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分析为切入点,重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常被忽视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展开初步的探讨,提出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规划设计高校思想政治显性教育资源与隐性教育资源两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从而加以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6,(5):97-100
隐性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之一,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教育主体的自主性、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隐含性、教育途径的非封闭性和教育结果的持续性。隐性教育可以有效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为了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各高校应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善于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资源,拓展隐性教育新途径;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得到统一;注重榜样的示范力,引导青年学生自我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隐性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95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流群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受到冲击,利用朋辈教育的普遍性与全员性、自愿性与义务性、平等性与友谊性、直接干预性等特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结对子、朋辈班主任、社团帮扶等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利用微媒体平台做好朋辈教育队伍建设工作,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挥大学生朋辈影响力,激发优秀朋辈群体的示范、感染、激励和引领作用,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特殊价值。从价值逻辑看,发挥大学生朋辈影响力是深化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张的客观体现,是延展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实需要,是促成三全育人格局的实践所需。从理论逻辑看,发挥大学生朋辈影响力有着深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依循:人的本质理论是其根本学理依据,内隐学习理论是其主要学理支撑,群体参照效应是其重要学理参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则为其夯实了现实基础。从实践逻辑看,搭建平台和有效激励可为发挥朋辈影响力铺平实践之路,开辟长效之路,保证朋辈影响力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社会现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经常采用的都是显性教育,这在新时期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各有其特点。通过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特征、职能和运用规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特有育人功能,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特点及意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环境中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实效性不断弱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有隐蔽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遵循方向性原则、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借鉴创新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生活、隐性课程、师德师风和社会活动体系等五个方面。现阶段,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教育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更要引领时代的步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具有客观现实依据,它是随着时代发展被提出来的一个新型教育课题,需要教育资源、方式方法、实践和隐性课程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即通过美化物态环境、完善精神环境、优化人文环境以及创新制度环境等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大学生习得政治文化,提高政治能力的必要途径。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是造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困境,寻求发展的新突破,必须注重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资源。  相似文献   

11.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不被人注意的方式渗透至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和陶冶受教育者的道德操守、政治认同、思维方式,具有广泛性、潜隐性和非预期性的隐性特质,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开发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开展思政工作、顺应教育规律、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选择,需遵循资源空间相贯通、显隐教育相融合、教育主体相协同的开发理路,形成全方位贯通、全要素融合、全主体协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做到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隐性教育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是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 ,其教育的效果作用是不同的 ,当显性教育的效果不大明显时 ,如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往往会收到奇效。因此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索隐性教育的特征、作用。利用互联网、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等隐性教育的功能 ,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隐性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补充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具有教育过程的超时空性、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教育内容的内隐性、教育方式的自主性的特点,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目前还存在认识不足、载体不多、保障制度欠缺、教师素养不高的现状,可通过课程教育的诱导渗透、校园环境的规划建设、网络文化的引导熏陶、学生心理需求的适度满足、社会实践的扎实开展等途径,促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国外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不断对我国青少年群体造成冲击,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新课题。开发和利用隐性教育资源既是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和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课程论的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当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构建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文章从现代课程论的"大课程观"的视野出发,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诠释,分析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最后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构成要素活动、环境、制度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复杂多变和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采取传统的显性模式,既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就需要实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校园网络文化,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下简称隐性载体)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隐性载体与显性载体相比,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具有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与隐蔽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灵活性、教育效果持久性及教育过程无逆反性等优点。通过对隐性载体如校园环境、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咨询和社会公共环境等的应用现状的分析可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现有隐性载体和开发新的隐性载体,进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新时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其自身隐蔽性、开放性、自主性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但引起重视和深入开展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寻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这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所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隐性渠道。而良好的校风是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师生员工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所形成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行为和作风,是学校独特的"文化品质"。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影响师生思想行为的一种客观环境,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同化力、感染力,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