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国民党特务分子张春桥,早在三十年代就充当国民党反动派的忠实鹰犬,王明投降主义路线的追随者,“四条汉子”麾下的一员凶悍打手。最近,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我们又发现了张春桥反革命生涯的又一份罪恶见证,即继《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发表后炮制的另一篇黑文《〈作家〉读后感》。一九三六年三月,张春桥化名狄克,拋出毒汁四溢的《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一文,声嘶力竭地叫嚷“建立了国防文学底路线”。张春桥的这一卑劣伎俩,理所当然地受到鲁迅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谈金圣叹》一文写于一九三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发表于同年七月《文学》创刊号,后由作者编入《南腔北调集》.这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总的说来,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指出的,一方面是反革命的"围剿",一方面是革命的深入.从一九三二年六月十二日到一九三三年二月,毛主席领导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对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农村革命进一步深入.在国民党统治区,蒋介石加紧反革命文化"围剿":查禁进步书刊;封闭进步书店;逮捕,杀害进步文化工作者.但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文化工作者,坚持斗争,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使文化革命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是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五日,张春桥化名狄克,在反动报纸《大晚报》副刊《火炬》上抛出的一篇黑文.在深入批判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的斗争中,剖析这篇黑文,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四人帮"中的重要成员张春桥从来就不是什么"正确路线的代表",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投降派.《我们要执行自我批判》黑文不长,但毒汁四溅,深藏祸心.它以评论小说《八月的乡村》为名,把矛头指向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鲁迅,为周扬在文艺战线疯狂推行王明右倾投降主义"国防文学"的路线摇旗呐喊,直接配合了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一九三五年三月鲁迅为田军的《八月的乡村》写了序,热情肯定了这本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的小说,指出这部书"有碍"于帝国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鲁迅同国民党人站在一条战线上。“四·一二”政变后,鲁迅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既压制迫害鲁迅,又妄想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拉拢。鲁迅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先是玩弄欲抑先扬的手腕,1949年逃往台湾后,则对鲁迅著作采取查、封、禁、堵的政策。到80年代末,在台湾广大民众的冲击下,这一反动政策被迫取消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诗歌和他的杂文一样,是手中的武器,是刺阳敌人心脏的投枪,是鼓舞人民冲锋的号角,在那最黑暗的年代里,使人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使反动派望而生长,闻之丧胆。鲁迅的诗歌之所以产生这样强烈的感染力和战斗作用,这是与他的诗歌具有无产阶级战斗风格是分不开的。鲁迅生活的年代,是黎明前中国最黑暗的年代,尤其是后十年,他所面临的是反革命的文化围剿,革命营垒内部的机会主义分子的恶毒攻击,反动文人的无耻的诽谤。这一特定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之后出现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文化“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先生,以饱满的战斗热情积极地参加了当时新文字运动,而且是作为一个旗手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   

7.
由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狼狈为奸的“四人帮”,到底是一伙什么人? 党中央遵循毛主席教导的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经过六个多月的严肃而认真的审查,现在真相大白了!原来,张春桥是国民党特务分子,江青是叛徒,姚文元是阶级异己分子,王洪文是新生资产阶级分子。总之,他们是一伙新老反革命。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丑恶历史说明,他们从来就和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反革命到现行反革命,这就是他们走过的全部道  相似文献   

8.
《为了忘却的记念》写于一九三三年二月,是鲁迅先生为悼念两年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惨遭杀害的白莽,柔石等五位青年作家而写的纪念文章。它表达了作者对于死难战友的诚挚悼念和对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刻骨仇恨,并以坚定的胜利信心激励人们进行更英勇的战斗。本文因为是痛定思痛,所以感情尤其深厚,文笔更加隽永。  相似文献   

9.
凯绥·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 1867—1945),是现代世界美术史上以自己的全部美术生命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革命版画家。一九三六年,鲁迅先生在斗争极端复杂,又疾病缠身的境况下,自费出版了大型精印本《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这是鲁迅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种画册,也是遗留给我们最可珍贵的纪念品之一。鲁迅先生是把凯绥·珂勒惠支版画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一九三一年九月,鲁迅先生把凯绥·珂勒惠支的《牺牲》,作为第一幅介绍到中国来的版画,有着深刻的含义。它是对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革命战士的深切的悼念,是对杀害革命战士的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强  相似文献   

