时间建成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以促进中东各国步入繁荣。但就目前中东局势看,美国的这一愿望将面临重重障碍,但也不排除它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苏联的中东战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双边和多边外交、经济和贸易关系以及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对中东国家产生影响."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俄罗斯与中东国家的双边关系弱化、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受损、中东地区反俄情绪增长等.一方面,俄罗斯利用"阿拉伯之春"对地缘政治所造成的冲击,及时调整了其中东外交战略,提升了中东国家在俄罗斯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俄罗斯利用"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国际体系变化以及域外大国中东外交政策的调整,重构了其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在恢复双边关系的基础上,推出了整体性的中东战略.  相似文献   

5.
一、战后阿欧夫系二战结束至六七十年代,阿拉伯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取得国家独立,欧洲人在中东地区的势力逐渐消退,阿欧关系时紧时松,呈不稳定状,具体表现为: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阿以矛盾激化,一些阿拉伯国家和英法中断了外交关系.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欧共体各国的对阿政策出现分歧,如法国总统戴高乐不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公开与美国唱反调,不仅不支持以色列,而且还在许多场合谴贡以色列的侵略行为.在1973年的十月战争中,阿拉伯人用石油武器有效地抑制了欧洲势力对以色列的支持,使欧洲各国真正认识到阿拉伯地区对欧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感受:一是阿以冲突导致该地区长期不稳定,使欧洲南大门的安全受到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大中东民主改造"战略是基于反恐和国家安全的现实主义考虑,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反美主义则源自现代化与全球化负面影响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不公正中东政策。在反美主义语境下推进中东民主化进程,必然会遭到阻碍和扭曲。反美主义使中东缺失民主化进程的稳定环境,限制甚至阻止美国进一步推动民主的决心,成为阿拉伯世界威权政府对抗美国民主化压力的制衡手段,甚至还会制约美国"大中东民主改造"战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大中东民主改造"战略是基于反恐和国家安全的现实主义考虑,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反美主义则源自现代化与全球化负面影响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不公正中东政策.在反美主义语境下推进中东民主化进程,必然会遭到阻碍和扭曲.反美主义使中东缺失民主化进程的稳定环境,限制甚至阻止美国进一步推动民主的决心,成为阿拉伯世界威权政府对抗美国民主化压力的制衡手段,甚至还会制约美国"大中东民主改造"战略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艰难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时期,埃及、伊拉克等国面临着反殖民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双重历史使命,如何处理和欧洲国家的关系,对这些国家来说,是一种艰难的选择。 那时候,中东地区主要有三股力量在进行角逐,它们是英法同盟、德意法西斯和中东民族主义国家。 在这场角逐中,英法的身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殖民主义国家;一方面又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英法当时在中东追求的目标一是彻底打败法西斯,把法西斯势力逐出中东;二是竭力维护自己在中东的殖民利益。  相似文献   

9.
