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是法国败降后英国孤军作战的产物。直至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抵抗运动在英国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英国率先倡导欧洲抵抗运动并成为支持欧洲抵抗运动最早的国际中心。但该政策一开始就具有相当的保守性和矛盾性。苏美参战动摇了前一时期英国政策的战略基础与核心理论,更增加了其保守色彩。SOE在实践中面临的种种难题也加速了英国政策向保守方向演变。但战争形势的缓解和战时内阁对SOE的改组又为英国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可能。随着盟国战略反攻开始,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政策大规模实施与英美战略密切相关;不同的战略需要决定了英国政策的偏重和具体内容的差异,同时反法西斯短期战略需要与英国在特定地区和国家追求的长远政治利益及其矛盾斗争导致其政策复杂多变。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至德国投降,英国政策渐失其积极内容。  相似文献   

2.
评价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的作用与影响问题必须坚持全面分析与动态考察的原则。实际上,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的作用与影响十分复杂。一方面它在很多方面和某些特定时期或国家、地区成为推动欧洲抵抗运动产生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外因;另一方面,英国对欧洲抵抗运动应有的积极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存在实际重视不够、支持不力且不平衡的局限性;还在多种情况下成为欧洲抵抗运动充分、健康发展并获得彻底胜利的障碍。同时,它又是多变的和不平衡的。其性质往往取决于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需要与长远政治利益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世界战争债务问题是两次世界大战间美国对欧外交政策的一个焦点。围绕战争债务与德国战争赔款的关系,美国充分利用其债权国的地位,不断发展和扩大美国对欧洲事务的影响力,以适应美国对欧战略发展的需要。本文论述了美国战争债务政策的发端,欧洲协约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向美国借贷上百亿美元的巨额债务,欧美之间就这笔债务的性质和解决办法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美国坚持必须偿还债务,战争债务与赔款无关的原则立场,但在具体解决债务问题时,则更多地采取了“现实”,“合作”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从1806年起,为了战胜英国这个主要敌人,夺取欧洲乃至世界霸权,拿破仑开始实施大陆封锁政策。然而,这项完全是针对英国的政策,造成的重大后果不是英法的军事冲突,而是1812年的法俄战争;大陆封锁体系也因对俄战争惨败而土崩瓦解。为什么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政策会触发一场法俄之间的大战呢?它是怎样触发这场战争的?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德国的绿卡政策、英国的新技术移民政策和法国的"优秀人才居留证"政策,被看作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的欧洲民族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实施国际人才战略、提高本国经济和技术创新活力的重要社会政策。欧洲国家的技术移民政策与以往的移民政策相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全球技术移民。但由于其固有的缺陷,若与作为传统移民国家美国的技术移民政策相比,其对全球技术移民的吸引力远逊于美国。作为亚洲传统的民族国家——中国,当借鉴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技术移民政策的成功经验,制定、完善和实施中国的技术移民政策和国际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6.
英国和战前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 30年代 ,在世界安全制度无法有效应付战争危机的形势下 ,苏联及时提出了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正确主张。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具有诸多显著特点 ,它们决定了英国在这一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在英国对苏联上述主张所持消极立场的严重影响下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 ,欧洲也未能出现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阵线。英国的消极立场 ,源于对希特勒德国的错误认识、祸水东引心理及错误的外交战略 ,亦与美国对集体安全的冷漠态度有一定关系。英国是战前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卡斯尔雷的欧洲政策朱寿庆法国大革命打破了欧洲百余年的平静,拿破仑战争破坏了欧洲当时的势力平衡,强大的法国使英国在商业和安全方面感到了威胁,因此英法之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本文通过考察英国外交大臣罗伯特·斯图亚特·卡斯尔雷的对法及对欧外交,说明英国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剧烈变化,北极地缘战略价值不断提升。英国作为北极航道的门户,充分意识到改变战略重心、聚焦北极事务的重要性。目前,北极地区军事防务已成为英国对外政策的焦点之一。纵观近10年英国北极政策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出于北约盟国、欧洲大国与近北极国家的三重身份,受“联盟压力”影响,英国选择“战略跟随”,由保守务实转向积极主动,政策重心由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商业发展转向地缘安全。英国通过与北极国家实现跨身份的交流合作维护本国在北极地区利益,这一做法值得同为近北极国家的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9.
成立于 1 949年的欧洲委员会是在战后初期欧洲统一运动的推动下形成的 ,但它又是英国欧洲政策的产物。英国工党政府初则对欧洲统一运动态度冷淡 ,继则反对建立具有超国家倾向的欧洲议会的建议。在欧洲联合的大势所趋下 ,在美国的压力下 ,英国提出并实施建立欧洲政治磋商组织———欧洲委员会的计划 ,将欧洲联合纳入自己的政策轨道 ,即支持欧洲的政府间合作 ,以巩固自己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反对让渡主权的一体化联合 ,以维持自己与英联邦和美国的特殊关系。英国 1 950年以后对待西欧一体化的态度正是基于同一政策。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城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己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战争所引起的新势态要求英国的外交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但由于外交政策的连续性,英国政府在战后初期仍竭力维持自己"大英帝国"的地位,这就使得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从"三环外交"方针、英国对欧政策和苏伊士危机这三个方面对英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进行评析进而阐述英国帝国之梦的幻灭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从1999年开始,欧盟委员会制定与实施了两个欧洲层面的政策战略协议:博洛尼亚进程和里斯本战略。在此大前提下,欧洲各国大学纷纷启动实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本文精选了两所西班牙大学的教学改革案例,详述了其改革的背景目标、方案及实施效果分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现状分析了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利用武力和经济双重手段在欧洲维护、扩张自己的势力,其中针对其宿敌英国所采取的著名的大陆封锁政策在拿破仑帝国史上起过重大影响,成了“整个帝国史诗中的全部经济斗争的中心,因而也是政治斗争的中心”。然而此政策仅推行了不到十年时间,就以1812年法俄战争爆发而告终结。为什么大陆封锁未能达到战胜英国的目的?本文试图就大陆封锁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实施的过程及其后果来阐述:  相似文献   

