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晋国的变化则尤为突出。在其内部,各种带有浓厚封建性质的因素急剧增长,新型的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这一切猛烈地撞击着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本文仅从作为奴隶制社会特征之一的宗法制入手,对影响宗法制正常运行的一些封建因素作一粗浅的分析。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氏族组织发展演变而来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族制系统。天子世代相传,且由嫡长子继承职位,奉祀始祖,称为大宗。嫡长子以外的其他诸子被封为诸侯,称为小宗。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庶子分封制。其实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宗法家庭社会。封建家族是历代封建专制政权维持其统治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国”与“家”的有机统一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社会结构。我国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阶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和受儒家思想支配的封建法律,无不与家族制度有着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始终没有摆脱血缘关系的脐带,因此在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国家中,家族就成了这种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族制度也就成了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和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某种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但是,当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被另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时,旧的社会形态却会长时间的存在着,极力阻止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当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之后,奴隶制的意识形态对封建制的抑制、阻止,甚至破坏,竟达几个世纪之久。而古代中国在向近代中国过渡,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旧的意识形态即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阻力一直是很大的。本文想重点谈谈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与西方不同,由此形成的传统文化乃至宗教自然具有一系列不同的特点。所谓不同,是与西方宗教相比较而言的,因为这些特点的形成根基于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历史环境。(一) 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制度的核心。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的存在,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天然”形式。夏、商、周三代,政治、经济和宗族结为一体,最后形成自周天子至诸侯、卿大夫、士的垂直结构。经过春秋战国的变革,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则体现为以家族为单位的横向网络。因此,维系宗法关系,就成了稳定人际关系、巩固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途径。关于宗法制,陈梦家说:  相似文献   

6.
“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补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读了杨向奎先生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这篇短文,觉得他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的关键性的问题,必须把这几个问题徹底解决,才能使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得出最后的结论。我个人有些補充的意见,叙述如下: (1)“古代东方史”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结合的历史,我完全同意这一结论。但是在这些古代东方各国中,一样也有奴隶制时代和封建制时代,——当奴隶制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就是奴隶社会;当对建制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就是封建社会。要在古代东方各国的历史中,划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界限,确是很困难的,只有两河流域的历史,由於有比较完整、比较成体系的社会经济史料,——如一系列的法典和契约、表报、信函等文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对比着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古希腊哲学时,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古希腊在奴隶制社会巩固和发展的时期,产生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而中国古代一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即夏、商、西周时期)中,竟没有哲学,直到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大动荡时期,即春秋时期,才产生了哲学。这是  相似文献   

8.
封建宗法关系的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封建宗法关系在封建政权上的表现 在中国古代史上,贯穿了一条线索于其始终,这条线索就是血缘关系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关系。在原始社会中,它表现为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在阶级社会中,又表现为宗法关系。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是以父系为基础的血缘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奴隶社会“家天下”统治的继续。在这种宗法关系中,体现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它作为人们之间的一种血缘亲疏关系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简析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社会绵亘两千余年,发展十分完备,是与其政治结构密切相关的。认真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在结构,揭示其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特质,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一、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首要特征。中国社会是带着氏族制的脐带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的,它非但没有清算氏族制,反而保留了氏族制的残余。文明的发展是由家族到国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统治者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利用宗法血缘的心理和生理基础,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制,用宗法血缘的纽带将家和国联结起来。家庭以及家族成了联系家和国的中介。同时,在结构和功  相似文献   

