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教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人教版)的两篇课文《宇宙生命之谜》和《一夜的工作》时,我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但结局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画杨桃》(人教版)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发现或读懂了什么?”有一位学生说:“我发现了课文第一幅插图中的两个杨桃长得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课文的注解对帮助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而现在课文的注解竟然多有各种错误.高中《语文》第一册注解的错误竟有18处,急需改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往高考内容取材于课外的情况正悄然发生着改变。高考试卷越来越多地和语文教材相联系,例如2006年的浙江卷第一卷中的字音题就完全出自于高中语文课本;2005年湖北卷第16题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元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则取材于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第二个问题——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此题考查了考生关于修辞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五课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一文时,掌握了“整齐美”和“回环美”的概念,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叙事状物。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每教学一篇课文,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语言学习这个本体目标,通过多样的形式活化教材文本语言,即变课文静态的语言文字为动态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地感染学生。下面笔者以《画风》(人教版二下)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活化”文本语言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天生的幻想家。儿童的想象力与生俱来。他们对未来充满好奇,幻想自己上天人地,探索未知世界。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想潜入蚁穴。”可是目前这种状况却令人担忧,据成都一所小学日前对低年级学生的调查显示,许多孩子不再相信童话,在他们看来《海的女儿》、《灰姑娘》、《白雪公主》等都是假的,而《小蝌蚪找妈妈》则是骗人的……学生过早地进入成年的世界,过早地失去孩童的本真,令人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语文》七年级下册(2001年第一版)中的《斑羚飞渡》有几处内容于情于理有不通之嫌,现指出,请同仁细酌。1、第三自然段课文:……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逞能,竟后退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这几句话中的老斑羚“起跳”山涧与“笔直”相矛盾。根据力学知识,这只斑羚跨越山涧时有起始速度,不可能在距对面山峰一米处就突然由前飞渡改向为笔直落下。2、还是第三自然段中的“好一会…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组"咏物抒情"的第二篇课文。文章用诗一般优美动人的语言,描绘了如火似雪的夹竹桃,刻画了花开三季、韧性可贵的夹竹桃。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引起了作者许多神奇的想象,也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情景中。本  相似文献   

9.
《香菱学诗》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标题是编者加的。我原来读《红楼梦》只是感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惋惜于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而今天作为教师的我再读《香菱学诗》一文,竟恍然发现:原来在读《红楼梦》时曾被我忽略的情节竟然能为我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点亮一盏闪烁的明灯,使我们师生共同受益。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作文教学研究》第6期刊载了江毛生、喻咏槐老师撰写的《“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反响,不少老师给江、喻老师来函来电询问其练习的具体课堂操作。为了答复大家的咨询,我们就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三味书屋》看图学文这篇课文,以“小作文”与“大作文”的配套练习形式,从模仿《三味书屋》的写法入手,以《我们的教室》为话题,进行写作指导。其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到一个班级听课,听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三册《看雪》的第二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老师让同学们以同桌的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下面这段课文。  相似文献   

12.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语言的演变》,是将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语文常谈》一书中的《古今言殊》一文删节换题而成的。这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对学生运用所学说明文写作方面的知识进行写作,也很有启发意义。尤其可贵的是,它以语言为说明对象(举古代汉语时,以古代书面文献语言为例),以语汇的变化为重点,多用古今对比的方法,把繁复的语言变化的现象,说得通俗明白。这对于学生融会贯通学过的汉语字词知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发挥初中《语文》的作用,我以为,应重新考虑和摆正民间文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位置。 众所周知,语文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辩证统一的基础学科,所教课文基本上为文学作品。文学又可分为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现行初中《语文》全套六册书中共有课文240篇,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在新教材的选文上下功夫,选择了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一些文章,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如果我们能用好教材中的课文,就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读写有机结合、文意均能兼得”的读写教学目标。随着学生学段的升高,教材也编排了适量的散文。据我们初步统计,小学五六年级散文的入选比例约占该学段课文总篇目的30%左右,包括借景(或托物)抒情性散文,如《草原》、《桂花雨》、《草虫的村落》等;写人的记叙性散文,如《顶碗少年》、《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写事的记叙性散文,如《白杨》、《落花生》等;还有几篇民俗散文及议论性散文。  相似文献   

15.
学习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陈涉世家》后,与教材配套的《课时达标》上有这样一道作业题:“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你所知道的地理知识,请选择‘陈’所在的方位。”  相似文献   

16.
西周《大武》乐章曾经过武王、成王、康王三代的演变和逐步增益。《大武》所奏六诗均保存于今《诗经.周颂》中。《武》即武王时之《大武》;成王时把武王克商后所作四首颂诗全部配用于《大武》;康王时"定乐歌"又增益成王时所作二诗入《大武》,《左传》、《礼记》等所言六成《大武》即定型于此时。《大武》乐章的发展演变,既符合古乐发展演变的实情,亦符合古人用诗的实情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智力乐园     
《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我正在按预设教案进行教学,当学至第四自然段黄果树小镇上“银雨撒金街”的奇景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这个问题是我没料到的。于是我随机应变,立即调整了原来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六册及中师《文选和写作》第一册课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作者:陈宏天.原文刊《知识》一九七九年第一期,收入中学与中师语文课本时,有改动.)是一篇介绍有关书目知识的说明文.一般说明文都是介绍知识的.如果所介绍的知识是正确的,就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书目,在学习和  相似文献   

19.
永不放弃爱     
语文十一册第三单元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本组课文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善良;《别饿坏了那匹马》讴歌了一位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则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陈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十余年推广“素读”经典的理念,她变革一本教材教到底的常态,将大量的经典读本引入课堂,率先在小学课堂里开设了“素读”经典课程。她的学生六年里基本实现这个目标:背下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她的学生都能熟练地通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孟子》和《声律启蒙》等经典读本,六年里,她的学生平均阅读300册书,优秀的孩子每年的阅读量突破1000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