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学文 《老年世界》2010,(11):25-25
不久前,从报端看到苏北射县一位陈奶奶,家中有一本“探亲账”,账中详细记载了她的子女们回家探望的时间和次数。她说,正考虑要设个“探望奖”,打算年底给回家看望次数最多的子女发个“红包”,以资鼓励,让子女们常回来看望她。  相似文献   

2.
柯云  余仁 《老年人》2006,(10):30-31
在湖南慈利县,许莲英可以算得上是位名人,这不仅因为她是一位102岁高龄的寿星婆,还因为她是一位“革命的母亲”,先后将5个儿子送去当兵。2006年“八一”建军节这天,慈利县老龄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程前去看望她,感谢她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祝她健康长寿。听着大家的祝福,老人开  相似文献   

3.
2012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郑州市民唐冉又去了趟陵园,去看望长眠在那里的儿子。对于48岁的她来说,孩子成为她一生的牵挂和不舍。半年前,一场车祸使她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她的笑容从此被关在了过去。此前,医生曾劝她,尽快淡化回忆,才能逐步摆脱重度抑郁。但她控制不住,每到节日都怕儿子孤单,哪怕是儿童节。在母亲眼里,儿子永远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4.
由于相信了美胸机构的“美丽谎言”,夏雪成了一家美胸机构的区域代理,但美胸机构教她的净是坑人的招,在良知和物欲的边缘苦苦挣扎了一个月后,她决定为那些被她“骗”过的顾客讨回一个公道。于是,她制定了一个绝妙的“取证计划”……  相似文献   

5.
柳絮 《女性天地》2014,(8):31-32
欲出巨资为爱犬购墓地,却遭女儿阻拦 2013年11月5日,在北京某传媒公司供职的李蕾下班后去母亲家看望母亲,她刚从电梯里出来,就看到一男子在敲母亲家的门。李营走上前问:“你找谁?”男子微笑着说:“大姐你好,王阿姨是您母亲吧?前几天她在我们这儿给爱犬订了块墓地,我是来给她送资料的。”  相似文献   

6.
吕恩至南京,约我相晤。尽管是初识,吕恩的平易、和蔼和通达,使我们一见如故。她说,南京变化大,不过到她这把年纪,出游不是观景而是看人了。我这才知道,她专程来宁,是为了看望她的恩师陈白尘夫人金玲女士。89岁的吕恩,称大她两岁的金玲为师母,她到陈府第一件事是在陈白尘的遗像前三鞠躬。衰年的吕恩仍不忘师恩,真是“恩”名副实。  相似文献   

7.
日本姑娘岩崎春香被网友亲切地称作“香香”,她曾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当了一年半的护士。香香见证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大决心和不懈努力。2021年由始,查查分享了她的新年愿望:尽管距离遥远,她愿新的一年越来越好,未来有机会再回到中国,看望她的同事、朋友。  相似文献   

8.
陪父亲睡觉     
母亲已经70多岁了,自父亲三年前去世后,我和姐姐曾多次接她,要她跟我们一起生活,可她总是说:“自己过,既轻松又自在,我可不跟你们在一起搅和。再说,我也舍不得这些老邻居……”无奈,我们每逢节假日、双休日都要去看望母亲。  相似文献   

9.
孙玉兰是上海浦东一家电脑科技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是一个“钱”、“色”都很出彩的“金领丽人”。但现年38岁的她却一直没能把自己嫁掉。孙玉兰从纽约留学回国后,最初被上海一家大跨国公司看中,做进出口贸易。后来她又被浦东一家电脑科技集团“挖”走,从部门经理,一步步做到集团副总。人事、管理、财务、经营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落在她的肩上,她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大军 《女性天地》2014,(3):16-18
有这么一条微博:“老妈97岁生日,我回郑州看望。老妈现在仍坚持每天上午出诊,她让我下火车后去医院接她回去。她看门诊比我更累些。我大多坐着看门诊。她给患者看病,不但要问诊记录,还要站起来为患者做妇科检查,会更劳累、更辛苦。我想,她可能是目前坚持上班最年长的医生。她说还希望再干2年,工作到99岁。”  相似文献   

11.
据《扬子晚报》报道,家住江苏省射阳县兴桥镇的陈奶奶有一本特殊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儿女们回家探望的次数和时间。她准备设一个“子女探望奖”,在每年年底给回来次数最多的子女发“红包”,以此促使他们经常回来看望自己。  相似文献   

