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西田几多郎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他一生从事哲学研究,并融合东西方哲学,创立了人称"西田哲学"的庞大哲学体系。日本学届称西田哲学为"独创哲学",虽然有其道理,但就其特性来说,西田哲学乃是独特的"融创哲学"———是在融合中创新,在融合中超越,在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为试图东西相融、古今相融、唯心唯物相融的独特的"融创哲学"。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宗教哲学都回避不了的重要问题,井上圆了和西田几多郎作为近代日本不同时期的著名哲学家,他们都对宗教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作出了解答。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能超越自己的宗教立场而客观地对待各种宗教,并且都重视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但是,二者又有许多差异,圆了视哲学为宗教的基础,而西田则把宗教视为学问的基础;圆了认为宗教是崇信,哲学是求知,西田则认为宗教是体验,哲学是反省。圆了开创的宗教哲学研究为西田为首的京都学派继承,成为日本宗教学研究的重要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哲学思想,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一方面,它完成了中国传统哲学向近代哲学的革命性转变,使中国哲学开始与世界哲学发展的趋向一致;另一方面,初步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哲学体系,使中国哲学取得了与世界哲学对话的资格。民国时期的哲学,与晚清哲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其特色。它是在广泛输人、介绍和消化西方哲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由西方哲学的输人和消化,到逐步建构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过程。民国成立以后,西方哲学在中国得到传播,到“五四”时期便形成了一个传播高潮。对此,贺麟…  相似文献   

4.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岱年是20世纪30、40年代创造了中西融合的哲学体系、自成一家之言的少数几位中国哲学大师之一。张岱年试图在中国传统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土壤中生长、发展出现代新唯物论哲学体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独辟蹊径的探索。张岱年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现代西方哲学和其他人类智慧成果,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他所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和主导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流合一”、综合创新之路,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史中虽然未能充分实现,但至今仍是中国哲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5.
现象学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随赫胥黎《天演论》和卢梭《民约通义》中译本1898年的出版,西方哲学的重要著作开始陆续被引入汉语世界,其中也包括许多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著作,如意志主义和生命哲学以及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等等。相比之下,现象学哲学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则开始得较迟,并且从总体上看是相对缓慢的。就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而言,早在20和30年代期间,从邻国日本就有相当大一批年轻日本学者来到德国,跟随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学习哲学,并因此而将现象学引入到日本,使它有可能在西田几多郎这样的东方思想家那里引起共鸣①。现象学成为日本西方思…  相似文献   

6.
本又认为,21世纪的中国哲学将形成新的哲学观和价值观、产生新的哲学形态,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为形式,以当代西方哲学为补充的新的哲学形态。而要形成这种新形态的哲学,就必须依次完成三项体系的建构任务,即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国哲学的精华体系和新世纪中国哲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通过分析几位日本近代文化精英,如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几多郎、涩泽荣一、夏目漱石、汤川秀树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吸收与改造,认为经过他们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对日本近人的哲学、经济、文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了日本近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作者指出,探讨这一历史现象,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道佛三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同西方哲学是迥然不同、大异其趣的。西方哲学同近现代自然科学有密切关系。自然科学是以外在于人的物质自然界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国哲学则以人自身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以生命为中心,注重人生、注重修持和体验。现代新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进而是中国哲学在回应西方哲学的挑战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新儒学的价值之一在于对中西哲学的融通、会通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事实上,在今天这个时代,给我国各方面予深刻影响的不…  相似文献   

9.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哲学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印度哲学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堪称三大哲学传统,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吠陀文献之《梨俱吠陀》中虽然产生了哲学思想的萌芽,但其内容则倾向于宗教,而未形成系统的哲学体系。在《梨俱吠陀》等吠陀文献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到奥义书时期系统形成了印度早期的哲学思想体系,且《奥义书》也成为了印度最早的哲学经典。故本文以古印度吠陀文化为引导,以奥义书为本位,阐述了吠陀文化中印度早期哲学思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京都东山脚下有一条名为“哲学之道”的小路,是模仿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哲学小路”,以纪念近代日本哲学的创立者、京都帝国大学教授西田几多郎(1870-1945)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西传统哲学思想的比较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念是联结中西哲学思想、指引中国进入世界哲学话语体系及实践探索的关键所在。这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自身的科学性、革命性,也根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实践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理念内在的理论认同。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念引导下,充分理解西方哲学的理性精神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德性精神的异同,才有可能创造性完成中国特色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哲学以向传统哲学的逻辑主义提出彻底挑战而确立起自己的根本范式。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以存在主义、意志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彻底反省,理解为一种努力超越和转换传统哲学主客二分式的自然主义范式的文化运动。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式的自然主义信念突出地表现为:本体论上的实体主义、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方法论上的科学主义。现代哲学超越传统哲学就是超越主客对立,具体表现为存在主义哲学的超越实体主义、意志主义哲学的超越理性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超越科学主义。这是研究现代西方哲学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的八大文化错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指出,在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文化错位,即用本民族传统哲学的东西去扭曲和附会西方哲学的诸多理论和概念。文中例举八个最为突出的例子说明这一文化现象并分析了文化错位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4.
道家与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关系密切.在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化,乃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都需要道家的积极参与.因为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家与儒家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道家是建构当代新道家的“生长点”,道家在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更易于同西方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五四”以来中国学术文化领域存在着三大哲学思潮: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这是三种各有其自身特点而又相互关联的哲学体系。这三者之间相互矛盾、冲突而又相互渗透融合是20世纪、乃至下一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内涵。因此正确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学术文化的繁荣昌盛,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至关重要。笔者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称之为中国哲学界的“大三角”。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是中国文化学术界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要彻底摆脱长期以来的“左”的思想禁锢就必须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人类思想文化成果进行历史的、现状的和未来的认真研究。在当今的中国,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的考察,还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无论是“应用哲学“的出现,还是哲学体系的建设,都确实表现了中国哲学家对当代中国哲学形式的深切关注,都应该看作是对中国哲学出路和命运的冷静探索。因此,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与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路,认为在当前形势之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理论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和运用这些理论资源,从而建立整个、中西马相结合的全方位崭新的中国哲学系统,以应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现实问题和世界范围内的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18.
牟宗三作为第二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和最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创立了道德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把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统一起来,把道德心和认知心统一起来,把智的直觉即德性之知和科学理性统一起来,给新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找到了哲学的依据。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成为以中国哲学为本融合和消化西方哲学的一个典型。无论他的哲学有什么偏颇和缺陷,但他开辟的融会中西哲学的理路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文化、社会、民族之间发生强烈冲突的时代,张岱年形成了他独有的兼和哲学。兼和思想是他在传统的和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西方哲学的精华发展而来的。张岱年早年受到其兄张申府"三流合一"的哲学观的影响,形成"综三合一"的哲学体系,并最终形成了"工"字型的"三极哲学体系"。兼和哲学中,"兼体"概念是"兼和"价值体系中的一种本体范畴,而兼和则具有创造性、多样性、统一性。兼和理论能够普遍适用于处理社会中复杂的阶层之间以及各种宗教与哲学派别之间的矛盾。张岱年认为传统的中庸思想使人们缺乏创新的精神,必须转换为兼和的"永恒两一"对立统一的精神和价值标准。兼和理论在内涵上具有自强的进取性和厚德的包容性,而包容性是兼和价值平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是中国哲学近现代发展的根本内容,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西方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古代哲学的现代化相结合,这既使得西方哲学思想成为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理论资源,使中国现代哲学家突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框架,又使得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其现代价值;第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这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深受时代文化大变革的影响,赋予了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以现实性的特征。因此,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既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其过程、动力和表现形式又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