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秋的月亮,绝对不是那个挂在天际叫做月球的月亮,它是一轮人文的月亮,是浸润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月亮,是那个有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的传说的月亮,是那个叫“婵娟”的月亮。  相似文献   

2.
李枫 《学术交流》2012,(3):143-147
迟子建小说月亮意象具有人格化特征,其特殊审美价值在于形成了"月亮意象+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结构模式,月亮意象获得了和作品主题、人物命运等同等重要的文本要素意义。这种审美特征和特殊功能源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万物有神论和万物有灵论的影响。神话作为原始宗教文化的载体,集中了有神有灵的自然观,并隐含在迟子建小说月亮意象中,形成了神话的隐形结构。  相似文献   

3.
月神谱     
月神话源于古人对月的崇拜,曾存在于世界许多民族之中。由于月亮自然变化的规律、女性的生理周期、植物的生长特点和某些文化方面的原因,月亮便与女性、植物、灵魂及不死联系了起来,因而月神总是由女性担任。由于月亮的遥远和陌生,所以古人在与月亮交往时总要寻找一个中介物——月动物。在寻找出了作为月神的标准以后,作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嫦娥、黄帝、神农、鲧、禹、西王母均曾经是月神,这就组成了一个月神谱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市场的空前繁荣,琳琅满目的各式食品不断改变着11亿人民的饮食结构,但各式各样的污染也顺着喉管滑入人们的肠胃。为此,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忠告:消费者要注意和警惕食品污染。“洋货”未必就是好货近年来,在国人心中形成这样一种莫名其妙的概念:洋货比国货好。大到汽车,小到糖果,都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殊不知事实的本身并不  相似文献   

5.
杨柳 《唐都学刊》2003,19(1):38-39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主体意象"月亮"在规定性的具体语境中,展示出多重的象征系统:明月高悬,创造出晶莹澄静的审美意境,启发了诗人 绝宏大的天问意识,也唤醒了青春初醒的自我意识,同时也代表了月系两地的相思怀念,成为诗人孤独失意的情感象征。《春江花月夜》一诗高度综合了中国诗人有关月亮的思考和诗意创造,因此备受世人喜爱。  相似文献   

6.
王启儒短篇小说——《昨夜的月亮》讨论纪要孙立盎王启儒,一位毕业于陕西师大政教系,从政20余年的杨陵区区委书记,在他人生的第45个年轮上开始了文学创作,并以他亲切、朴实的创作风格赢得了社会的认可的赞誉。他的短篇小说《昨夜的月亮》近日在西安联大中文系的学...  相似文献   

7.
细心的读者,如果留意的话,可能会发现,本页的三幅图片中,都有日、月,还有北斗七星。锡伯人为什么对日、月和北斗七星那样敬重呢?研究一下,原来是和锡伯人早期时代的生活息息相关。据文献记载和学者研究,锡伯族来源于大兴安岭嘎仙洞的拓跋鲜卑。当年,他们在林海雪原过着“射猎为业”的生活。聪明的锡伯人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的天文现象来辨别方位。白天的时候,锡伯人一般是以太阳为目标来确认方位;晚上的时候,则以月亮的上弦和下弦来确认方位;若是看不到月亮的时候,锡伯人便以北斗七星来确认方位。锡伯人利用天文现象来辨別方向,使射猎活动更为自如,迷失方向的也越来越少。久而久之,锡伯人便开始敬重日、月和北斗七星  相似文献   

8.
受阻的行为——《昨夜的月亮》一种试读姚玉民《昨夜的月亮》是一篇心理小说,这就要求不仅把人物的外在行为,而且把人物的思想活动了作为一种语言事实记录在案,以备分析。换言之:在本文世界中延伸着两个层面:行动层和思想层,后者的丰富补充了前者的单薄,共同组成了...  相似文献   

9.
与自己和解     
正大到宇宙,小到我们个人,每个生灵,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我姑且叫这种现象为"命",或是叫"安排"。明亮的太阳只有一颗,妩媚的月亮只有一轮,纵然微不足道的繁星,也不是夜夜都泛落在暮色。人置于宇宙,既是其间的一分子,也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既然如此,我们也有自己的轨迹与安排。有的  相似文献   

10.
几年前一次下乡,去农户家走访。男主人见了我,用他那有点沙哑的嗓音唱开了《东方红》。好长时间没听人唱这支歌了,觉得挺新鲜,就听得格外仔细。他唱罢了“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没料想紧接下来唱的是“政策好——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他妻子见了我,忙把他往屋里拉,责备他说:“你东扯葫芦西扯瓢,唱的啥呀!”男的赌气地说:“我就是要唱给他们听听!”的确,我们是应该好好听听,而且还应该好好想想。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事实上也没有变。目睹这一铁的事实,有人前几年不相信、现在仍然不相信党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不会变,还在唱“政策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甚至一有风吹草动,其中一些人就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中国诗歌的母题——月亮,是中国诗人主体心灵、价值的象征,即入世与出世、儒与道的矛盾心态和价值观的象征。月亮原型的内涵,一以“嫦娥奔月”等为深层的入世一出世,即儒道价值观的冲突;二是友谊和爱情的人伦追求;三是合于自然的本体的追求,一种永恒的精神家园感。  相似文献   