12.
周斌 《职业》2013,(22):47-49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此事一经报道便引起东莞网友围观,在有数以千万计外来打工者的某沿海城市成了热门话题。网友“一气种田”在阳光网发帖说,他也想常回家看看,可是“1个月最多4天假,清明、元旦只有1天或者2天假”,并称如果回家就要付出辞职的代价。网友“saikenki”以“老板!我爸把我告了,你是第二被告!”为题发帖,调侃若自己被老爸告上法庭,老板应该是第二被告。  相似文献   

13.
贺建新 《老年人》2009,(7):23-23
2009年“五一”期间,我回隆回老家看望老母亲,当时,她正把箱子里的几件旧衣服拿出来晾晒。看着那些满是补丁的旧衣服,我忍不住对母亲说:“现在又不是没有好衣服穿,还留着它们干什么,难道您想把它们变成文物吗?”“看到这些旧衣服,我就想起了过去的生活。”母亲说。  相似文献   

14.
一峰 《老年人》2006,(1):30-31
25岁的孔素云出嫁了。10年前,母亲孙华与她签订的那份“道德协议”,如今成了她们母女幸福的见证。孔素云家住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她是父母的独生女,有过快乐的童年。然而,自打父亲吵闹着要跟她母亲离婚后,家里就再也没有宁静和温暖了。1996年的冬天,父亲为离婚大打出手,最终闹到了法院。孔素云哭着求情,但丝毫不起作用。她伤心至极,对着父亲吼道“:你要是为了别的女人跟妈妈离婚,我就向你学,让你看看一个失去父亲的女孩子是怎样堕落的。”女儿的话让人震惊,但她父亲不管不顾,还是狠心地说“:离婚是我和你母亲的事,你无法阻止。你是否堕落…  相似文献   

15.
再过几天.叔姆就将88岁了。时近春节,我又当写信问候了。虽然9月底我刚去深圳看望过她,但她身体欠佳.让我放心不下。  相似文献   

16.
“变性的经历是非常痛苦的,我希望一些和我一样患有‘易性痛’的人们,千万别轻易去走那条让人痛苦一辈子的路。”引子那一天,我以记者的身份去杭州整开医院看望即将接受手术的来自湖北的变性人XX,发现有一位高挑切娜的陌生女郎坐在XX身边。通过交谈,才知道这位女郎的名字叫李莹。不知是出自对我的信任还是别的原因,李莹小姐竟然遭破了“天机”——她也是变性人,而且变性已整整七年。于是,我开始注意她的言行举止。她那一边说话一边不停地为xx板被子的动作,绝对比女人还女人。但她的嗓音与正常男人绝无异样。说起自己的变性历程,…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知道,刘晓庆在影坛和商海大红大紫了二十多个春秋,但这并不是因为她出色的演技和诚信的品质,而是因为她无休无止且无耻无聊的炒作。她被舆论、传闻和流言弄得面目全非,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太狂妄的自傲,太执著的自恋和太坚定的自信,让她有过非同一般的辉煌极点,但最终却悲情沦落。她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世中的许多蹩脚表演,成了她人生中的败笔,也使她的“明星末路”成了一  相似文献   

18.
杨美梅 《老年世界》2008,(14):19-19
小朱十分注意母亲的精神需求,她给老妈制订了体育锻炼计划,老太太没有耐心坚持下去;她提出送老妈上老年大学,老太太嫌远;她又给老妈联系老年合唱团,老太太说没兴趣,而非要女儿每天来看望自己,认为女儿能够陪自己打麻将、聊天才算孝顺。有的老人甚至对子女“约法三章”:要他们隔三岔五回自己身边;在外地工作的子女,  相似文献   

19.
赵春 《当代老年》2008,(6):12-12
最近去看望奶奶时,听说了一件新鲜事:奶奶的一位邻居原本是“有出息”的孩子,在研究生毕业后却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上班,对于她的这一并不寻常的举动,周围的人们却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孩子“孝心难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20.
张丽 《老年世界》2011,(20):22-22
昨天,去看望老叔和老婶,见家中只有老叔一人,便询问老婶去哪了?老叔苦笑了一声,回答说:“她还能去哪儿?又‘漂’走了呗!”老叔和老婶一共有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堂哥在广州,堂姐在西安,而堂弟则在北京。自从八年前堂哥有了孩子,把刚退休的老婶接去照看孩子开始,老婶就加入了“老漂一族”的行列,开始了她的“老漂”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