10.
一、战斗与杂感说“曹操是一个英雄”,这在今天已不足为奇。但在五十年前,当鲁迅先生第一个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①的时候,是要有相当的勇气的。一九二七年,是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的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一年。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年八月,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同志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九月,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秋收起义,胜利进军井冈山,革命烈火方兴未艾,马列主义高照征途;另一方面,是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四·一二”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鲁迅和茅盾共同战斗在文化战线上。特别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斗争中,他们同战斗,共患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据《鲁迅日记》载,早在1921年4月,鲁迅和茅盾就有书信往来,以后日益密切。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茅盾从汉口返沪,居闸北横浜路景云里;同年10月,鲁迅同许广平也从广州抵沪。茅盾回忆说:“1927年10月,那时我由武汉同上海,而鲁迅亦适由广州来。他租的屋,正和我同在一个弄堂。那时我行动不自由,他和老三到我寓中坐了一回,我却没有到他寓里去,因为知道他那边客多。似乎以后就没有再会面,直到1930年春”①。他们往来频繁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一九二七年,伟大的鲁迅针对当时外国反动派的“尊孔”阴谋,发表《老调子已经唱完》这篇著名讲演,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揭露:“现在听说又很有别国人在尊重中国的旧文化了,那里是真在尊重呢,不过是利用!”时间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处呈现着团结战斗,生气勃勃的革命景象。但是,天下并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指出,一切机会主义的头子都惯于“打着别人的旗号,偷运自己的货色。”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为了达到他们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就是打着“研究”鲁迅的旗号,为他们一帮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曾经在他那匕首投枪般的杂文和书信中揭露了狄克(即张春桥)“向‘他们’(指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引者按)献媚或替‘他们’缴械”  相似文献   

14.
鲁迅既然是无产阶级的英勇战士,尤其是他的后期,同我们党的关系又很亲近,为什么他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呢?冯雪峰说:"据我了解,当时我们和鲁迅先生自己,都不曾考虑过他入党的问题,是有下面两个实际原因的:一是加入党,就要过党的组织生活,这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之下,对于鲁迅先生太不方便了。二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或屠杀非共产党员的革命分子或进步分子,比逮捕或屠杀共产党员,要多一层顾虑。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国民党是恨之入骨的,几次要杀害他的。他当时不入党,也就可以少给国民党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杂文,是激烈的阶级斗争的产物。每一个光辉的篇章,都生动地表现出他战斗的智慧、所向披靡的气概和力量。《“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写于一九三0年四月十九日,最初发表于同年五月《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五期,后编入《二心集》。它是回击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文化围剿的重型炮弹。鲁迅用他那支“又泼辣、又幽默、又锋利的笔”,针对梁实秋的狂吠,给以有力的批驳,作了入木三分的揭露。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五四”以来批孔反儒的伟大战士。在一系列光辉的讨孔檄文中,鲁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儒家反动的中庸之道,同形形色色鼓吹中庸之道的反动派,展开了长期的、顽强的战斗。特别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新的武器以后,更把对孔家店的批判提到了新的高度,在战斗中总结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今天,重温鲁迅对中庸之道的批判,学习鲁迅反孔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清算林彪反党集团贩卖孔孟之道,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五四以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革命和反革命,复辟和反复辟,两种力量进行着激烈的反复的较量。国内反动派为了维护他们的血腥统治,在帝国主义卵翼下,  相似文献   

17.
张春桥于一九三三年在济南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的外围组织华蒂文艺社,是该社出刊的《华蒂》月刊和周刊的经常供稿者."华蒂"这个名字,是暗含"中华法西斯蒂"之义.《华蒂》这个所谓文艺刊物,是为复兴社反动政治服务的,是以提倡所谓"民族文学",反对无产阶级文学,宣扬拥护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反对共产党,配合其反其"围剿"为宗旨的,是一个以文艺作为反革命宣传工具的反革命刊物.一九三四年上海出版的《当代文学》载《济南通讯》中,称张春桥为《华蒂》"中坚"分子,写稿很多.现已查到的《华蒂》创刊号上载有张春桥的一篇题为《银铃》的反动文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和领导人之一。一九三一年夏到一九三四年春,他在上海投身文艺战线上的斗争,和鲁迅并肩领导左翼文艺运动,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斗争中英勇作战,为推动左翼文艺运动向前发展,创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A.鲁迅之“定格”一九三六年,世界文坛上有两颗宏朗的大星失坠,那就是六月十八日高尔基的死和十月十九日鲁迅的长逝。恰巧那时都在微微地下着雨;这是天公和人类共同的哭泣。哭泣俄国人的高尔基和中国人的鲁迅之死。但鲁迅没有死,鲁迅的战斗精神与年俱进,至死不衰,将永垂史册。从1881——1981,鲁迅在这个世界上已存在整整一百周年。历尽沧桑一世纪,伟大的鲁迅是经住了时间的考验的。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夜,当郭沫若得知鲁迅噩耗之时,曾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对鲁迅战斗的一生作出了最正确、最全面、最充分的评价。当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鲁迅逝世时,中共中央、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立即发唁电给许广平先生,对鲁迅先生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在这同时,我们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名字,亦列入了鲁迅治丧委员会名单之中,这是鲁迅战斗一生的最大光荣。下面,是对于几份不同的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讣告和治丧委员会名单的研究与鉴别。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鲁迅先生病卒于上海山阴路(原名施高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