12.
开怀一笑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白、曾两个书生。有一天,两人在外面行走,同时发现路旁有一文钱。两人都说是自己先看见的,这文钱应该归自己。两人争辩了半天,谁也不让,只好来到县衙门要求县官判决。县宫要他们各做一首待,看谁的待中讲得最穷,这文钱就给谁。白书生说:“茅屋见青天,屋内断炊烟,目无隔宿米,夜无鼠沾边。”县官点头道:“嗯,是蛮穷的。”曾书生接着说:“天地是我屋,月亮当  相似文献   

13.
张小娴 《东西南北》2010,(10):73-73
很怕跟父母约会,他们总是到得特别早。约好了一点钟在酒楼饮茶,十二点十五分已经接到他们的电话说:“我们已经到了,你不用急。”  相似文献   

14.
王彩云 《唐都学刊》2010,26(6):90-93
月亮是王昌龄近体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它在语言、意象及蕴含三个方面密切相关。定中式偏正结构是其语言构造方式。非中心意象位于中心意象之前是其意象构造方式;非中心意象从光泽、位置、性状及主观人文体验等方面修饰中心意象。月亮意象主要抒发作者三个方面的情感:愉悦豁达的美好情感、痛苦不满的悲伤情感和感慨时间无情的无奈情感。  相似文献   

15.
落日“本来,妇女实际上是太阳。……如今,妇女是月亮,是靠别人生存,靠身外之光发亮,宛如病人那样面容苍白的月亮。现在,我们要夺回我们被完全遮盖住了的太阳。”尽人皆知,这是《青鞜》创刊词,平塚雷鸟把妇女比作了太阳。这个比喻绝非夸张,对生命之源具有崇拜之心是很自然的。作为生命之源,原始人直接崇拜妇女,进而崇拜太阳并不是不可思议。从母系社会许许多多东西方神话中女神的形象上,就可以知道,妇女拥有一个象太阳那样光辉灿烂的过去。  相似文献   

16.
用意象唤醒灵肉——评《昨夜的月亮》姜荣娟王启儒笔下昨夜的月亮,它“又圆又亮”,“是一盏明灯”,“是专为她而悬挂在中天的”。作者用繁密的意象来构筑他别具一格的小说世界。小说形式上的独特,在于以第三者的眼去观察事件,并通过客观景物、人物构成意象系列来充分...  相似文献   

17.
正简恩、理查兹和佩尔成立的高科技公司,计划明年开启人类太空商业之路。人类将踏上探索太空的新征程。把人的骨灰送入太空,在月亮上安葬。这是一个听起来很奇幻的想法。但纳威·简恩和他的两位合作伙伴正在将想象变为现实。三人创建的月球快递(Moon Express)是一家致力于太空探索的高科技公司,用简恩的话说,他们要用"颠覆性的方法使人类加速迈向太空"。8月3日,月球快递宣布已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登月许可,成为全球第一家拿到私人探月执照的公司。  相似文献   

18.
孙静 《今日辽宁》2014,(4):92-93
正在我很小的时候,走在村庄通往乡镇读书的颠簸小路上,常常听到广播站连放一首首激励人心的歌,有《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望星空》等等,其中还有一首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而今天我才知道这首歌中唱到的,"桃林怀抱的秀丽村庄,桃园漾着孩子的笑声……"便是我们丹东河口的景色了。原来著名词作家邬大为到河口采风,为鸭绿江河口景色所陶醉,欣然作词,挥笔写下那首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灿烂多姿的伦理文化中,群体主义象一片汪洋大海,个人主义不过是波浪里偶尔露头的几块礁石。它以全裸的吝啬、庄重的自私吸引着一代代人惊奇的目光。 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伦理文化特别强调群体本位。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的利益再大也是小事,社会利益再小也是大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成为儒家所高扬的一面人生大旗。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韩非较早揭露了利己人性,杨朱和《列子·杨朱篇》阐扬了“一毛不拔”之论。他们反对“月亮把她的光明普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①,公开亮出了非儒和反儒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最近,蓝月亮出名了,因其洗衣液被曝含有荧光增白剂,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又因扯进代言人杨澜,而成为网络热炒的话题。荧光增白剂有没有问题?业内权威人士指出,荧光增白剂已获大量的权威性安全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