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伟  王德涛 《社科纵横》2013,(1):148-149
以往被视为神圣象牙塔的高校中,近几年牵涉大学生隐私权的案例频发,其中高校宿舍管理权和大学生隐私权间的冲突更加愈演愈烈。基于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厘清高校宿舍管理权的法律属性,确认大学生宿舍住宅权,切实保护大学生的隐私权,才能圆满解决高校宿舍管理权和大学生隐私权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侯书平 《社科纵横》2014,(11):86-90
宪政视域中,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基于公众知情权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绝不应当以牺牲其人格尊严为代价。因此,强调公众人物与普通民众的同质性,重视少数群体基本权利的保护,有利于纠正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过分限制,推动宪政秩序的建构。目前国内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理论观点大致可归纳为"特别限制说"和"一并保护说"两种。我们认为,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可以采用法律方法和逻辑方法,应当正确理解公共利益原则、实质恶意原则,同时根据具体场合衡量限制的限度,从而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问题作出合理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马特 《创新》2017,11(3)
随着社会发展,隐私权在各国判例和学说的推动下逐渐具有一般人格权的性质.隐私权与一般人格权具有同质性,在功能上都呈现相似性,各国往往在实证法上设置其中一项.针对一般人格权的否定说,我国应当坚持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二元并立的双层人格权结构,但需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现行制度下,隐私权与一般人格权并存,隐私权不是一般人格权,但同为"框架性权利",发挥着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娜 《社科纵横》2011,(9):84-85,88
公众人物作为法律概念起源于美国,但是在我国的立法上公众人物的概念还尚未得到确认,且对隐私权的研究也是近些年才引起法学界的关注,我国对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立法以及研究水平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鉴于目前因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案件层出不穷,探讨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众人物隐私权是一种受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制约的,公众人物应有的其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的权利。公众人物受社会交往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民族传统等因素的限制.在我国,立法尚未确认隐私权的概念,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司法保护,是要靠全社会来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一种权利制约观念,这种权利制约意识要求我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与自由时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为限。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中,有一些相互冲突着的社会现象和权利要求,法治的任务就在于寻找解决这些相互冲突着的现象的办法和各种冲突着的权利之间的平衡点.信息公开、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就是一个需要我们对此予以高度关注的冲突现象和法律问题.以目前普遍存在的新闻采访中的"暗拍"现象为案例,对证据规则、言论自由、新闻自由诸问题加以分析,可能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周海 《社科纵横》2008,23(4):85-87
在原始社会人类用兽皮、树叶等物品将自己身体的敏感部位遮盖起来,以维护自己的尊严.隐私意识最早起源于羞耻心萌发,这一种本能的维护尊严的反映,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保护隐私的观念.自由主义的出现和发展对隐私观念的形成是有积极作用的,隐私权旨在合理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保障私生活自由,消灭自由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个人隐私权的剥夺.  相似文献   

8.
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秋雁 《求是学刊》2005,32(3):79-82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资料的隐秘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其中,网络隐私权保护应当秉承何种原则,选择何种保护模式,成为网络隐私权保护中的首要问题。文章以实现网络隐私权市场———用户权益、行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为契入点,探讨了我国网络隐私权综合保护模式的构建,即三道防线的构建(用户的自我保护、行业自律与政府管理的基础保护和司法最终解决) ,以期对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创新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9.
隐私权保护的道德理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迫切需要为隐私保护提供必要的道德支撑,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隐私要求增长的客观趋势,并满足对于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为什么隐私是一种值得法律保护的权利呢?西方学者分别从个体和社会两个维度给予了说明.虽然我们可以一般地接受西方学者从个体维度和社会维度为隐私提供道德理由的基本思路,但应当更为强调社会利益的优先性,同时又不能任意地以社会利益为借口而否定合理的、正当的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10.
龙晓林 《探求》2003,(5):48-50
隐私权与知情权是公民的两项基本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隐私权与知情权的行使却存在矛盾与冲突。这 不仅是司法实践中法官们所遇到的难题,同时,也是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就此冲突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群 《学术交流》2002,(3):24-26
国际私法趋同化是当代国际私法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走向。中国的国际私法应顺应潮流 ,尽量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保持一致。同时 ,我们不能忽略中国国际私法应具有中国特色 ,要加快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化进程 ,使国际私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In seeking a more seamless provision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the government is promoting the merger of the functions of primary a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and social services. In the private sector, mergers have been commonplace.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dentify the key concepts and explanatory frameworks in the literature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private sector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merge two organizations successfully. Reasons for this are explored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and social care mergers drawn out.  相似文献   