10.
从战国到秦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在这社会大变动的时代里,没落的奴隶制继续土崩瓦解,新兴的封建制获得节节胜利,阶级斗争的惊涛骇浪此伏彼起,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儒家和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之间的斗争,也在各个领域广泛、深入地展开。这在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复井田”和“废井田”之争,在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和“郡县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14,(5)
如同恩格斯的论述,中国早期国家的压迫者阶级即社会的"主人"的产生,是由原始共同体内的社会"公仆"因其权力的异化发展而来的。这样一条阶级与国家产生的道路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是全然不同的。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王朝,其"家天下"亦是禹治洪水的过程中因集中控制各部族的人力物力,导致禹个人身份的这种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夏商周三代社会形态不是奴隶社会,亦非封建社会,或者可以用过去雷海宗提出的"部民社会"来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体系价值观的核心可以用"和谐"来概括。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产组织形式,依靠协作性生产进入农耕文明,促进了中国先民和谐价值观的产生;以血缘、氏族为纽带,社会组织进一步发展,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等社会公共工程客观上要求中国形成宗法制国家形式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和谐思想进一步深化;政治上的"大一统",经济、文化的交流互补,中华民族的形成既是各民族相互依存、长期融合的结果,也进一步丰富、发展着和谐思想;宇宙万物是大化流行的整体,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且有至善至美的品格,这种有情的宇宙观促进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吴于瑾先生在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历史”的总论,提出了目前我国世界史学界的新理论: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应分三个形态,即原始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木主义制)、高级无阶级社会(社会主义制、共产主义制).传统的“五阶段论”以阶级斗争为主导,把“亚细亚社会”称为原始公社制,把古代社会称为奴隶制.“三形态论”从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出发,认为“亚细亚社会”不专指原始社会,而是指在东方存在的自然经济社会.亚细亚生产方  相似文献   

14.
古典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产生以前各国军事家和哲学家们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从世界军事史的发展看,主要存在于两个时期。一个是奴隶制社会以及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另一个是资产阶级产生和全盛的时期。最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是两个人,一个是中国的孙武,另一个是德国的克劳塞维兹。这两个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影响很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和西欧略有不同。在中国的各个封建朝代里,还陆续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著作,如诸葛亮、曹  相似文献   

15.
古代蒙古族的宗法统治经历了一个较为明显的转变过程。蒙古族的祖先室韦———达怛西迁至蒙古草原地区并由"古列延"集体游牧方式转变为"阿寅勒"个体游牧方式后,其社会逐渐从氏族制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合不勒汗建立起蒙古部的初期国家政权后,蒙古社会进入了游牧民族的宗法奴隶制阶段;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蒙古社会由游牧宗法奴隶制过渡到宗法封建制,但这一过程直到元朝建立后才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社会里,人与家庭是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而存在的,因此,宗法家族组织构成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姓氏家族在古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华文化赖以积累、传承的基本细胞,从这一角度看,要对某一地区的文化与社会发展进行史的研究,剖析该地区家族的发展与演变、特别是那些在当地声名显赫、雄踞一方的望族的发展、演变与盛衰,就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程。上海学者吴仁安新著《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望族》),正是这样一项基础性的工程…  相似文献   

17.
高句丽与中原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句丽的奴隶制,主要是承袭殷周奴隶制和接受箕子之后朝鲜奴隶制的影响;而进入封建制之后,主要是受到中原封建制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高句丽社会内部,中原文明成为其奴隶制和封建制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而经历了变外为内、变夷从夏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家庭组织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广大的农村是以家庭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经济单位进行生产消费和生活的。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在此种家庭社会经济单位中,形成了一种“同居共财”的家族组织形式,它以父系血缘关系而联结起来,数代同堂,成员多达百人乃至千人以上,在时间上绵延几世、十几世,长达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之久,对于家庭的财产,实行统一管理,家族组织的成员不得蓄私财,不得分家析产,实行私有制基础上的共同所有。我们知道,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父系血缘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古代中国的超强制政治统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五 《江汉论坛》2004,4(1):19-23
国家的政治统治,无论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然而中国从奴隶制诞生,至中国封建社会瓦解,其国家政治实践,根本就没有提供出“民主”和“专政”的观念。中国这一特殊的东方政治共同体,其内在的政治统治方式和运行机制,在国家制度的民主建设上,在法制的实践历史上,都与中国超强制政治统治连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历史分期问题,到现在没有获得一致的意见。汉代的社会究竟是那种性质,中外史学界还在争论着。郭沫若先生是主张汉代是封建社会的学者之一,在他所著的“奴隶制时代”已明确指出。去年十二月六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汉代政权严重打击奴隶主”一文,认为汉代对工商业者的打击是建立在封建所有制的基础上的政权要消灭奴隶制的残余的措施,所以汉代不是奴隶社会,而是封建社会。日知先生也于本年二月廿五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从重农抑商的传统谈到汉代政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