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秀梅 《求是学刊》2005,32(2):39-43
当前日常生活问题是中国学界关注的学术热点。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 2 0世纪的中国曾经经历了几个曲折的阶段 ,它最早在 2 0世纪 2 0年代由一部分温和的启蒙知识分子提出 ,在建国后又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而成为学术禁区 ,直到新时期以来才得到充分的关注。同时 ,与西方世界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语境相比 ,中国的日常生活问题还有其特殊性 ,这就决定了它极其复杂的问题结构和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问题时的有限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起源于社会慈善事业,它以弱势群体为关注对象,注重解决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工作理论的目的是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因此,“对人和社会不能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只能以人文学科的主观方法对具体的个人和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科学家不能通过寻找真理和本质,而是通过获得知识来理解自身和人类社会”。①社会工作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工作者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吸毒、人口老龄化、难民和移民等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要用全球透视的方法来审视。一2 0世纪5 0年代后半期西方国家的科技快速发展,经济迅速增长,这…  相似文献   

3.
法律经济学在美国:过去及其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首次法律经济学运动始于 19世纪 80年代 ,但当代法律经济学发端于 2 0世纪 6 0年代 ,以科斯定律为其基础。法律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 :运用理性选择理论检验人们对法律规则的反应 ,强调从事前角度考察法律规则。微观上填补法律经济学研究的理论空白 ,对私法和公法进行一致性解释 ,扩大经验性研究 ,修正理性选择理论 ;宏观上加强对制度和社会安排演进的详尽研究 ,是法律经济学在美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口超过 2 5亿并在北方与南方之间占据着重要地位的阿拉伯地区是发展中世界的一个独特的地区。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到 90年代末 ,阿拉伯的经济学家们主要研究石油财富带来的收益和附带后果、这一地区货币的盈余和短缺 ,以及持续存在的不发达问题 (人口过剩、贫困和外债 )。到  相似文献   

5.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结构几乎都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调整和转型 ,就业、人口和社会福利体制发生的重大转变导致了城市贫困及相关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贫困及相关概念 ;其次分析了西方国家在就业、人口和福利制度领域发生的社会经济变化及其引起的城市贫困风险 ;最后 ,探索了城市贫困在社会经济空间上的成因机制 ,总结和归纳了西方学者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是千年之交 ,世纪之交 ,十年之交。尽管从时间概念上说 ,所谓“千年之交”、“世纪之交”、“十年之交”云云乃人类有意识地设置而成 ,时间的发展是连续的 ,由 1 0 0 0年代进入 2 0 0 0年代 ,由 2 0世纪进入 2 1世纪 ,由 2 0世纪 90年代进入 2 1世纪 0 0年代 ,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变化的时间表述 ,在时间意义上并无转折性、阶段性可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各地区及各国的发展是否因此而面临转折或进入新阶段 ,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而论。但时间毕竟是测量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变化速度的一把尺子 ,探求…  相似文献   

7.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 (以下简称日美安保体制 )是冷战的产物 ,是日美结盟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它从 2 0世纪 5 0年代正式确立以来 ,历经了几次变化和调整 ,其中 2 0世纪 90年代日美两国对它的重新确认使日美安保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次调整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冷战已成为历史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的环境下 ,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本应淡化 ,然而 ,日美出于什么动因调整日美安保体制呢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做简要分析。  一、冷战后国际环境的推动  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是冷战后日美安保体制调整的外部动因。第一 ,日美…  相似文献   

8.
“新韦伯主义”学派为西方社会学中冲突论学派的分支,与“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一起构成70年代以来冲突论学派的两大基本阵营。50年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侧重功能主义;进入60年代,冲突论学派因更能解释社会和教育的变化而取而代之。冲突论的开山鼻祖,在西方被确认为马克思和韦伯。这一学派共同采用冲突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现象和教育问题。70年代初,这一学派逐渐分化,始形成“新韦伯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两大分支。“新马克思主义”偏重以社会政治、阶级结构的观点看待教育的作用,而“新韦伯主义”的出现则是对“新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处在第三次长增长期。世界经济中仍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和潜在风险 ,但有利因素多于和强于不稳定因素 ,一些风险是可以防范或化解的。因此 ,从 2 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的这次世界经济增长期可望持续到 2 0 1 0年甚至 2 0 2 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0.
郑磊 《新华文摘》2022,(2):49-55
一、引言 哈耶克说:"我们必须学会同时在两个世界中生存."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商业世界,一个是人际网络社会.现代人将它们分开看待,前者是经济学研究范畴,后者依靠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亚当·斯密在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和1776年的《国富论》中,对这两个平行世界的起源、实质、运作机制及其引发的冲突给出了解释.三个世纪之后...  相似文献   