13.
"现代私塾"是伴随着国学热和读经运动、在家教育的国际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教育形式。本文在对北京十余家私塾进行访谈与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私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私塾在教学和经营各方面的情况,以及私塾所面对的问题,并对于私塾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亚海 《创新》2016,(4):85-91
财产权的正当性包含两个维度:财产权作为权利的正当性和财产权受法律限制的正当性。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沉淀和凝炼,依宪治国对我国宪法原则及其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民财产权的正当性抽象上也是如此,现代社会财产权正当性探讨的维度应该是财产权法律限制的正当性。因此宪法在依宪治国的背景下要实现对财产权的有效保护,就必然对宪法财产权制度的正当性体系进行重构,并以体现宪法的最低道德性和宪法的伦理性为体系前提。依宪治国原则下的财产权正当性的凝炼既要坚守宪法的基本精神,也要关注财产权在依宪背景下的合法性与正当性的互动和融合,体现财产权的规律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15.
The quantitative strand of social policy research suffers from a triple deficit: analyses of aggregate expenditure dominate, most of the few studies of replacement rates focus on unemployment or sickness benefits while pensions are excluded, and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pension plans is often ignored.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said deficits, first, by discussing the pension sectors' theoretical peculiarities and by proposing two hypotheses: one on the role played by political parties in implementing public pension retrenchment, and the second on their role in extending private pension plans. Second, the article presents regression results of public pension replacement rate changes in 18 developed democracies. The findings show considerably smaller cuts to pensions than to unemployment or sickness benefits, and striking differences regarding partisan effects between the sectors. Lastly, the article assesses partisan effects on private pension plans, detecting some rather surprising effects. Most noteworthy is the fact that those parties which reduced public pension generosity during the 1990s (i.e. Social Democrats) cannot claim responsibility for compensating these cuts by eliciting higher private engagement.  相似文献   

16.
觅馆是塾师职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塾师职位的获取,一般需要一定的社会信用关系进行担保,诸如亲属宗族、师徒友朋、乡缘地缘等社会关系在塾师的职业获取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晚明社会变迁及塾师职业竞争的加剧,塾师的职位获取成本增加,而职位的稳定性却明显削弱,使频繁的觅馆-失馆-再觅馆成为塾师一种较为常见的生活模式.这不仅成为晚明师道日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塾师以济读资生为主,而非自我价值实现的职业观念.因此,在晚明社会变迁中,塾师终未能如其他职业群体那样,形成一种职业的群体性的内在聚合.  相似文献   

17.
I'm OK, You're (Not) OK: The Private Welfare St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American welfare state has been premised on the mixture of substantial private, tax‐subsidized benefits rather than on more universalistic public benefits. That pattern is in some ways being undermined as private pension plans are increasingly going bankrupt and firms reduce the benefits they provide employees.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the current Bush administration is attempting to enhance the private sector role by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invest at least a part of their soci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s into private savings plans. These changes may in the end increase the role of the public sector as a regulator and underwriter at the same time that attempts are made to minimize public sector involvement.  相似文献   

18.
个人是宪法权利的主体,宪法权利主要是指人权.集体不是宪法权利的主体,至少不是宪法权利中基本权利的主体,集体中的个人所拥有的人权也不完全等同于集体中的个人作为其成员的权利.集体人权作为宪法权利主要是指集体中的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作为集体的权利.集体中的权利有三个层次,即作为个人享有的普遍权利,作为特定人群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以及作为该集体所拥有的集体权利.国家有权利,但国家也不是宪法权利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对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清明  宋涛 《学术交流》2001,(4):142-145
在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两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两课教学要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作风,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全面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私法理念的基本内涵是私权神圣、人格平等和私法自治。私法理念所赖以形成、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私法理念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