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岩画为远古初民在深山岩壁或洞穴中遗留下的一种图像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文化遗存与唯一保持最初原生状态的史前文物艺术,也是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艺术学、文字学,乃至符号学研究中无比珍贵的原始资料中国已发现的岩画约十余万幅,是世界上岩画遗存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依其图像符式特征,可分为北、南、西三大系统。北部岩画的图像符式又可分为动物、狩猎、放牧及人面形四大类,其时代大多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西藏岩画中蕴含的原始体育进行探索性的研究。西藏岩画上所留下的原始体育图像是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萌芽时期的反映,是揭示古代高原人类体育文化的宝贵史料。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和北山的鹿石鹿岩画与虎岩画,是青铜时代比较重要的文化遗存。仅分布于贺兰山、北山及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鹿石鹿"岩画,是我国新疆阿尔泰及图瓦、蒙古国、外贝加尔等地流传的"东方鹿石"鹿的再现;同样,仅分布于新疆天山山脉中部、嘉峪关黑山和腾格里沙漠南缘的虎岩画,是主要分布于宁夏北山、贺兰山及阴山虎岩画的再现。两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岩画线形分布地域的重叠性和互补性,反映出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反映出贺兰山、北山即今宁夏北部地区是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4.
满族著名故事家马亚川整理的百余则女真原始神话真实地反映了满族先人女真人的原始信仰、古老婚俗和民族心理,揭示了古老文化的蕴意,对探索和研究女真原始神话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萨满神和九天女 口头的神话是活的神话,它传承于原始初民之间,体现了他们的原始思维和原始心理特征。在女真原始神话中,出现最多的神话形象是萨满神和九天女。 萨满神是位女神,具有非凡的神力。当妖怪把一个年轻人  相似文献   

5.
当古老的裸猿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竞争历程中使其双手从大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又当他们茫然羞涩地抚摩着自己裸露的身躯力图自识为人时,人类的原始理性在其生命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朦胧地觉醒了。从生命本体论的视角审度,这朦胧觉醒的原始理性是从原始初民深层心理结构中萌发的原始心智智慧,是原始初民在生命实践的进化历程中力图对自我进行主体性反思的原始生理机能。因此,它的生命自律性决定了原始初民的生命本质是在自我规定的意义上被界定的。在这一点上,原始自律理性不  相似文献   

6.
常芳芳 《阴山学刊》2006,19(1):65-71
桌子山位于内蒙古乌海市境内。郦道元《水经》注中即有关于桌子山岩画的记载。桌子山岩画可能形成于新石器时代,作者是河套人及其后裔。桌子山岩画大量的人面像与原始先民的神灵崇拜有关;多幅桌子山岩画图像反映了与图腾崇拜交织在一起的生殖崇拜的多样性;桌子山岩画中形形色色的符号图案与原始先民的符号崇拜有关,构成桌子山岩画最难解读的部分,留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7.
据考古发现,中国的岩画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这些岩画都具有较鲜明的原始艺术的特征,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当地各氏族、部落的生殖崇拜、猎牧经济、文化娱乐、艺术实践、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岩画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依据,同时也让我们认知了在文字出现之前的新疆古代游牧民族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独体羊岩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山岩画里最普遍、最重要的独体岩画是完全由羊形式结构的。一个羊形式就是一个独体岩画。这种独体羊岩画形式是由点、线和面三个形式元素搭配组合而成的一种肖似符号。这种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固定的联系:一个符号表达一个意义,没有符号重叠。每一个贺兰山独体羊符号都是对一个个有着明确指称对象的事物或概念的命名。这种命名活动反映了人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贺兰山独体羊岩画是一种原始肢体语言,它具备已知的原始语言的一切特点:表义的具体性、细微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一、神话空间在原始初民逃避死亡追求永恒和无限的历史中创生从生命本体论的视角审度,原始自律理性作为原始初民生命本体的自律构成因素,其决定了原始初民的生命本质是在自我规定的意义上被界定的.这也正是人与动物在心理机制上的本质区别.也正是在生命的洪荒中觉醒的原始自律理性,给原始初民带来一个生与死悖立的情感世界.当原始理性的自律启蒙使原始初民意识到生,以孩提般的原始童贞心态去拥抱生命生存的欢悦时,他们又无可抗拒地意识到死,他们又必须以孩提般的原始童贞心态去体验生命面对死亡的恐惧.这正如华夏哲人庄子在抽象的玄学本体论中对生与死的辩证体验,《庄子·齐物论》载:“方生方死,方死主生”,①《庄子·田子方》又载:“生死亦大矣而无变乎已.”②的确,人在意识到生之欢悦的瞬间,死亡便热烈地拥抱着人.  相似文献   

10.
岩画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史的重要一站。贺兰山岩画的发现,为我们认识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原始资料。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了岩画作者们的生产生活、原始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审美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自然景观,是当时社会历史的忠实记录。贺兰山岩画与阴山岩画、阿尔泰山岩道,以及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北亚地区的岩画和苏联境内中亚地区的岩画所表现出的诸多一致性,更清楚地表明,整个北部草原地区的岩画,恰恰是分布在古代游牧民族从东到西的草原交通线上;在我国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和阴山岩画,又几乎是与长城并行分布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南北交往的文化会聚线上。贺兰山岩画的一些特征,表明它与匈奴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其中一部分应产生于匈奴时代,为匈奴族所创造。  相似文献   