13.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武力叩开了中国的门户。这场战争是英国对华实施“炮舰政策”的一个典型例证。这一政策从酝酿到实施历经八年。其间,英国国内鼓吹发动侵华战争与反战者均大有人在。后者在道义上、舆论上、人数上甚至还占了一定的优势。然而,战争最终仍...  相似文献   

14.
肯尼迪政府确立了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政策。肯尼迪政府的政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支持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又对英国的加入提出了条件。政策的双重性源于美英两国战略的差异。这一双重性的政策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标志着美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由“支持欧洲大陆一体化”转向“支持大西洋联盟框架内的一体化”,由“相对无条件支持”转向“有条件支持”,政策反映了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5.
冷战的结束使英国的外交政策面临严峻挑战。布莱尔外交以"新国际主义"为指导思想,运作上以欧洲和美国为重心,强调在欧美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以便为英国的"枢纽大国"地位提供支撑。布莱尔外交在运作上显得较为主动进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对欧美政策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冲突,致使其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伊拉克战争成为布莱尔外交的"滑铁卢",也是布莱尔留给英国外交的最大负遗产。  相似文献   

16.
一次大战后,英国一直希望派一支大舰队去远东遏制日本.但到二次大战爆发前后.英国把全部力量集中于欧洲,无力派大舰队前往远东,这深深地形响了英国的远东政策。本文试图从海军战略与外交这一角度对英国的远东政策作一考察,以便全面地理解英国从远东撤出这一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抵抗运动》,是罗志刚教授新近完成的一部力作(1990年12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罗著)。通览全书,不禁令人拍案称颂。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二战史的研究中一直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抵抗运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1985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文暖根、划邦义等同志推出了我国第一部《欧洲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史》(1985年8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欧洲抵抗运动的阶段划分、基本过程、历史意义以及统一战线等问题,作了开拓性的初步探索,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去年问世的延艺云同志的《欧洲抵抗运动》一书(1991年3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对抵抗运动的兴起、进程和结局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文字明快,可读性甚强。但是,上述两书,由于占有材料的不足和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无论在学术意义上,还是在理论深度上,似难以令学术界满意。罗著则是作者在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抵抗运动》,是罗志刚教授新近完成的一部力作(1990年12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罗著)。通览全书,不禁令人拍案称颂。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二战史的研究中一直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抵抗运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1985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文暖根、刘邦义等同志推出了我国第一部《欧洲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史》(1985年8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欧洲抵抗运动的阶段划分、基本过程、历史意义以及统一战线等问题,作了开拓性的初步探索,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去年问世的延艺云同志的《欧洲抵抗运动》一书(1991年3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对抵抗运动的兴起、进程和结局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文字明快,可读性甚强。但是,上述两书,由于占有材料的不足和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无论在学术意义上,还是在理论深度上,似难以令学术界满意。罗著则是作者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的现有研究成果、广泛占有各种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潜心研究而完成的。它的问世,无疑把我国关于欧洲抵抗运动问题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熊伟民著的《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一书是一部重要的引人入胜的著作。全书共11章,近30万字。本书以美国的欧洲战略为核心,详尽而透彻地研究了美国总统等决策人物指导战争的原则和方法,展现了美国战略同英国战略之间的矛盾分歧,揭示了美国的欧洲战略与美国的全球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该书的新颖之处反映在三个方面。作者视野开阔,能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研究,使读者领略到二战时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和美国外交领域的斑斓风光。关于战时美国的战略问题,国外史学界研究较多,如前苏联学者泽姆斯科夫的《欧洲第二战场外交史》、英国学者利德尔·…  相似文献   

20.
布莱尔政府对外政策中最根本的变化是英国与欧洲关系的转变,英国开始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欧洲事务。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在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布莱尔政府仍只能采取观望政策,试图从文化视角分析文化因素对布莱尔政府对欧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