中东剧变对阿拉伯世界整体格局和阿拉伯板块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阿拉伯世界转型促使海合会正不断向阿拉伯君主共同体转型,也加快了东盟本身及其许多成员国的民主化进程。面对当前海合会从海湾次地区力量迈向中东地区性力量的战略走向,东盟在政治与经济层面加强了与海合会的协作,海合会的大国外交战略也将不断变化中的东盟纳入其重要战略目标领域。尽管如此,双边政治合作仍滞后于经贸合作,东盟—海合会自由贸易区仍是未来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自1989年起,前苏联、东欧形势发生剧变,世界格局出现了根本性变化:战后形成的东西方冷战局面基本消失,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过渡,世界各国正在摸索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中东地区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突出,在军事力量的作用相对下降的情况下,作为超极经济大国的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因此,加强研究中东地区和日本的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且富有现实意义。本文就二战后至石油危机前的中东日本关系,试作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求教方家学者。 一、战后的中东局势 二战期间,英、法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向中东地区的人民许诺,战后给予民族自决和独立的权利,但战后食言,不予兑现,继续推行殖民政策或保留各自的势力范围,从而激怒了中东人民。于是,从尼罗河至海湾的广大地区,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中东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下,英法势力开始衰落,它们的殖民统治地位摇摇欲坠。这时候,美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力量,乘虚而入,极力排挤英法势力,逼迫法国的军事力量撤出叙利亚和黎巴嫩,支持巴勒斯坦犹太复国组织反对英国的统治,加强扩大自己对伊拉克、埃及和约旦的影响。 1952年,阿卜杜·纳赛尔在革命成功后,坚持中立,执行不结盟政策,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旗帜,反对西方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初以来的中东动荡几乎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它与全球金融危机一样,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对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政府除尊重有关中东国家人民的自主选择权外,还应继续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继续推进中东地区稳定,加强对地区形势和中东各国政情的深入研究,建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长期能源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国同中东地区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际政治热点的巴勒斯坦问题,不仅仅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更是世界大国和整个阿拉伯国家深深卷入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主要从中东和巴勒斯坦的战略和经济地位探讨世界大国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变化对巴以冲突的深刻影响,揭示和论证:"巴以冲突和中东局势是国际政治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阿拉伯世界的科学发展,今年7月,中东地区唯一的阿语大众科学杂志——《科学地平线》,在设在阿曼的阿卜杜·哈米德·肖曼基金会的赞助下创刊。《科学地平线》的科普文章主要由阿拉伯国家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提供。对于阿拉伯各国普遍关心的诸如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14.
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国家处在—个常年无规律降水的地区,水资源普遍严重缺乏。这里气候多变,有时水多成涝,有时水少为旱。因此,中东各国政府对有关水资源问题的重视程度便毫无疑问地反映了它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它们有关水的政策,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使本国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环境绿化用水有—个可靠的保障。但是,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际政治热点的巴勒斯坦问题,不仅仅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间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更是世界大国和整个阿拉伯国家深深卷入的国际政治问题,本文主要从中东和巴勒斯坦的战略和经济地位探讨世界大国关系的调整和发展变化对巴以冲突的深刻影响,揭示和论证:“巴以冲突和中东局势是国际政治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6.
中东地区自古就严重缺水.现代,随着中东各国人口急增,现代工业、农业等的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供求间发生矛盾,各国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就愈演愈烈.以色列自其建国以来就把水视为它生存之本,为确保其对水的需求,绝不肯轻易交出已占领的阿拉伯水资源.水资源已成为未来中东和平的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当,会促进中东和平,反之则会因水而引发阿以间的新一轮冲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手段是欧盟参与中东事务的主要方式,冷战结束以来,欧盟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政策就是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欧盟来说,此举主要是为了促进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持中东地区社会稳定,减少经济难民,消除恐怖主义根源,维护欧盟地缘战略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去年秋冬以来,东欧国家以及苏联的政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政治制度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地处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汇处的中东阿拉伯国家受到了来自东欧事变的影响和冲击。助长各国内部的政局动荡在阿拉伯国家中,除海湾地区少数几个国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外,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阿拉伯各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48年,德莉·华雷奈尔在《中东的土地与贫困》一书中,用凄凉的笔调描述了中东地区的悲惨状况:人均年收入只有5~7美元,环境污秽,疾病肆虐。人们与家畜同居于肮脏的泥屋之中,忍饥挨饿为司空见惯。近几十年来,中东虽是战火纷飞的战场,战争、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中东地区主要控制在英帝国手里,其次是法国势力,美国在中东的利益甚微.战后,日益强大起来的美国先与英法协调行动,打着共同维护西方国家利益的旗号,排除苏联的影响.继之,随着英、法在中东势力的日渐衰微,美便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实力乘机侵人中东,以填补所谓的“政治真空”,极力排挤英、法势力,进而成为中东地区力量最大的西方国家.于是,中东地区便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两个强国美苏争夺的舞台.在长期的斗争中,美国各个时期的中东战略集中体现在“杜鲁门主义”、“艾森豪威尔主义”、“尼克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