11.
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生殖崇拜岩画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康家石门子岩画与诸多西域岩画,如同中原古陶器、石器一样,都是早期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宝贵文物,也是世界原始人类文化的遗存。内涵极其丰富的西域岩画,对研究西域社会史、民族史、原始巫术、古代游牧部落文明以及原始宗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但它对于研究人类原始艺术起源的重要价值,似乎还未被学界充分认识。本文侧重论述笔者在研究西域岩画时引发的对原始艺术起源等相关问题的新思考。西域岩画与艺术起源艺术起源问题是同人类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2.
岩画是古代先民在岩石上绘制或刻划的图画。我国岩画根据分布的不同地域,可以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北方系统主要有内蒙古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青海刚察岩画、甘肃黑山岩画和宁夏贺兰山岩画;西南系统主要有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贵州开阳岩画;东南系统主要有江苏连云港岩画、福建仙字潭岩画。岩画的制作年代或可早到石器时代,或可晚至近代,不过其分布多在偏远于文明的地区,从其造型特征也可以看出,在文化形态上岩画是属于原始文化的。由于岩画制作时间上的巨大差距,(一些岩画的制作年代尚难确定)以及分布的相对分散和同地区岩画时间序列上的模糊性,我们很难依据目前发现的资料完整地揭示出岩画艺术发展历史的脉胳,本文只能在总体上对岩画的艺术特征作一些略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3.
《阴山岩画文化艺术论》由远方出版社出版 ,作者班澜、冯军胜。全书十二章 ,2 0余万字。该书在对阴山岩画图像作全面阐释的基础上 ,充分地论述了岩画与人类文化艺术的内在关系。该书无论对岩画研究还是对文化艺术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人类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可以这样说———岩画的发现是件大事 ,而对岩画的研究则更具重要意义。在人类的创造中 ,岩画 ,这古老的艺术 ,虽经历了几万年的风雨消磨 ,却依然与山岩同在。它们是原始人类在大地上凿绘的画册 ,记录着他们生命曾有过的忧伤与欢乐、希望与梦想、劫难与创造。它们是原始人类…  相似文献   

14.
试论《苗族古歌》中的发明发现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作为原始先民生活虚幻的反映,它不仅记录了人类初民与大自然既依存又斗争的关系,同时也记录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不过,神话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文学,它反映生活的方式与后代的作品是全然不同的。在神话诞生的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简单的、直观的、  相似文献   

15.
1维吾尔古典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最初是受岩画、碑文影响并通过民间文学流传的。在维吾尔族先民生活过的山涧峡谷中有大量的岩画,有些岩画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这些岩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的社会生活,其中包括信仰习俗,生产活动(猎牧)、舞蹈娱乐活动等内容。岩画中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生命的整化观——思维的整化意识普遍存在于原始人的头脑中,并规范着原始人的所有文化活动,而且在程序上越是原始便越是整化。还认为,所有异类同体神话及图型都反映着初民的反“排中律”的整化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西原始初民时期英雄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是中国原始初民时期文明发展的时期,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明发源的时期,在这种文化意义相同的原始初民时期,中、西方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以及英雄观出现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创世神话──原始初民的宇宙观──柯尔克孜族创世神话探析张彦平(回族)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宇宙观,也都有与之相伴生的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是所有神话中最普遍的主题,它具有原始初民解释宇宙天体形成、万物产生及演变的特点。柯尔克孜族创世神话蕴藏量非常丰...  相似文献   

19.
岩画符号系统中,涡旋纹与同心圆重圈纹常会被相提并论,其实这两种符号不仅造型概念有别,图像原型也有所区别,因而在研究上应当区别对待。就数量与分布而言,涡旋纹远不如重圈纹在北方岩画分布中那样具有普遍性,却集中出现于两地,一是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岩画区,二是宁夏中部黄河东岸的灵武岩画区,后者是北方岩画涡旋纹符号最为集中与发达的区域。宁夏灵武涡旋纹岩画非常具有代表性。灵武涡旋纹岩画在贺兰山岩画系统中更清晰地反映了与黄河的特殊关系,是整个北方岩画系统中凝聚着黄河古代文化色彩的一个集生存与宗教祭祀为一体的古代图像志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阴山岩画为对象,从三方面探讨了其中原始生命意识的构成及表现。首先.指出原始人类在自我意识达到较高阶段,才能自觉注视生命现象,理解和解释生命现象。其思维方式是一重化认识的生命共感方式,生命意识的核心是泛生意识。进而,对原始生命意识中的元概念阴阳观和生殖崇拜,结合阴山岩画作了较深入的阐释。最后,从生命情态的表现出发.分析岩画在生命表现上的不同层面,揭示了真挚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表现,使岩画获得了艺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