11.
对于美国宗教界来说 ,1 965年是美国宗教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 ,美国北方的新教主流派教徒发展到了鼎盛阶段 ,此后 ,逐渐转入衰退。与此相反 ,南部的浸礼教徒从这一时期起开始增加 ,1 965年之前由个人伦理、宗教团体、社会习俗等构成的美国宗教基础开始崩溃。 2 0世纪5 0年代以前 ,美国尚有较一致的宗教方面的舆论观点 ,认为宗教一方面属个人问题 ,属精神方面的问题 ,与政治毫无关系 ,而另一方面 ,又认为各宗教派别在伦理、道德方面的看法基本一致 ,这些看法支持着政治世界的基本道德观。即政治与宗教虽然是分离的 ,但宗教的伦理道…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对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开拓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玖 《求是学刊》2002,29(4):103-109
作为一门学科 ,中国史学史是在 2 0世纪 2 0年代产生的。梁启超首次勾勒出中国史学史的轮廓 ,最早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建设问题 ,并对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理论作了初步论述 ,是这门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文中剖析了中国史学史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梁启超之所以能够最早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的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组织传播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从 2 0世纪 70年代学术界开始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研究以来 ,人们一直就其学科定位问题存在争议。争论主要体现在两个理论流派的分歧上 :其一是社会文化学派 ,其二是社会功能学派即组织管理学派 ,近年来 ,两大理论流派呈现综合之趋势 ,然而 ,研究的内容似乎显得缺乏整体系统性 ,使组织传播问题的理论研究的框架体系、意义阐释以及方法的具体应用 ,失去了相应的学科规范。为尽快改变这种局面 ,很多学者都在努力钻研。最新出版的《组织传播———洞析管理的全新视野》(教军章、刘双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4.
人才外流:旧神话,新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英国政府和沃尔夫森基金会发起了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计划,斥资2 0 0 0万英镑,用以吸引移居国外的英国高级科学家回国,并争取外国年轻的高级研究人员移民到英国。这说明经合组织成员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增加,竞争加剧,也打破了认为人才外流只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神话。英国皇家学会首次用“人才外流”来形容在2 0世纪5 0年代和60年代初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外流到美国和加拿大的情况。国际上可用于比较的有关高技术人才的移民数据并不完整,但资料表明,在2 0世纪90年代从亚洲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移民逐渐增加。这是由于经合组织成…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概念、成因、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备受人们的关注。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尤其是最近几年 ,我国学者加强了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本文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含义、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成因 ,并勾勒出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文章认为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仍将是 2 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基本特征 ,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及 2 1世纪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 ,到 2 0 0 5~ 2 0 1 5年 ,西方国家和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将持续下降 ,随之而来的便是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 ,这一趋势也将影响到其他国家 (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 ) ,并且会相继引发各种难以解决的经济问题、非经济问题和人口老化等问题。从人口统计的角度看 ,就世界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而言 ,目前存在着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到 2 1 5 0年 ,全球人口将达到 2 70亿 ,这是一种过高的估计 ;第二种观点强调 ,届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达到 1 1 0亿 ;持第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俄罗斯青少年吸毒的现象日益增多 ,已成为威胁俄罗斯安全与未来的社会问题。非法使用精神类药物和麻醉剂及毒品的人数 ,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的人数在迅速上升。这对俄罗斯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种现象随着非法使用麻醉剂和精神类药品数量的上升而日益扩大 ,有学者认为俄罗斯毒品市场的形成与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状态的消极因素有关。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以来 ,俄罗斯的治疗与预防机构就发现有大量的麻醉剂和毒品成瘾者。从 90年代中期开始 ,麻醉剂和毒品的传播速度日趋加快。 2 0 0 2年 ,根据俄罗斯联邦…  相似文献   

18.
日本经济发展在70年代中期经过一重大转折,随后即开始呈现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和新趋向。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当数其周期波动的弱化趋向。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周期的基本理论对这一趋向作出科学解释,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哲学从 2 0世纪 80、90年代开始在中国哲学界成为显学。现代文化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走向自觉与 2 0世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人的生存层面上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密切相关 ,而在中国 ,文化哲学则是社会转型的深刻的文化显现。现代文化哲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学科或研究领域 ,而是内在于众多现代哲学流派和学说之中的哲学主流精神或哲学发展趋势。在近现代哲学演进中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等人的历史哲学理论、本尼迪克特等人的文化模式理论、以韦伯和帕森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以法兰…  相似文献   

20.
年龄与性别     
按照人口学的分析 ,对于人口的最重要的分类就是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类 ,亦即人口结构。其原因在于 ,几乎所有的行为模式都是按照这两个方面分开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 ,另一方面则由于各地的男人和女人、儿童、成人和老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规范。如果在对统计数字进行解释时不考虑到年龄结构的因素 ,就会产生误导。例如 ,自 2 0世纪 2 0年代开始实施的限制移民法的鼓吹者们常说 ,移民的生育率和犯罪率要比本地人低得多。但这种比较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 :移民正处在生育和犯罪的年龄。在 2 0世纪的前 1 0年 ,他们大多是年轻的男子。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