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憩园»作为巴金 20 世纪 40 年代最重要的小说作品之一?在对家庭生活的反思上承继了«激流»系列的精神启蒙?但 也因作者对人生和家庭问题的思想转变?启蒙的内核出现了一定变异? 在«憩园»里巴金不再热情激昂地批判封建旧家?转而 以一种温情和悲悯对小说中的人物报以无差别的人道主义关怀? 不同于巴金在其他作品中采用的单线结构?作者在«憩园» 的叙事中采用了多线并进的手法?在较短的篇幅中包含了繁复的内容?形成了其复调品格? 因此启蒙的承继与变异、人道主 义精神和复调品格就成了讨论«憩园»接受绕不开的三个接受视阈?  相似文献   

2.
«山海经»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典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讹脱倒衍的文献错误,这些文献错误若不经校正,将影响我们对典籍的准确使用。«山海经»同样包含不少的文献错误,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价值我们对«山海经中山经»的文献错误进行校订,尽量还原其本来面貌,以为学界提供一个正确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在异文化田野调查中?彝族诗人阿库乌雾通过视阈的广阔性和视角的平行?保证了其民族志研究对象在形象上的丰 富内涵和真实性? 在旅美诗集«凯欧蒂神迹»中?他创作了大量与印第安神话、历史和信仰相关的诗篇? 这些诗篇既是异文化 田野调查作用于诗人情感的艺术结晶?也是诗人对印第安文化的深度描写和忠实记录? «凯欧蒂神迹»创造性地实现了民族 志与诗歌的结合?以诗歌为“世界语”?对于深化世界对印第安民族的了解?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多元文化时期,美国迅速发展成为«道德经»英译重镇,安乐哲与郝大维合译的«道德经»英译本便是其中之典型。安乐哲比较哲学的知识结构使其跳出宗教和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局限,他与受过过程哲学教育的郝大维相得益彰,将合作翻译的«道德经»文本置于本原的中国哲学土壤,对其进行中国化的解读。正是得益于于道家哲学语境中阐释道家哲学思想,他们能与«道德经»文本视域融合,提出一套他们认为适合中国哲学经典传译的策略性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历史背景说明性序言、哲学导论(即关联宇宙学解释语境说明)、关键哲学术语词汇表、校对过的中文原文以及与原文相对应的“自觉自明的译文”。“自觉自明的译文”是安郝提出的创新名词,指的是二人回到原典,把文本放置在它本原语境中抛开汉英词典,在哲学框架下做出的创见性翻译。基于如上策略性创新框架,安郝二人得以让中国哲学讲中国话,译成他们全新的 21 世纪«道德经»译本。?  相似文献   

5.
“根”原指树之根,多喻指根基、根本之意。 “根”是古代彝族诗学理论中的重要意象。 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彝族诗论家 们多运用“根”意象表述诗学思想。 阿买妮是彝族古代魏晋时期的大毕摩,女诗人,更是彝族古代诗学的奠基者之一。 她的诗 论著作«彝语诗律论»中多处使用“根”意象构建审美系统,表述诗论主张。 通过意象批评方法,对彝族古代文论家阿买妮«彝 语诗律论»中“根”意象进行考察,深入探寻“根”意象的功能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技术通过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分类识别,从而达到身份鉴别的目的,其具有识别的自动性、自然性和风险防控的复杂性等特征。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场景众多,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基于公益目的的应用和基于私益目的的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具有侵犯个人隐私、贬损个人人格尊严、侵害个人财产权益等风险,法律规制无力是这些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是治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良好契机,未来可以以«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基础,渐次推导出适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规范,明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法律原则以及使用者的义务,并区分不同应用场景下法律规制的重心。  相似文献   

7.
学者对 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整理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其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有待解决。 在以 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的相关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传世文献异文,考释了 S.202«伤寒论??辩脉法» 中的疑难字,力图揭开敦煌本«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为 S.202«伤寒论??辩脉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代彝文文学史»是目前彝族文学史中第一部以当代彝文文学发展历史为考察对象的文学史专著,其中民族语文学凸显民族艺术特质和民族文化特征、立足民族性将外来文学精华民族化三个方面?构成了其民族文学观的主要内容,在世界文学语境下,其实质则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文学民族性。  相似文献   

