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调入县侨办,负责主编开平县级民办侨刊——《开平明报》。其时,吴荣治先生已从香港回乡投资办企业,并积极支持家乡兴教助学,襄助公益,早已名闻遐迩。1993年初,县侨办配合县委、县政府为表彰积极支持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的  相似文献   

2.
万里长江和滔滔黄海孕育出钟灵毓秀的江海平原。在这片广袤富庶的土地上,人才辈出,数不胜数。香港纺织巨子方肇周、方铿父子就是从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杰出英才。 方公肇周,生于1910年,祖籍南通小海朝阳港村。儿时,他在小海小学读书,后考入师范。师范毕业后,他跟随父亲方裕松到上海做生意。他勤勉好学,敦厚务实,生意越做越红火。定居香港后,他运筹帷幄,家资益丰,成为香港知名的实业家,在香港纺织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方老先生年轻时就离开了家乡。改革  相似文献   

3.
一个只读了初中的温州苍南农民,凭着超人的胆识和魄力,一举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第一个以私营企业承包国际地区及国内航线的“包天人”。他先后与数家国营航空公司合作,经营30多家国内航线,首开温州香港私营包机航线,办起了中国第一家私营包机公司——他的名字叫王均瑶。  相似文献   

4.
蟑螂成宝     
蟑螂人见人厌,可近年来,用“蟑螂配方”专利生产的药一直热销。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为制药厂提供用于制药蟑螂的人却是一个打工仔。1980年,当兵退伍后的梁成满回到他的家乡——青海省黄河岸边的小村庄。他在家乡种植木耳、平菇等。经3年多的努力,梁成满有了一定的积蓄。1985年初,30岁的梁成满举家来到云南省宾川某食用菌厂,正准备同该厂合资共同扩大该食用菌厂生产规模。这时,他偶然听人说: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李树楠老师正在从蟑螂体内提炼有用成份,研究用于制药。他听后立即有个念头在脑海闪现:若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陆在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同时,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地区)中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香港是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本文分析了大陆在香港投资的规模、行业分布以及投资动因。着重分析了中国大陆在香港的投资企业对香港经济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阐述了资本回流在对香港投资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董思阳,一位23岁的花季少女,凭着自己的奋斗,在学习期间课余经商,盈利上亿。为此她创办了香港凤博国际贸易集团公司、上海凤博餐饮有限公司,获得了一系列商界殊荣:2005年7月,她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评为亚太最具潜力的女企业家;2006年11月,被中国《海外赤子》杂志评为中国最年轻的女企业家;  相似文献   

7.
正1985年,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乐清人陈春良辞去公职,赴京创业。投身时代大潮的他一定不曾想到,30年后,中国人制造的减速电机将彻底打破外企的垄断,进入广告、物流、输送机械等和你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而一路行来,他一手打造的台邦电机工业集团已成长为行业龙头,为智能机器人、医疗器材、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更成为家乡乐清打造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支点。这是一个赤子怀抱着产业报国的理想,最终以自己的拼搏奋斗赢得未来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庄永竞于1949年12月28日出生在广东省揭西县,在汕尾市陆河县长大。1974年只身来香港谋生,自修完成了高等医药学专科与高等社会经济学专科的学业。 庄永竞现任香港一洲加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荣誉理事、中国药科大学企业管理客座教授、香港国际中医中药总会首席会长。 艰苦创业 开拓发展 1974年庄永竞只身来香港,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当了两年药店学徒后,他开始做药材生意。他的店薄利多销、快销,生意做得活,也赢得了信誉。随着市场变化,庄永竞抓住机遇,着力推出中国传统营养补品,颇受欢迎。他还凭着自己勤奋所学的医学知识挂牌行医,治好了不少病人,四海药店也日益兴旺起来。不久,庄永竞率先研制成  相似文献   

9.
高启亮的一生颇有些传奇。1980年哥哥、姐姐赴香港定居,与父母共同生活,他不去。1983年他义放弃了去美国的极好机会,决意留在江阴闯事业。1987年因工作需要,组织上要他离开工作八年的江阴标准件厂,他却有点犹豫,倒不是图厂长这个“宝座”,而是担心自己能否担起筹建市外经贸委的重托。凭着一股干劲,他很打快开了江阴市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新局面。春秋五易,江阴港被确立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建设口岸配套涉外机构的工作,政府领导又想到了他。让他去筹建商检机构。  相似文献   

