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实行新的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后,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的反应。虽然这种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也许可以防止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但是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并有可能导致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事实再次表明,当美国利益与世界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美国政府将选择维护本国利益。因此,以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存在许多弊病,必须要加快推进以构建超主权货币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后,欧洲央行实行了一系列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限于作为"欧版的量化宽松"而被普遍关注的两轮三年期的长期再融资操作,还包括如利率承诺、强化信贷支持政策、资产担保债券购买计划、证券市场计划以及直接货币交易等多方面的内容。与美国不同,欧洲央行是管理超主权货币的中央银行,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独特之处。基于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上述特点,从目前形势来看,欧洲尚存在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空间与可能。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15日,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目的不仅是刺激美国经济尤其是就业的增长,而且将给新兴经济体国家带来负面溢出效应。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应紧缩货币政策应对通胀,在贸易政策方面,应改变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经济政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并且应号召世界其他各国积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4.
《大庆社会科学》2014,(2):159-159
丁伟国、安添金、何宁撰文指出,2012年12月,美联储在世界众多国家的质疑中推出了第四轮以扩大一定数量货币发行、减少银行储备注资压力为内涵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于2013年10月宣布继续维持不变。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扩张性政策,“量化宽松”自2009年3月首轮实施至今的近五年来,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美联储的“零利率”低水平运行将导致全球流动性货币泛滥,使之逐利于新兴经济体的各种资产,并催生价格泡沫出现。  相似文献   

5.
在此轮全球超长周期的经济繁荣中,作为全球两大经济增长极和两大经济体的美中两国,均以各自版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作为引擎.两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核心差异表现为两国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机理之不同,呈现不同的系统运行特征,美中两国各自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空间,及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亦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没有降低失业,没有减小期限利差,却减小了抵押利差,并促使预期通胀略有上升;利率下降并没有带动银行贷款增加和房价上涨,却推动了股市上涨,促进了美元贬值进而拉动了出口;中国期限利差与美国期限利差之间存在动态关联,美元贬值导致中国通胀上升且效果显著,而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2020年3月,为应对COVID-19疫情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美联储重启“无上限”量化宽松,推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从启动背景、使用工具和资产购买情况、实施效果等方面比较了本轮QE与2008年后三轮QE的差异,利用TVP-VAR模型估算并比较了美联储本轮和前三轮QE中各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市场的效果,结论如下:第一,本轮QE对美国宏观经济提升效果不及前三轮QE,但大多数货币政策工具如MMLF、MBS等对金融市场的效果强于前三轮QE;第二,本轮QE部分工具如美国国债、PDCF和CPFF对金融市场有效性较前三轮QE较弱;第三,本轮QE少量工具如回购协议对金融市场方向和效果与前三轮QE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施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目的是为了维持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降低高失业压力及贸易赤字,减轻高额债务,推动国民消费.虽然多种政策的叠加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美国走出现有困境,但是却也埋下了严重通胀隐患.中国作为新经济发展体中的中坚力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稳健快速,但是不可避免的将受到量化宽松政策的冲击,即使政策退出也仍然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面对现今的国际形势,各个国家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中国也将会对量化宽松政策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助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零利率时代”是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现实依据;当今世界推出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属于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范畴,与过去的传统货币政策有本质区别;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预期利率效应、投资组合调整效应和财政扩张效应等三个渠道来发挥。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更多依赖于具体的措施,各个国家由于金融环境不同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导致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央行纷纷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深入分析发达国家央行扩张货币政策的操作时机、工具选择、扩张程度、退出战略等差异的内在政治经济原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弱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原因复杂多样。就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来说,由于中国资产市场发展水平、社会体制完善程度以及国民财富结构和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存在阻滞。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中国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价格虽然可以影响消费和投资,但是消费的财富效应和投资的托宾Q效应都很不明显,以致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在我国不够通畅。因此,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疏通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尤其是疏通股票市场渠道,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资本市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成长的新兴市场,股票、债券资产价格的上涨及波动除了受到宏观经济及各项制度变革的基础性因素影响以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针对资本市场自身发展政策调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GARCH均值方程模型和BEKK波动相关模型,透过数据分别考察了中国的股票与债券市场.分析认为,要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关注股票资产价格水平,但不需要时时盯住股票资产价格波动;央行的货币政策同样应关注债券资产价格水平,也不需要盯住债券资产价格的波动.央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直接调控我国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3.
论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波  郭艳 《学术论坛》2004,(1):81-83
随着资本市场地位的提升,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日益受到经济学界和各国货币当局的重视。文章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资产价格与货币需求、资产价格与货币供给以及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府当前采取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笔者认为这是明智的和必要的,同时也主张货币政策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从理论分析、动因分析和形势分析等方面对该必要性加以阐述,并利用统计数据说明当前货币政策已经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作用,就必须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5.
黄晶 《天府新论》2016,(5):101-113
基于两国开放经济NK-DSGE模型,本文重点分析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冲击外溢对我国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短期及长期影响,以及国内宏观调控应该如何应对。研究发现:受美国连续量化宽松政策释放巨大流动性的影响,我国在2008年危机中受到了美国调控政策的经济危机转嫁;国内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敏感度高于财政政策;采取降低利率的经济刺激方案不会挤出私人消费和投资,宜作为未来短期调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骆祚炎 《学术研究》2013,(1):67-74,159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产财富效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更加重要。在我国居民1995—2010年的季度资产结构中,住房资产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储蓄资产次之,证券资产和社保资产所占比例很低。状态空间模型的季度分析表明,我国人均总资产的财富效应微弱,住房资产财富效应高于金融资产财富效应,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基本为"负"且波动性较大。为提高居民资产的财富效应,货币政策要强化逆周期干预并对资产价格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要重视房地产价格。为此,货币政策需要强化研究引起资产价格波动的先行指标,并重视经济体系杠杆化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王贺 《社会科学战线》2021,311(5):257-261
货币政策是影响股票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实证比对了有无投资者情绪变量时,货币政策对股票资产价格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证实了在包含投资者情绪变量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股票资产价格的冲击更大且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论为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应对股票资产价格波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纸币体系中,市场价格机制具有三个重要现象:“纸币的被动性膨胀”、绝对价格“向下刚性”和“向上看齐”规律;在这三个重要现象基础上,任何相对价格的调整都会导致单向的“棘轮效应”,不断震荡,使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这就是在纸币体系中的微观行为所致的价格总水平效应.对于由微观行为所致的价格总水平效应,货币政策是具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9.
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含义:争论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资产价格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内外学者就"货币政策是否应该以及如何应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但目前尚未形成一致性结论。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与货币政策的实践,中央银行应按照"关注"而不是"盯住"的行动准则,将资产价格纳入货币政策的监控视野,关注资本市场发展与资产价格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