9.
«额尔古纳河右岸»渗透着生的自由与死的光亮,昭示出深沉浓郁的生命诗学。于鄂温克民族原初生存形态与原始文化在现代化浪潮席卷中变迁的背景下,迟子建追忆了鄂温克民族淳朴、坚韧、本真、善美的生产生活图景,从中折射出一种坚守自由与孤独的生命底色,性与食的原始生命力,以及出生与死亡互渗互照的生命张力。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云南经济形式多样化的一个时期,随着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契约也随之产生。土地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其交易往往较其他更加的严谨而慎重,因此产生了为保障交易双方利益且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土地买卖契约。以«彝族毕摩经典译注»第 101 卷«彝文账簿文书»中收集到清代云南禄劝地区的17份土地买卖契约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了解当时彝族地区土地买卖契约的组成部分及特点,结合当时特殊的社会经济形式,从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两个方面对契约中所体现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下?对彝族土地买卖契约文献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区矫正法»颁行对社区矫正规范探索与实践经验予以立法确认?渗透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惩罚与教育相 结合的刑罚目的?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一方面蕴含国家刑罚权实现中的公权性、公信性?另一方面基于罪犯矫 治质量的考量?亟须专业知识供给与公众有序参与支持? 当前刑事司法理论对上述复合性色彩存在一定解释力不足的困境? 从社会治理合作转向及公法理论变迁的角度?有必要反思刑事司法权力运行逻辑?提出刑事委托理论架构?弥合刑事司法权 力在风险规制与治理中的紧张关系? 通过对刑事委托的内涵生成、价值谱系予以辨识?从矫正方案制定中的科学咨询、矫正 质量评价中的规制同行评审、矫正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对该理论予以实践检验、印证?并对其未来演变轨迹予以展望?以期 为完善刑事司法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提供样本参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全新的史料,全面分析、考察了五世达赖喇嘛在吴三桂反清叛乱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对以往研究者在这一问题上所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进行了甄别。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吴三桂叛明降清、镇压农民起义、追剿南明永历帝、后又举兵反清而备受谴责,致使学界对其清初在云贵地区改土归流的评价,多持否定态度。然而检索这一时期的相关史料发现,吴三桂此次改流不仅打击了利用土司力量反清的南明永历政权,解除了西南地区的肘腋之患,而且还从战略高度遏制了蒙古势力试图南下联合土司重建王朝统治的意图,从而有效地巩固了清朝的西南边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生死问题在彝族古典自然哲学中?从本体认识论到辩证法都肯定世间万物包括人类有生死?认为自然界生命乃至人 类的存在?是一个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相依而对立统一?而全人类的生与死观念是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人类社会历 史进程的生活写照和生活缩影?反映和再现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过程?个体生命生与死是灵魂崇拜和祖 先崇拜的具体体现?反映和说明了“生是死的前奏?死是生的转折”的生死轮回观? 彝族对人类生死现象的认识?不只有唯心 主义的人类生死观?同时也含有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种相互并存?也相互矛盾统一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5.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为曹操、李?、杜牧三家注本, 是一个新的版本系统, 可与竹简本、武经本和十一家注本相提并论, 号称 “四大系统”, 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注疏价值即是其一。由于夏译本在总体上是对汉文原本各个段落的解释性翻译, 其对经文部分的翻译相当于《孙子》的又一个注本, 堪与《孙子》十一家注等注本相提并论; 对注文部分的翻译相当于对旧注所做的解释和阐发, 即“疏”。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实际上就是一个“注疏本”, 其注疏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在古代耳熟能详的词语当时不需要做任何解释, 但对今天的我们而言却相当陌生, 夏译本恰可以填补古代注家在这方面的空缺; 二是夏译本中的断句情况, 可以对我们今天标点整理«孙子»及其相关古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追踪系统”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精准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数据追踪系统”应用既有相应的 法律依据,也具有价值正当性。 «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政府相关部门信息收集与公开等职权,而«民法典»等则对 公民的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边界施加了限制。 疫情防控期间限制公民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优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反映了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然而,“大数据追踪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后疫情时期应当依据«网络安全法»等建立 规范的应用程序并完善相应的问责机制等,规范该系统的应用,对公民个人信息权或隐私权同社会公众知情权进行再平衡。  相似文献   

17.
彝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彝族土司也是中国土司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彝族土司的研究?有助于深化西南民族史学科的纵深发展2009年以来,彝族土司研究产出了一批新的成果,在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在通史性著作、研究资料的拓展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公证机构具有担任遗嘱信托受托人的正当性,其在受托人资格、信托目的和信任关系三个方面均优于其他可选择主体,但也面临实践不足的现状,原因主要来自社会文化和制度规则两个方面;应当依托«民法典»继承编的基本规定,完善«信托法»«公证法»,出台配套规定、司法解释,为公证机构担任遗嘱信托受托人建构一般法加特别法的规则体系;根据公证机构的特殊性,明确其相较于一般受托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9.
俄尼??牧莎斯加的诗歌书写与他本身的少数民族身份有着紧密的关联?诗人始终将个体经验放置于民族文化背景和 精神之下进行诗的思索与探寻?在长期的创作中不懈探索多元文化的认同、身份认知与生命意识?形成了具有个性的诗歌书 写理念?  相似文献   

20.
彝族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人,支格阿龙是彝族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位传奇式英雄人物,有关他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及典故等民间文学作品遍布云、贵、川、桂等四省区的广大彝族地区,支格阿龙神话对彝族传统宗教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彝族毕摩以文本传抄和口头传授的方式,通过师徒教育和宗教活动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较为完整地传承和传播了<支格阿龙>,彝族毕摩在<支格阿龙>传承与传播中起到了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