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北极是全球资源的宝藏地带,聚集了人类共同的利益关切与未来走向。但是,随着北极的资源、区位等优势越来越凸显,由此而来的摩擦和冲突也越来越多。通过梳理2012年5月以来CNN、BBC、RT、CBC和CCTV五大国际媒体新闻网站中涉及北极冲突的357篇英文报道,对其中呈现出的冲突新闻事件进行了全样本分析。由此,提出了以下北极冲突的解决路径:媒体应促进北极地区形成多元化安全共同体与多边谈判机制;真实报道当地居民生存状态,以及持续关注环境问题。中国媒体应积极参与有关北极地区冲突的客观报道,帮助政府和公众更好地认知北极地区争端,为中国在北极地区相关议题中的话语权和应对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信息时代,媒体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近年来容易引起人们关注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的频频发生,对它的报道就成为了衡量媒体实力的标准之一.而这一标准也就落实在了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水平上.具体来说,做好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一方面体现在基础工作即工作人员本身的理论和人格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便体现在操作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群体突发事件中,以网络、手机和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舆情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构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客观必然性,认真分析新兴媒体视角下的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积极探索群体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机制、论坛交流机制、队伍建设机制、信息收集机制、预警防范机制、事件处置机制,努力构建高校群体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4.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词汇语法特征考察了CNN有关3·14西藏事件新闻标题和事件报道中的蕴涵意义,旨在揭示其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和话语霸权,并通过转述语的分析指出CNN关于西藏事件报道问题声明的不实。  相似文献   

5.
王紫嫣 《国际公关》2023,(9):164-166
地震是我国发生最频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之一,主流媒体对地震的报道框架影响着受众认知,也在安抚民心、稳定舆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信息来源等维度对1949-2019年《人民日报》对国内地震新闻报道中使用的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报道数量呈上升趋势;报道体裁与报道主题逐渐多元化;报道对象从领导人转向平民英雄;报道倾向从正面宣传为主逐渐走向客观;叙事方式由宏大叙事转向平民叙事等。  相似文献   

6.
凤凰由华语传媒走向世界的成功之道,为我们构建电视媒体的话语机制提供了诸多启示。信息时代电视媒体的话语机制构建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及时性、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活力性、创新性是电视话语构建的基本元素。电视媒体话语权的构建确切讲要把制作和营销内容话题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把原创节目及其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信息报道的及时性、信源出处的多元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内容资源的差异性”形成媒体话语的权威性和独特性,通过汲取网络等新媒体的活力不断改造电视媒体话语惰性。  相似文献   

7.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其对华报道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通过EBSCO数据库,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法对新世纪初西方主流媒体的代表《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的对华报道进行关注度、内容和倾向性分析,可揭示西方的中国国家形象变化曲线及变化原因,利于探索媒体语篇、意识形态和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对公众的情绪反应的报道是一个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部分,构成突发事件报道中特有的"情感信息"。突发事件报道中出现大量的情感话语,正是媒体突出"倡导抚慰"功能的体现。本文从情感话语的理论分析工具入手,以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感谢类和致歉类情感话语为分析对象,结合实例从情感话语的语用功能和表现形式两个层面对其描述、阐释和解读,并通过对比中美两家主流媒体在两个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感谢类和致歉类情感话语,来分析中美主流媒介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情感话语的异同点,以考察情感话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突发事件发生后,以特定的媒体报道框架来引导受众认知是危机传播管理的常见技巧.通过对2013年H7N9禽流感时期,网民针对凤凰网与新浪网报道所发评论帖的分析发现,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媒体的框架设置活动具有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作用,但对受众态度形成影响不大.要促进受众对突发事件形成正确认知,新闻媒体应当注意发挥平衡式框架的认知引导功能,科学规划平衡式框架与倾斜式框架的应用范围,重视新闻转载中的二次框架设置活动.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一些媒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究其原因和责任不明有关。我国主流媒体的性质、地位决定其有责任及时、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以适应我国建设和发展大局的需要、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媒体之间竞争的需要。同时,主流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有责任增强法纪意识,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不传播虚假信息,防止为保障知情权而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还要考虑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