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余守明 《决策导刊》2004,(12):10-12
加强执政能力建没,对园林系统而言,就是要着眼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近几年来,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重庆市要解决的一道难题,也是保障三峡工程建设和建成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为此,提出建设城市生态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铁路建设管理“六位一体”目标控制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铁道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不断创新铁路建设管理,在实施好传统的"质量、工期、投资"三大目标控制基础上,创造性地把"职业健康安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三项内容纳入目标控制体系,从而创建形成了能够反映科技进步、体现时代发展的"六位一体"目标控制体系,为铁路建设由数量增长型向健康安全型、环境友好型和科技创新型的转变,奋力推进铁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库区内生态环境建设事关三峡工程的成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于此,重庆市将库区退耕还林(草)与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安全事关城市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要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治理思想为指导,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尤其是妥善处理和应对与之相关的冲突,重点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快并完善环境立法,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健全并修订环境标准,确保有法能依、有据可查;三是严格并公正执法,确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四是健全和畅通公民环境权司法救济的渠道,确保有理可申、有怨可诉。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库区内生态环境建设事关三峡工程的成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于此,重庆市将库区退耕还林(草)与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库区内生态环境建设事关三峡工程的成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于此,重庆市将库区退耕还林(草)与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移民工作的重点在重庆三峡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效益巨大,国运所系的特大型水力枢纽工程。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移民迁建区。  相似文献   

8.
为了克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权重选取以及最大最小算法导致的信息缺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以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为基础,建立组合权重模型;其次,在加权平均原则下引入综合评分方法进行评价得到最终评价结果。从经济社会、水质状况和资源条件三个方面出发,初步建立了包含17个指标的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13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在筛选之后的指标体系下,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京津冀地区总体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价,给出了2006-2014年间各地区水环境安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水环境安全基本呈现北京优于河北优于天津的趋势;京津冀地区总体的水环境安全呈现先变好再变差的趋势。森林覆盖率是水环境安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人均水资源量以及Ⅰ-Ⅲ类水质占比。弹性系数分析表明,这四个指标的改善也是对京津冀地区水环境安全提高最有效的措施。最后,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提高京津冀水环境安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邵武市农村饮用水存在水质时刻受到威胁、水量不足和保证率不高等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以建设完善取水设施、推广使用简易净化设施为先导,内部节水为措施,改善水环境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三峡重庆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因三峡工程建设为中国乃至世界所瞩目。百万移民、百万扶贫、生态环境三大难题交织,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经济地理区域。十年移民迁建,库区崛起座座新城,但“产业空心化”现象也日渐显现,由此导致财政拮据、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已影响到三峡移民的安稳致富和库区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奉节将迎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后续规划、重庆直辖新效应和对口支援新合作等重大发展机遇,可以基本判定,未来五年是奉节加快实现传统资源型经济向生态型、集约型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是打造渝陕鄂边区交通枢纽、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期,是由贫困大县向区域性经济中心发展、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的基础性过渡时期。抓住战略机遇期,精心筹划“十二五”。全力开创奉节2011年工作新局面.对奉节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三峡工程的建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达760多万人。近几年来,如何做好三峡库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相关区县做了大量工  相似文献   

13.
《科学咨询》2003,(13):29
三峡工程分三期施工,1993年开工,计划2009年竣工. 今后6年,三峡工程的主要建设目标是完成总长665米的右岸大坝、布置有12台机组的右岸电站和通航建筑物中的垂直升船机.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事故中,水污染事故占有很大比例,目前水污染事故应急终止后开展水环境恢复的有关研究尚少。该文通过对水环境污染事故响应终止后对水环境进行全方面监测,探讨环境污染事故水环境动态变化趋势,分析事故污染扩展影响途径,评估水环境恢复状况。结果表明:①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终止后,其水环境影响主要扩展至河流沉积物、水生生物;②受污染沉积物将缓慢释放污染物,造成局部污染物浓度高于周边水环境质量指标;③水生态环境中初级生产力较易得到恢复,大型底栖生物恢复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不仅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关乎民族生存的长远问题。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领域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影响农村生态健康安全的因素日益复杂化和综合化,本文从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着手,分析了农村生态美好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怎样改进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陆佑楣最近表明:随着三峡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展开,三峡区域的经济热迅速波及全国和海外,在支援三峡工程的同时谋求企业发展已成为一些企业家追逐的目标,但有些企业及个人以支援三峡建设之名干起坑蒙拐骗的勾当,假借、冒用、盗用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的名义,进行非法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每年有30米落差的水位变动,将在三峡水库周边形成大面积的消落带。消落带的出现,将会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三峡水库重庆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按照消落带的地形地貌特征、水位涨落变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库周人口聚居程度以及开发利用等要求,拟重点实施以下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建设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生态大省,湖北肩负两型社会建设实验的责任,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全可以在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