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璞瑶 《理论界》2010,(7):171-172
在欧洲音乐史上,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的作品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在交响曲上的成就,他被人们誉为"20世纪的贝多芬"。作为浪漫主义晚期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既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思维,又有浪漫乐派的基本特色,同时他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乐派的优秀代表。最有特点的是,在西贝柳斯的音乐中,我们可以听到芬兰大自然的声音、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北欧,尤其是芬兰的风情。本文将对西贝柳斯的一些作品的取材和芬兰的地域特征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使他作品中的芬兰情结更多的被人们理解。  相似文献   

2.
概观欧洲音乐史,应当通过怎样的方式评价一位作曲家?如何鉴别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主要可从三个方面予以考察评价:一是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视角对作曲家及其作品进行评价.二是从作品艺术风格视角对作曲家及其作品进行评价.三是从音乐审美境界视角对作曲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前期,天灾人祸的宿县已成"恶土"。赛珍珠诺贝尔奖作品《大地》对淮北农民疾苦的叙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从而获得很多赞许。但是赛珍珠客观上缺乏对"恶土"背后社会因素的分析,也招致较多批评和指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大论战中,围绕同一部作品学术价值而展开激烈争论是普遍的现象。赛珍珠及其作品《大地》,因为特殊的身份背景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这种普遍现象的一种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亟待建立学术规范,但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学术规范?笔者认为在文学批评方面,要以审美价值为核心而不是以思想价值为核心;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不能截然分开,文学批评应该以作品为基点而并非以作家为基点;在文学史方面,通俗文学可以进入文学史;在文学理论方面,以基本观念为学术平台,倡导借鉴西方文论的同时,积极建构中国本土性原创理论.  相似文献   

5.
许德 《江汉论坛》2008,3(5):101-104
20世纪初中国原创侦探小说曾风行一时,它们在借鉴西方侦探小说的模式的基础上,在探案手段、方式,侦探形象的塑造以及叙事的技巧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伦理意识及审美趣味,表现出既有别于西方侦探小说,也不同于传统侠义公案小说的一种新的创作风貌,为20世纪中国侦探小说创作模式的形成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学背景中的中国文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良桂 《云梦学刊》2001,22(2):62-67
世界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与历史形态.从世界文学背景看20世纪中国文学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带来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宏观的规律性认识,只有确立中国文学精神在世界文学背景中的独立存在意义,中国文学才能产生世界文学意义上作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正>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Berg,1885-1935)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和韦伯恩(An-tonvonWebern)与其老师勋伯格(AronldSchoenberg)一道被后人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在20世纪现代派作曲领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歌剧《露露》(Lulu,1928-1935)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诗词歌曲艺术的历史迁延与现代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指以我国古典诗词作为歌词,经由作曲家谱写成曲,并用钢琴或乐队为其伴奏,具有很高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一种声乐作品形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对古诗词歌曲这一独特的歌曲类型历史迁延的阐释,综述了古诗词歌曲在上世纪前期的兴盛以及当代古诗词音乐艺术的复兴历程,并从艺术创作形式角度,提出了古诗词歌曲创作的几种途径:原词新曲型、新词新曲型、截句接收型和“古风新韵”型.  相似文献   

9.
"人类性"要素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性要素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一个仍被遮蔽的层面.这直接影响到对其特质和精神意蕴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也制约着现代中国文学被真正纳入"人类"的文学视野平等看待.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人所共知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原因,也有研究者的思维定势、研究模式和受"西方视角"影响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并不是只有那些所谓边缘作家的作品才具备人类性,相反,那些所谓中国现代主流文学,其所表现的现代中国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自由精神、为了民族利益牺牲个体的献身精神、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历史性整体反省和自我批判精神等等,与人类普遍的积极精神和人性追求是相通的,也具备丰富的人类性.而新时期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文学,其最深刻的变化和最深远的历史意义就是作家主体归属意识中的"人类性"意识的增强和作品对"人类性"追求的强化.因此,从人类性的视角才能真正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意义,也才能认识其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0.
刘传霞 《晋阳学刊》2006,1(1):108-112
20世纪20、30年代在中国诞生了一批表现女性同性之爱的作品,但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和遗忘。对这一批作品进行集中的阅读和比较分析,其主旨就是重建当年的文化脉络,探讨中国现代女性同性之爱文学的独特形态和政治文化价值,勘察男女两性作家在同一题材上所呈现的结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形成的历史与现实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1.
编辑原创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出版中的原创作品 ,其创作主体是独指作家还是包括编辑主体的原创因素 ?作者认为 ,在出版这一文化传播的整体过程中 ,编辑工作处在精神文化产品价值转换的关节点上 ,编辑对作品的策划与审理 ,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注入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命运走向。因此 ,作为特殊产品的出版物的原创 =编辑的原创 +作者的原创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裔戏剧已有大约百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为初级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崛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繁荣发展时期.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华裔戏剧无论从创作主题、戏剧形式,还是影响范围,都有很大的变化,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研究美国华裔剧作对于研究海外华人戏剧传统的建构,探讨中国文化与文学对海外华人戏剧的影响,以及了解华裔戏剧在海外的接受,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海明威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在作品中他既塑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硬汉"形象,同时也塑造了许多"新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新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女性的生存状态,有助于对作家有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加缪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他将存在主义的思想完美地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此,通过对加缪代表性作品的研究,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分析、探讨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和其作品中的荒诞世界,从而揭示出加缪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对指导后世的创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创动漫在国内已初具规模,产业链正逐步完善,但国产动漫大多内容老套,形式陈旧,创意、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品普遍缺乏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内蕴.文化是原创动漫的核心竞争力,缺乏传统文化滋养的动漫作品只能是苍白的形式,注定会失败.创造性借鉴是原创动漫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抓住文化消费机遇推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应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从有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的动漫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原创作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少等现象.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地区动漫企业发展能力进行聚类分析,评价研究不同类别地区动漫企业的发展机制及发展潜力,以探索发展动漫产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面对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两个可能的学术生长点,即诗学研究和哲学分析.无论诗学研究还是哲学分析,都是我们重新进入20世纪中国小说史内部的视角,通过这些视角,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20世纪中国小说史的内在复杂性与丰富性,从而促进20世纪中国小说研究理论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查良铮是20世纪中国诗歌翻译史上成就最大的翻译家之一,与前期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不同的是,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主要从译者翻译背景的“有机统一”、翻译实践的“适应选择”、翻译作品的“译有所为”“适者长存”等方面,力求对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提出新的维度和视角。  相似文献   

19.
赵元任音乐创作的主要贡献在其声乐作品上,特别是他于20-40年代所创作的,以新诗为主作歌词的艺术歌曲,是他所有音乐创作中成就最突出、社会影响也最大的领域。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在创作上比较注重灵性的发挥,他的音乐语言比较开朗和富于激情,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成就显著,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创作的风格特征与艺术成就,对中国20世纪以来音乐的发展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音乐界的高度评价。本文通过分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品,为对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研究及对中国20世纪以来艺术歌曲创作提供一定的史学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现当代散文作品英译研究进展平稳有序,发表的相关论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还没有人对这些前期成果进行过梳理和总结.通过收集和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6年)里收录的公开发表的与现当代散文作品英译研究有关的论文,以窥探现当代散文作品英译的研究现状,并对这些前期成果进行述评,以期为今后的散文英译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