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上海黄金作为重要的避险资产,在一般市场条件尤其是在极端市场条件下能否有效地规避人民币的汇率风险。本文基于常量和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8.11”汇改以来上海黄金现货与7种主要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对冲和安全港效应。研究发现:(1)上海黄金现货能够稳定地对冲人民币兑欧元、澳元、新元和英镑等主要贸易货币及人民币有效汇率风险。此外,当这些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时,上海黄金能够稳定地发挥安全港作用。(2)针对人民币兑日元和美元的汇率风险,上海黄金的对冲和安全港功能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3)机制分析的实证结果显示,2019年4月之前,中美利差机制起主导作用,导致上海黄金无法对冲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风险;而在2019年4月之后,投资避险机制起主导作用,使得上海黄金能够有效地对冲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风险。本文为面临汇率风险的投资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说明发展中国黄金市场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美的电器的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及其对冲效果。研究发现,美的电器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以及总体现金流和股票收益率的汇率风险敞口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不显著。进一步分析显示,金融对冲和跨国经营等方法的运用极大地降低了人民币波动的风险。本研究解释了国内许多宏观和中观有关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对于深入理解公司层面汇率风险的影响机理,改善我国本土跨国公司汇率风险管理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未来大样本公司层面的实证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葛佳  李云韬 《决策与信息》2013,(10):288-288
在传统贸易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背景下,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给金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认识我国金融发展对外贸的影响有助于相应地调整政策。本文从我国金融与外贸发展的现实背蒂出发,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一般思路,主要通过金融制度、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分散风险和汇率调整等途径来影响国际贸易,并就如何深化金融改革,进一步发挥我国外贸发展中的金融支持作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竞 《经营管理者》2013,(25):31-31
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具体到企业金融风险,也就是将金融风险的主体限定在一般企业,可以将企业金融风险界定为: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从风险的构成要素来看,企业金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企业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事件时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发生非预期的变化,风险结果是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实际收益少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超过预期成本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Copula模型的商业银行碳金融市场风险整合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措施之一, 碳金融业务逐渐成为金融机构助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创新领域, 而风险控制问题始终是影响金融创新成败的关键。目前中国的碳金融市场以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商业银行参与的间接金融为主导, 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面临国际碳价波动、碳交易结算货币汇率波动等诸多风险, 且多源风险因子之间具有业务共生性和复杂相关性。论文选取2009-2012年美国洲际交易所(ICE)的核证减排量CERs期货价格和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价格作为金融时间序列的样本数据, 探究运用ARMA-GARCH模型分别刻画碳价风险和汇率风险特性的方法, 研究处理风险因子间的非线性相关关系的Copula函数方法, 构建Copula-ARMA-GARCH模型并利用Monte Carlo模拟计算碳市场多源风险的整合VaR。实证发现:碳金融市场收益率具有波动聚集性和异方差特性;潜在的碳价风险要高于汇率风险;若忽视不同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会高估碳市场风险;政府汇率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市场的风险。研究贡献在于探究符合碳金融资产风险特征的多源风险整合度量技术, 为商业银行有效控制碳市场风险、促进碳金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引导企业走出国门的同时也使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汇率波动风险。本文刻画了一个跨国二级供应链,引入了供应链运作的主导结构,探究汇率风险的承担机制对供应链决策与绩效带来的影响。我们对比了供应商与零售商主导下的汇率风险承担机制,发现:虽然供应商或零售商承担汇率风险对供应商主导下供应链不会带来运作差别(这与Arcelus (2013)研究结论一致),但零售商主导下的汇率风险承担对供应链运作产生实质影响与冲击。进而,建议了收益共享契约来调整汇率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了风险应对的合作途径。  相似文献   

7.
性别、年龄和认知能力等基本个体特征是形成行为偏好的基础,而风险、时间、模糊等基本行为偏好对个体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首次对较大样本中国真实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和行为偏好进行全面测度,并考察其对一系列重要金融决策行为的影响.认知能力低的个体表现为更加厌恶风险和不确定,更加不耐心.认知能力和风险偏好还对于股票投资中的具体行为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参与决策具有重要的解释力.风险偏好对投资交易风格和是否参与融资融券类高风险金融产品具有解释力,模糊偏好对投资者的投资份额、交易频率、交易风格,以及是否参与贵金属和外汇类金融产品都具有解释力,而时间偏好对投资者交易频率和交易风格,以及是否参与公募基金均具有解释力.认知能力则通过行为偏好的部分中介效应和其他传导途径对特定金融决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肖文  林娜 《经营管理者》1998,(10):25-26
<正> 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随着80年代以来公司财务、银行财务以及投资管理等领域的不断创新与突破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金融工程在经济上的本质涵义在于能够大大地提高市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即增大实现套期保值与转移风险的可能性以及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不断地、迅速地重建市场均衡。  相似文献   

9.
