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修辞学会成立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召开。全国各地修辞学专家、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学者共150多人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11月25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副会长、浙江树人大学吴土艮教授主持,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实地介绍了“中国鲁迅研究五十年学术研讨会”的成果 ,对陈漱渝、林非等专家的主要观点作了深刻地评述 ,进而对“半个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历史回顾” ,“鲁迅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鲁迅研究的未来发展走向”作了鲜明的介绍 ,是对目前国内鲁迅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第二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于2003年4月11日至14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该会由暨南大学中文系与香港大学语言学系联合主办。香港理工大学中文与双语学系、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语言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合办。参加此次会议的海内外代表共60余人。  相似文献   

4.
《汉语修辞学》是一部体现21世纪时代特征的、新意盎然的高校修辞学教材。其新意主要表现在:"三足鼎立,理论统率""侧重表达,兼顾接受""既重静态,更重动态""语体风格,蕴含修辞""语料鲜活,颇具魅力"等五个方面,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5月19日至24日,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国民俗学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民俗学会、青海天地人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2年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Forum on First Earth Culture of 2012")在高原古城西宁成功举行。此次以"土地、土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是由青海民俗学界率先提出的,是国内外学术界首次以"土文化"为命题开展的学术性专题研讨会。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狄马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青海省政协副主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18日至22日,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大足石刻首次科学考察60周年纪念会在重庆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大足县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承办。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荷兰、丹麦、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及中国、香港、台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97位专家学者和其他人员共205人出席了本次盛会。与会专家学者共提交了71篇论文,对大足石刻展开了多层面、多向度的探讨和石窟研究的互动与交流。归纳综述如下:一、图像研究图像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我国修辞学的发展现状,论述了汉语修辞学传统的继承、国外修辞学或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借鉴和现阶段汉语修辞学创新建设与繁荣发展的问题,强调了汉语修辞学学科理论体系和特有的方法论等作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继承的重要意义,适时而融会贯通地"洋为中用"符合汉语修辞学与世界修辞学发展共荣的要求,赞扬了近年来国际修辞学界和汉语修辞学同行跨出国界、广泛交流对汉语修辞学发展的促进,探讨了汉语修辞学创新发展的可能与前景.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复旦大学与香港作家联会承办的第12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在上海浦东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德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160余人参加了这次盛会,这也是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自2002年5月在暨南大学成立以后主办的第一次国际研讨会。会议采取大会报告和小组讨论穿插进行的方式,围绕组委会提出的“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与六盘山的关系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意义,具有世界性;地方政府与学术研究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合作主办学术研讨会,成为这次学术研讨会的特点;学术研究积极为现实服务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是这次会议的亮点,通过这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来推动六盘山旅游文化的发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并以此来推动宁夏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将成为新的契机.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分为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开城安西王府、族源族属、民族关系、考古文献、社会宗教、政治制度、语言文化、军事、旅游开发、人物及其他等11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良武 《云梦学刊》2011,32(5):33-37
2011年6月4日至6日,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福建东山岛举行。大会由中国屈原学会、漳州师范学院、东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东山县委宣传部联合承办,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漳州研究基地协办。来自两岸三地及日本、韩国四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一百三十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学术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众文化研究最新动态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兰萍 《学术论坛》2002,(3):121-124
大众文化研究是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文化热的重要内容。关于大众文化的界定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如何看待文化商业化的正负作用等等问题 ,至今众说纷纭。在沿用各种国外理论解释中国现实之后 ,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开始探寻自己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德国的经济伦理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形成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同时 ,对企业伦理、应用伦理的研究亦颇显特色。  相似文献   

13.
市场失灵理论的新发展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冰 《学术研究》2000,(9):37-41
以往的市场失灵理论只着眼于经济的组织制度,有其局限性。现在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失灵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实际上市场失灵涉及到政治的、文化的和经济的组织制度等方面。基于市场失灵产生原因的基本性质,文章将市场失灵划分为局限性市场失灵、缺陷性市场失灵和负面性市场失灵,并根据失灵产生的原因差异提出矫正市场失灵的不同途径与措施。目的在于为较好地解决市场失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国际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上 ,除传统的国家行为主体外 ,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实际上就是非国家行为主体作用日益增强的结果。在国际关系主导内容上 ,实现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着眼点 ,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越来越普遍 ,国际政治经济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蕴涵着对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实践精神,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当代价值.它标志着我们党的思想文化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对我们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验经济学最新发展动态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阐述了近年来实验经济学随着经验积累、电脑技术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的新发展,并着重探讨了实验经济学目前研究的焦点问题,包括理性假定的研究、激励动机设定的可信程度、实验对象的选定与内部有效性、重复性试验与结论的可靠性、模拟与仿真、实验的现实性等问题,指出了实验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不足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讨论修辞、修辞学和语用、语用学的定义入手,重点讨论了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修辞学和语用学虽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是它们是两门平行发展的学科,其异远远大于同。现有不少关于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看法之所以不妥,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修辞学、语用学的理解有误。近年兴起的"接受修辞学"、"修辞控效说"、"语用修辞学"等修辞学新论难以经得起推敲。革新中国修辞学的可取之道是多做原创性研究,多修正业已发现的缺陷,多研究口语修辞,而不是在概念上标新立异,创立未经扎实论证、也没有原创性成果支持的各种修辞学假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甘肃陇南、海南感城、湖北石首、吉林通化等地相继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不良社会政治影响,事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值得进行深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文化时空中对当今的女性家族小说创作进行探索,将作品中描写的那些隐秘的、为人们所忽略的、甚至有意遮盖的生活内容的意义揭示出来,发掘出它们试图寻找的女性历史的真相,有助于深化对当今女性文学的认识。从女性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可以充分认识作品所展示的女性成长史中包含的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以近三十年为考察时段,关于中国文学理论"转型"的提法颇多.就研究观念来看,"内转外突"模式存在着深层的弊端,而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的角度不失为一种较为客观全面的考察策略.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以此为视角,不难发现,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逐渐破除了原有的"社会-政治"型式,向着新的"审美-历史"型式迈进.表现为审芙因素、形式因素的内部研究比重逐渐提升,涉及诸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外部研究也转换着其展现方式,内部与外部、审美因素与社会历史因素相互影响,此消彼长,不断谋求彼此之间的和谐比重,以促成"审美-历史"型式的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