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起源于汉代,在明清时期有了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大、中、小学的民族学校教育体系。"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曾一度遭到挫折。改革开放后又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贵州民族预科教育是贵州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贵州各高等学校本科、专科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学生。要开发贵州,加快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实现贵州民族预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正视民族预科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民族教育是贵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战略的高度审视贵州民族教育的经验和问题,对实现贵州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可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十五”以来,贵州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我省民族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结合贵州实际,文章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教育工作全局,继续采取特殊政策,实施“振兴贵州民族教育十年规划”,突出特色,实现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2011年8月26~28日,"民族文学的多重视域与理论建构"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1年年会在贵州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发展、理论建构、文学经典解读、贵州民族文学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清代贵州民族地区普遍存在"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必然影响到其家庭中男女性别角色.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劳动中的"男逸女劳"、生育习俗中的产翁制和夫妻年龄结构中的"老妻少夫"现象等,说明清代贵州民族地区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为个案,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发展现状进行由点及面的关注,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发展定位路径应走"民特"之路。从"自上而下,方向引领;横向联动,主动呼应;自动自发,内涵发展;政策支持,互相扶助"四个方面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内涵发展"民特"计划初纲。在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推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相似文献   

8.
贵州民族地区当代民间信仰,不仅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而且还会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一直影响贵州民族地区一般民众的行为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该文对黔东北松桃县城的"世昌广场"、"七星广场"两社区与孟溪、迓驾两乡城镇化建设以及正大乡新寨民族文化传承基地进行了调研和思考,以考察黔东北城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须。因此,怎样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是高等学校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以贵州民族学院为例,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五个阵地"建设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杨勇曾担任贵州和新疆的主要负责人。在贵州工作期间,杨勇认真宣传和落实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工作,多次指示:贵州是个多民族地区,兵团政治部和各军、师政治部要对干部战士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各级政治机关要注意从地方报刊、杂志、档案中收集有关贵州的政治经济情况、民俗风情、地理气候、生活习惯等资料,研究云贵川的社会情况。在新疆工作期间,杨勇充分认识新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开展民族工作调研,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尽力解决少数民族生活困难,重视发展民族教育,注意保护民族文化。在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上,推动了贵州与新疆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背景。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学术界从民族文化生态的概念、内容,与旅游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建设与保护以及其他专题研究等方面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这一历史时段有关民族文化生态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和学科建设,近5年来研究领域和视野不断扩展,不仅关注少数民族妇女生存与发展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还进一步提出解决的措施;从少数民族妇女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到实践,再到少数民族妇女学的提出、学科建设的兴起及推广、社会性别视角的运用和参与性、质性研究方法的引入,不仅拓宽了研究范畴,而且增强了研究的学术性.在这一背景之下,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论文和专著不断面世,少数民族妇女学的学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并在积极进行着本土化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与文化间交流日益扩展加深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何传承与弘扬的问题已日益显现。当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呈现出发展弘扬中有变化的趋势,一些构成要素衰退淡化,一些则加强或改变,对此应在新的高度与平台上不断增强适应性,重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活态体系,以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民族理论经历了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完善,在民族概念、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地区发展、跨界民族研究等方面都得到了丰富与发展。本文以第九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为主要内容对以上各个方面内容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5.
前现代时期的少数族裔文学处于自为状态,晚清以来,中华帝国向民族/国家演进的过程中,它们被整合进"中华民族"的谱系之中,作为有机的组成部分,少数族裔文学进而成为"少数民族文学"。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在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统摄之下呈现出三种面目:一、在集体无意识的洪流中被时代的风潮挟裹、一体化,融入到启蒙话语的主旋律中;...  相似文献   

16.
论日本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日本学者因不能深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调查,其研究主要以文本为主。改革开放后,他们既结合文献资料,又侧重田野调查,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比较研究上,特别是在利用少数民族的基层文化复原日本已失传的村落层次上的神话和对歌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产物.50年来,民族学院为云南少数民族的团结、平等、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明确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制订和完成学校"十五"发展计划,为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出大批的少数民族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民族院校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发展上的障碍。如何在新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文章试以贵州民族大学这所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为例,谈谈"十破十立"背景下民族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所面临的障碍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是汉藏语类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0年来汉藏语系语言类型学研究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区分亲属型语言比较和非亲属型语言比较;亲属语言的类型学比较必须区分语言现象的同源关系和非同源关系;必须重视系统参照;必须谨慎判定语言接触现象。语言类型学研究存在对汉藏语系语言事实重视不够的弱点,导致所提取的有些类型学规则不能概括汉藏语的语言事实。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量词问题、韵律问题、声调问题、语音和谐问题、多义分合问题等,都是未被认识、有待开垦的领域,汉藏语的类型学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元代统一中国,促使各民族文化得到了相互交流。元文宗时,建立了奎章阁,集历代书法名画作为内府收藏,并集中了一批少数民族书法家,他们对我国的书法事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元代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