10.
这是记者第二次探访苏州维德工业城。 两年前,记者来过这里,采访著名华商、香港维德集团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庄启程先生,将他最早来到江苏投资,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启程,做参与者和见证人的业绩撰文见刊,向在南京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莅会嘉宾作了介绍。 如今,这里经过十年建设,矗立着香港维德集团旗下的维德木业、德华建材等7家现代化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木材深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科技木”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侨讯乡情     
父亲爱乡报春晖 女儿爱国操义行——香港杨元龙先生父女义举小记 香港知名爱国实业家杨元龙先生,身在香港,心系祖籍苏州故乡,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来内地投资的香港实业家之一。杨家第三代人生在国外,长在国外,家乡观念已日趋淡薄。如何让他们在心田里也能深深扎下故乡的根?杨老先生于1992年底起,对在苏州市区内的杨氏祖宗祠堂委托当地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2.
江门市港澳区政协委员共有46人,其中香港委员34人,澳门委员12人。他们都是港澳地区的知名人士、实业家,有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十分关心家乡建设,热心捐资公益事业和投资办企业。港澳政协委员有26人办企业,较大的企业有江门得实计算机外部设备有限公司、江门东宁集团有限公司、江门纺织厂、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恩平京湖酒店、台山利富制衣厂、台山纺织厂、台山五金有限公司、台山园林酒店、台山商业城、新会冠华纺织有限公司、新会荷塘染整厂等等。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办得十分成功,有力地支持了家乡建设。 港澳委员…  相似文献   

13.
成济武,今年72岁,泽州县南岭乡小东沟村人,现在是泽州县关工委委员。老成从小因家境贫寒,没有念过一天书。1994年退休后,他决心要在有生之年,为党、为下一代办点好事、实事。他说,自己吃过的苦头绝不让在孩子们身上重演。成济武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改变家乡孩子的上学条件。他从自己办加油站赚的钱中拿出16.1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一座54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后来,他又投资400多万元在家乡办起小煤矿。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成决心彻底改变家乡面貌的劲头更大了。他请技术人员给小东沟村设计了3项工程:第一项是再建一座22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3层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东平 《华人时刊》2006,(3):49-51
林文镜常说:“一个华侨热爱自己的家乡,就要担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正是怀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以造福家乡为己任,用人生晚秋的17年光阴,默默地拼搏和奉献,使他的家乡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走上了富裕之路。他还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来众多海外华商共同投资中国,建设家乡。他记不得为故乡做了多少好事76年前,林文镜出生在福建福清的溪头村,7岁时随母亲到海外,16岁便担负起家庭的重担。经过艰辛创业和积累,到上世纪60年代末,他已成为一位巨商,林氏集团的总裁。1987年,林文镜从海外回到家乡兴业。他的第一个梦想,就是造福生养自己的溪头村。当时,溪头是远近闻名的穷村,雨涝旱干,蚊蝇遍地,血吸虫病长年不能断根。他回乡那天,穿着雨鞋,蹬上自行车,细细地沿村察看,随后便投入行动。他先出资修建公路,引闽江水进村,清改淤泥河道,建成福建第一个农村公园;他还捐资办起了村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农民夜校,建起了医院、图书馆、礼堂、体育运动场,完全改善了溪头的环境面貌。接下来,林文镜又利用自己在海外工商界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先后近百次前往台湾招商,并  相似文献   

15.
8年前,在一家工厂担任中层干部的杨军,遭遇下岗和离婚的双重打击后,从山东南下广州打工。凭着睿智的头脑和能吃苦、敢拼搏的精神,他从“拾荒客”做起,事业有成后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如今,他的公司已拥有固定资产逾千万元。回顾自己所走过的路,杨军说,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追求的勇气和吃苦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典商巨子胡学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隆年间,黟县西递明经胡氏宗族典商巨子胡学梓经营典当,发财致富,成为江南富豪。他生长于一个以"经学传家"的名宗右族,为人好善乐施,一生不惜重金,为家乡和宗族建校助学、修桥铺路、建设祠堂、赈灾济贫,"其义举不能指数"。他的"义行"对子孙后代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猪年初二,应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联石油化工国际有限公司主席郑智明博士的邀请,到革命老区高州市曹江镇竹坑村他的家里作客叙旧,新年相见互致祝福甚是高兴。去冬,他关心国家和家乡扶贫慈善公益事业,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张大朋先生年愈花甲,谈锋甚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文尔雅,干练沉稳,语出珠玑,知识广博。张先生是一位香港实业家、江苏常熟市政协委员,这次偕夫人专程回家乡参加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其赤子之心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坐在宽敞气派又极具温馨气息的办公室里,陈泽盛先生就着我出的话题,循着他自己的思路侃侃而谈。 尚未四十的他,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并颇有政治地位。1982年他在泰国白手起家,先从海内外贸易做起,积累了最初的资本,后往南美洲、香港等地承包工程和投资地产,继而投资高速公路、自来水设施等,至今累任香港运盛实业集团总裁、福建兴如银行董事、香港协进联盟创立会委员、福建政协委员和南京政协委员、南京天文历史博物馆名誉馆长等职,并获得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  相似文献   

20.
说起李民铎,在襄汾县老年人当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为丰富当地老年人的文体生活,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带了个好头,也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他被乡党委任命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领导成员,政协小组成员;被县老年学会聘为理事会成员;襄汾县人民政府授予他“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老李1997年退休后,回到了家乡襄汾县曹家庄乡南焦彭村。村子虽不算很大,但老年人已有135人,看到他们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闲暇时间侃大山,新鲜事物学不到,自身权益不懂保。在管理岗位上奋斗了36年的老李坐不住了,他决心在有生之年,再为家乡老龄事业的发展作贡献,为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立新功。他建议村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