姜丽 《管理科学文摘》2010,(15):102-103
金融期货投资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国际市场中的价格、利率或汇率风险,但过度的期货投资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本文在分析企业金融期货投资风险的基础上,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构建了企业金融期货投资的风险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人民币波动幅度的加大,我国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汇率风险较以前大大提高。尤其是进出口企业,已深感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压力和风险,而这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进出口企业的常态。因此,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加大汇率风险管理,选择合适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对进出口企业来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考察宏观因素对远期汇率风险溢价期限结构的影响,并探讨远期汇率风险溢价的期限结构特征.基于美日基准利率差和CPI同比指数的差值,利用随机折现方法,建立了远期汇率风险溢价的宏观理论模型,进一步将宏观模型推广到整个期限,建立风险溢价关于期限的函数.实证部分利用GMM方法估计风险溢价宏观模型的参数.并进一步利用风险溢价的VAR模型,考察了宏观因素对不同到期期限风险溢价的影响和不同到期限风险溢价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风险溢价绝对值的均值随期限的增大而增大,但两国基准利差和CPI同比指数差值仅对风险溢价的期限结构短端的影响较大,说明期限较短的远期汇率风险溢价受两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通过政府对利率、汇率等主要金融变量的严格控制,通过对资金跨境流动的严格管制,人为地挡住了金融海啸。形象地说,中国政府就像抗灾前线的战士一样,亲自跳下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背后的国内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汇率波动频繁和金融稳定的联动问题备受关注。运用熵值法构建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CFSCI),采用具有随机波动性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动态时变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降低金融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在短期会显著降低金融稳定,中长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波动幅度变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在不同时段呈现异质性,中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进而间接降低金融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在短期会增加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程度历年来保持相对平稳,作用机制比较稳定,长期可能会降低不确定性,从而促进金融稳定。近些年来,三者之间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影响因素及几种汇率制度的比较,研究金融自由化下最适合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新制度所需要的条件和政策配合,力求建立一个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得更加富有弹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国际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公司汇率风险的发生、种类,并有针对性的从会计角度说明了多种汇率风险防范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俊  徐怡然  董望  王文明 《管理世界》2023,(8):40-57+95+58-59
本文以中国汇率政策改革为背景,从市场感知汇率风险的视角,研究了宏观汇率政策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借助风险对冲手段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应对机制。研究发现,市场短期内对“8.11汇改”政策发布事件做出负面反应;总体上来看,市场对使用与未使用外汇衍生工具企业的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市场对外汇衍生工具能否发挥汇率风险对冲作用的反应受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披露使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形下,投资者能够感知对冲风险的作用;在企业未披露衍生工具使用目的的情形下,投资者感知的风险更大,但投资者能够通过内部控制质量判断衍生工具的使用效果。本文从市场感知的视角,揭示了微观企业通过风险管理有效应对汇率风险的作用机理,拓展了汇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提高汇率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一方面推动了我国金融改革,一方面也对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尤其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为了判断我国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变动趋势,更好地防范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风险,本文分析影响利率的因素,并依据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M2、CPI和汇率三个变量对我国商业银行活期利率影响的回归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M2、CPI、汇率和银行活期利率紧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性别、年龄和认知能力等基本个体特征是形成行为偏好的基础,而风险、时间、模糊等基本行为偏好对个体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首次对较大样本中国真实投资者的认知能力和行为偏好进行全面测度,并考察其对一系列重要金融决策行为的影响.认知能力低的个体表现为更加厌恶风险和不确定,更加不耐心.认知能力和风险偏好还对于股票投资中的具体行为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参与决策具有重要的解释力.风险偏好对投资交易风格和是否参与融资融券类高风险金融产品具有解释力,模糊偏好对投资者的投资份额、交易频率、交易风格,以及是否参与贵金属和外汇类金融产品都具有解释力,而时间偏好对投资者交易频率和交易风格,以及是否参与公募基金均具有解释力.认知能力则通过行为偏好的部分中介效应和其他传导途径对特定金融决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金融在经营理念、金融基本制度、金融产品渠道和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加速"金融脱媒"进程。但其发展存在着信用评价和甄别能力较弱、风险和评估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传统金融一些制度平台和监管范围要向互联网金融延伸,建立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业务范围和业务准则,建立涵盖互联网金融在内的金融运行规则、监管体系和适当监管方式,构建金融机构信用评价公示和风险提示制度,提高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安全等级,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汇率的可预测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各国货币名义汇率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检验,包括均值回复检验、单位根检验和方差比检验,发现各国货币的名义汇率基本服从随机游动,除英镑服从均值回复过程外,其它货币的名义汇率都不具有可预测性,同时验证了以随机游动为假设条件的金融衍生定价工具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