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筱萱 《金陵瞭望》2011,(24):19-19
近日.栖霞人才科技馆开馆.这是围绕南京“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计划”的战略部署.将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是栖霞区以“人才”为引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产业提升、文化引领、富民强区四大战略.在推动全市创新型经济发展上.开拓创新、优化服务、再造环境,真正形成推动科技创业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五侨之窗     
《华人时刊》2011,(12):82-83
第四届"留交会"成果丰硕7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10月27日,第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在南京圆满落下帷幕。获悉,本次留交会以"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为主题,吸引了海外留学人员团体有10家,留学人员440多人,博士占70%。留学生代表带来创新创业项目287个,其中,7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紫金(白下)科技创业特别社区与留美博士宿大庆的"金融软件开发设计"等8个项目签订了落户协议书,并与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华人时刊》2011,(1):80-81
2010年,我们南京市侨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侨务优势,为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侨服务,努力为"十一五"圆满收尾,酝酿"十二五"全新开局作出贡献。围绕中心发挥独特作用搭建对接平台,推动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我们承办了"2010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物联网南京人才项目洽谈会"、"2010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新医药南京人才  相似文献   

4.
五侨之窗     
《华人时刊》2011,(8):82-83
南京3年拿出30亿元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南京市最近向来自13个国家的66名海外留学人员宣布:南京3年拿出30亿元吸引"顶尖"、"领军"和"紧缺"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来南京工作和生活。近年来,南京市相继推出了《南京市科技创新20条》、《南京海外特聘专家证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紫金人才计划"中,南京3年拿出30亿元支持各类人才。同时,南京市  相似文献   

5.
9月14日,由南京市侨办和麒麟科技创新园共同举办的华商华侨·创业麒麟金秋恳谈会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隆重举行。南京市侨办邀请了11个国家,涉及节能环保、金融保险、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9个行业的海外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8人和在宁知名企业代表共计约100人参加会议,南京市政协副主席王建华参会并致辞,南京市政协张新年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南京市侨办主任朱  相似文献   

6.
8月12日,江苏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一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在南京明发珍珠泉大酒店召开。会议总结了侨商会上半年工作情况,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会议重点对筹建江苏省侨界精英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相关事宜进行交流磋商。江苏省侨商会会长黄焕明主持会议。江苏省侨办主任钱兴荣在会后会见了出席会议的常务理事。省侨办副主任、省侨商会常务副会长孙彬在会上介绍了省侨商会筹建"侨界精英科创特别社区"的有关情况。侨商会副秘书长吴新华汇报了省侨商会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部署。南京市浦口区投促局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但当前形势依然严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从省域角度探究全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效率,是一种有价值的研究视角。通过解析全国省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效率状况,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链引领;发挥市场导向,凸显产业链拉动;夯实平台建设,强化人才链引擎;营造文化氛围,增进创新链实力,进而建设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华人时刊》2013,(5):44-45
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模范马路科技创新街区内的紫金智梦园,作为紫金(模范路)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启动区,于2012年6月26日正式开园。这个南京主城首个花园式绿色生态园区,俄国宫廷式建筑风格,其前身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所部所在地,占地55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建有1.2万平方米孵化器,2.5万平方米加速器和1万平方米总部及服务配套的园区,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投资孵化、  相似文献   

9.
《华人时刊》2011,(11):81
南京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在江苏省、在全国都有着十分突出的优势,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为发挥南京丰富的科教与人才资源优势,国家和省赋予了南京很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如何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教人才优势和国家赋予的政策,将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创业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王强 《金陵瞭望》2011,(24):20-20
今年以来.江宁开发区紧扣全区“三大定位”和“四大战略”.围绕园区“二次创业”总体目标.突出产业升级、科技引领、人才建设、品质提升、民生改善和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园区发展呈现“两个提速、四个提升”的良好态势。特别以创新突破,驱动发展.努力为江宁争当南京科学发展排头兵当先锋、打头阵。  相似文献   

11.
朱霞欢 《金陵瞭望》2011,(24):14-15
“十二五”期间。南京将抓住创新驱动这一核心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9月1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赴栖霞区为紫金(仙林、新港)科技创业特区揭牌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各开发园区要全力推进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建设,在“特”字上下工夫、在制度设计上做文章,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创业“小环境”.加快把南京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那么,南京各区县、园区将如何贯彻市委市政府精神,强化创新、突出特色,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期编辑部进行了专题组稿。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08,(16):32-35
2001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纷纷把人才国际化纳入其优先级的发展战略,不惜重金延揽、争夺国际高端人才。今年3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会见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时提出,要把南京打造成国际化创新创业高端人才之都。 6月底到7月初,在中组部培训中心,南京市组织了为期10天的人才国际化战略研讨班,这是我市首次以人才及人才国际化为主题举办的领导干部专题培训项目。由来自市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各区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组织人事部门的负责同志近30人参加培训。本期特邀了参加培训的部分区县组织部长就人才国际化课题谈谈相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全面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舟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智汇群岛·创新引领”人才发展战略,以科技创业人才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形成了从人才引进、平台建设、金融支撑和人才服务互为一体的工作格局。本文对战略实施的背景现状、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组织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明确了人才发展战略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在引领农民创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转型发展,其引领和带动作用将更加显著。通过分析福建省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制"、"土地股份化+专业合作组织"等推动和引领农民创业的模式,指出各种模式的作用和应用条件,提出深化乡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创业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梦提出的背景与现实意义入手,阐述中国梦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关系。指出中国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创新创业的投资机制不完善,人才战略的软环境建设相对不足及人才队伍本土化培养缺乏活力。提出为实现中国梦,集聚用好创新创业人才,应继续推进创新创业人才战略硬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战略的软环境建设,积极构筑人才队伍高地,本土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引入风险投资,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全程孵化。  相似文献   

16.
人才创业首选地,其核心概念是创业,度量可以用GEM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目前贵州创业活动并不活跃,创业环境优势不多、劣势和需改进之处不少,贵州建设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其现状不容乐观。推进贵州建设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更重要的方面,是要以创业为核心概念,以鼓励和推动创业为主旨,以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和创建国家和贵州省创业型城市为主要抓手,以吸引和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为重点,改善创业环境,优化创业政策,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7.
张筱萱  陈宁 《金陵瞭望》2011,(18):32-32
近日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南京将把“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和“制度先试、园区先行”作为关键举措.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十二五”期间栖霞聚焦“四个第一”招才引智的积极主动。生动印证了“人才第一资源”这一深刻判断的正确。  相似文献   

18.
《华人时刊》2012,(7):52-53
在南京风景秀丽的紫金山与青龙山的生态廊道间,在智力密集的仙林大学城与江宁大学城的创新谷地上,正悄然崛起一座集聚"高端技术、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高端客户"的国际化创新园区、国际性生活社区——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秦淮区加快了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步伐,结合区情特点,积极打造金陵文化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我国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既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者,又需要大批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创业者和能适应社会既定岗位要求的从业者。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创业、从业人才的三重使命,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应由从业人才转向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由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论文就如何把大学毕业生由社会既定岗位的占居者——就业者转变为社会岗位的创造者——创业者,实现高校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的转变,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