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珊珊  杨梅 《统计与决策》2007,(20):109-111
高流动性的国债二级市场是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确定金融产品价格的良好场所,对于提高国债管理效率和充分发挥国债二级市场的经济调控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国债市场有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将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宜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琳 《统计研究》2003,20(10):7-5
我国自 1 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 ,一直实行以举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数量不断上升 ,国债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与此同时 ,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使人产生某些担忧 :第一 ,我国经济能否承受不断扩大的国债规模 ,特别是在各级政府隐性及或有债务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国债政策是否会带来财政风险向危机的转化。第二 ,国债投资的增加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降低社会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些问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研究国债规模的大小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 ,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大小是…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当前国债发行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彬  肖坤 《山西统计》2002,(3):6-7,14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阐述 ,并通过对具体的国债规模指标的分析及国际间比较 ,提出了如何解决我国财政债务重负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强大的矛盾以及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偏大与国债的累积规模不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债是我国目前债券市场的主体和核心,对国债及其收益率的研究,已成为众多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利用从上海证券市场中选取的八支国债,对我国国债的收益率曲线进行了拟合估计,分析了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发展我国国债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所谓国债,就是以家国财政为债务人,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信用行为,国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国债功能与我国国债市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不仅具有弥补财政赤字以及需求管理的财政功能,而且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参与了宏观金融的调控。自80年代初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却始终将国债功能单纯地定位于财政功能,主要是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忽视了国债所具有的金融功能,这种功能定位上的偏差使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国债的期限结构不合理;国债的持有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市场分割严重;国债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债市场,充分发挥国债功能,作者建议,实行国债余额管理,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引入国债衍生产品,丰富国债品种。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1979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日益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到1998年末,累积发行国债近12600亿元,国债余额达649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与讨论。在衡量国债规模时,常用的衡量指标有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由于对指标内涵、外延、衡量标准的理解不同,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本文旨在对这些衡量指标作深入剖析,并将它们应用到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中,以期为合理的国债政策取向提供定量依据。 1国债负担率。它是一定时期国债余…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以行政性分权和减税让利为主的经济改革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之初,由于我们经济理论指导的错误和工作的失误,导致财政减税让利过多,财力分散过度,部门分割严重,基金制泛滥,形成了财政资金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我国国债规模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并对我国国债规模指标做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防范和化解国债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运行环境和金融监管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国债期货市场依托的国债现货市场也得到长足发展,我国期货交易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完善,建立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金融期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加之保值国债的取消以及国债市场的规范管理,这些都为恢复国债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由此看来,重新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发展国债期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1.
自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州金融危机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决策。5年来共发行国债6600亿元,有效地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以及其他各方面投资的增加,国债建设项目投资总规模近3万亿元,这对拉动经济增长、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提高银行资产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债投资存在着项目储备不足、投资边际效益递减以及国家财政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但当前由于需求不足引发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政府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国债政策,实现了预期目标,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笔者认为:选择适当时机,确定合理规模,完善国债市场,并用好、用足国债政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债市场分割下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市场指数为分析目标,运用Hamao等(1990)的单变量GARCH模型两步法,考察我国国债市场问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检验期内,我国国债市场的价格对信息的反应不灵敏;外部冲击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信息流动是单向的,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波动冲击会影响到以后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波动,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波动冲击不会对以后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波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国债风险与国债投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国债投资为主 ,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势必然带来一定的国债风险 ,对国债风险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及时化解国债风险的前提和关键 ;国债投资是一种财政投资 ,投资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投资效应 ,国债投资效应如何作用以及作用如何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是国债市场能够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对流动性检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存在不足,当前期的交易指令流与当期的收益率、前期的收益率与当期交易指令流之间同时存在反向变化关系时,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面临前期市场上卖单增多,当期国债收益率升高,未来市场上卖单又进一步增多的恶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国债的收益率曲线也越来越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状态.文章首先对利率期限理论进行了基本的分析,继而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年4月17日的所有交易国债的数据分析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选用连续复利指数型模型、幂函数模型和三次多项式函数模型对我国国债进行静态拟合分析,并进行对比,继而择优构造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债规模的统计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当前经济状况的影响 ,我国国债存在着财政本身的债务重负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的矛盾 ,它的存在说明 ,我国国债规模管理存在着严惩的风险性 ,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 ,进而引发财政危机 ,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发现、预见和防范债务危机 ,据以合理确定未来几年我国国债发行政策取向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以行政性分权和减税让利为主的经济改革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之初,由于我们经济理论指导的错误和工作的失误,导致财政减税让利过多,财力分散过度,部分分割严重,基金制泛滥,形成了财政资金体外循环,扭曲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肢解了财政部门资金管理职能,形成了财政收入软化,支出刚性的恶性循环,大大地削弱了财政对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国家不得不向银行借款之外寻找新的渠道以缓解燃眉之急,于是,中国国债在经历了20年的空白之后被重…  相似文献   

19.
美国债务危机还未结束,欧洲债务危机又全面爆发,大有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可能。当前,我国国债管理体制存在国债市场被人为分割、国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建立统一的国债二级市场、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并以日本政府购买我国国债为契机,促使西方八国集团(G8),尤其是美国购买我国国债,达到相互持债,确保我国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建设性支出和经常性支出两个方面与代际负担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地分析了我国国债的支出方向,得出在1994年后国债与建设性支出是协整的,Granger目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建设性支出是国债净发行的Granger原因。我国国债是用在了建设性支出方面,并没有产生代际负担和影响代际公平,从而解除了人们的心中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