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连 《社科纵横》2011,26(3):22-24
胡绳一生与马克思主义有不解之缘。他由走进、宣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体认,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两个方面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梳理胡绳与马克思主义的浓重情结,能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教训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2.
羊晓声 《探求》2007,(4):4-8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在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中发挥了教学和科研的积极作用。在教学培训方面,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在科学研究方面,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宣传和应用。在干部教育培训和推进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海燕 《社科纵横》2009,24(11):114-116
我国亿万大学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在大学生中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会起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在大学生中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环节,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相似文献   

4.
杨军 《唐都学刊》2011,27(5):93-96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革命家,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他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向平民、工人、青年学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创办了贫民教育讲演团,成立劳动补习学校,改革上海大学的办学理念,等等。唤起了国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培养了大批党的干部。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叶建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毛泽东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阅读和研究过大量的历史典籍,他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作出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历史、革命史和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6.
构建中国考古学学科创新体系,确定创新体系主要内容是第一位任务。学科创新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学科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学科基础资料、专题与综合研究创新。一、关于中国考古学学科理论创新在构建中国考古学学科创新体系中,学科理论体系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而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必须全面、系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积极宣传、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及时吸收人类最新科学成果,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作为国家的智囊团、思想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正在努力办成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要人文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华 《社科纵横》2008,23(9):16-18
江泽民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这种经验总结思想在多方面展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党第一、二代领导核心的经验总结思想.研究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验总结思想,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李大钊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全国正在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位人民的良朋和忠仆,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纪念李大钊,研究李大钊,是为了学习李大钊。李大钊在五四时期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和宣传,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批驳王明等人自吹在他们之前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时曾经说过:“事实不是这样,没有共产党以前就有马克思主义了,那时候李大钊同志就宣传共产主义唯物史观,有书为证。”李大钊同志系统宣传唯物史观的文章,最初见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这是一篇长达  相似文献   

9.
一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李大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不仅是我国最早著文传播马克思主义者之一,而且,1920年3月,他又在我国创建了最早的研究马克思主义革命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为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贡献。但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何时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问题时,有人认为参加过第二国际会议的江亢虎“1911年就组织过社会主义研究会和中国社会党,也介绍过马克思及其学说”。司马璐在《中共党  相似文献   

10.
高骞,1931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从1947年参加工作起,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院研究生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担任的社会职务有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长,中国苏联东欧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近年来高骞同志潜心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匠和典范;他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卓越领导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奠基者。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经验和启示,主要是: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必胜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要准确把握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走进新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翼星 《求是学刊》2001,28(4):9-12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今天如何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学明 《求是学刊》2001,28(4):12-15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为批判的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大平 《求是学刊》2001,28(4):19-21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斌 《求是学刊》2001,28(4):16-18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5,(3):27-30
马克思主义作为19世纪末西学东渐的重要成果最初仅为少数先进分子所知,为了使广大民众认识、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通过建立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创办通俗易懂的报纸刊物;建立各式教育、组织机构;进行感同身受式的情感认同宣传;根据时势变化提出各种标语口号等多种方式进行社会动员,为拓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拉法格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及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尔·拉法格(Pau l Lafargue 1842—1911)是第二国际时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有天才、最渊博的传播者之一”。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在同资产阶级的理论进行斗争中,他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新的阐释,尤其是在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历史的进程的理解方面。但是,由于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基本上是继承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规定,对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实质缺乏深刻的理解,因而使他的理论又存在着局限。一、经济因素:历史发展的动力拉法格认…  相似文献   

19.
陈深汉 《创新》2009,3(11):72-74
当前,国内外局势与我国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党中央一再强调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努力做到理论表述通俗化、宣传形式形象化、实际应用生活化、行动推进层次化、经验提升理性化,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陆海霞 《创新》2012,6(5):21-23,41,126
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迎来了发展契机。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继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增长的大众理论需求和日渐多元化的宣传途径,使得构建适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言语的诉求显得日益迫切。从宣传队伍、表述形式和宣传言语等方面着手的言语构建,将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