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野人与之塊"的"塊"字,或训"土";或认为是"蒉"的假借字,训"盛土的草器".分析"塊"字的本义、引申义及"蒉"与"塊"的关系;探究"枕塊"与"枕草"的不同.结论为:"塊"字本义为"土塊","蒉、塊"不能互通,"枕塊"与"枕草"不同.  相似文献   

2.
说“介”     
关于“介”字的本义,已有多种意见而莫衷一是.“介”字从人、从八,“人”处“八”之间,是会意字,这种构形思路与训“介”为间的故训相符.而“介”的分离、边际、侧畔、临近、副辅、独特诸义皆由间义引申而来.“介”又与“间”读音相近,意义相通,二者是间源词.从“介”得声的“界”“冈“衸”等字,意义均与居中、间隔相关.字形、字义、字音以及同源孽乳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其结果表明“介”的本义应训间,为居中、间隔之义.  相似文献   

3.
释“罷”     
“罷”(今简化为“罷”)字的形体义为用网捕熊,“罷”一词的本义为“停止”。《说文》对“罷”字的形义分析不确,而“遣有罪也”的训释则为“罷”的引申义用法而非本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叠韵为训”是段注阐明许书训释体例的重要术语之一。段注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手段,总共明确阐述叠韵为训109例,计115对叠韵为训字组。韵部分析表明,同部叠韵为训占91.3%,异部叠韵为训占8.7%。语义分析发现,被训字与主训字的语义关系受词性制约。词性相同时,其语义关系是相同或相近;词性不同时,其语义关系是相关。因此,从音韵角度看,段注“叠韵为训”一部分属于叠韵为训,一部分属于合韵为训;从训诂角度看,段注“叠韵为训”一部分属于释义性训释,一部分属于释源性训释。  相似文献   

5.
说“侃”     
目前主要的工具书对“侃”字的训释与现实生活脱节.《说文解字》对“侃”字的解释属于误训.“侃”字在殷商时期就已出现,其本义为喜乐、愉悦.裘锡圭先生认为“侃”字最初是一个表示“衍”的假借义的分化字.现代汉语口语和方言中把带吹牛意味的闲谈叫作“侃”,这种用法在元代就有,它属于“永”、“衍”和“侃”三字的共同引申.“侃”字的刚直一义很可能是假借义.  相似文献   

6.
“地”与中国文化杨逢彬《说文·土部》云:“地,元气初分,轻清扬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这段说解,显然有些牵强而不着边际。笔者以为,许慎对“土”字的说解,才较为接近“地”的本义,详见下文。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也”字。“也”的古音在支...  相似文献   

7.
说“军”     
今人多认为“军”字的“驻扎”义系名词活用为动词。本文根据“军”的古文字形、前人对“军”字本义的说解及古书用例,确认释“军”的本义为“环绕”是正确的,因此其属性本来就是动词;并根据对“军”的词义系统的梳理,由“环绕”义引申为”驻扎”义,词的属性未变,根本不存在“词类活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转注是一种造字法。转注字就是“以部首为义”的宇。《说文》中共有68个。其中,转注字和部首的训释方式有互训、递训、逆训和同训等。转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同义词造宇;具体表现在方言词语、古今发生声韵变化的词语、同一事物的“异名”和所指对象不同的近义词等。转注是一种与会意、形声有着本质不同的造字法。它不象“六书”的前四种是从事物形象的角度写词,而是直接从意义的角度;假借则是从音的角度写词的一种造字法。可见,“六书”是一种严密的造宇系统。  相似文献   

9.
“风”是个多义字。新编《辞海》“风”字收有十几个义项。《尔雅》释“风”、《古今图书集成》“风”字条、《经籍纂诂》“风”字条均收有多个意义。在“风”的诸多意义中,“空气流动的现象”(新编《辞海》)是其本义,又是其常用义,《说文》:“风,八风也”,“八风”,即“八节风”说的正是“风”字本义。“风”本义之外的其他意义,一般字书中均有训释,也不乏用例,本文不涉。但“风”字有一个“景象”义,颇令人费解: 《辞海》:风,景象,如“风景”“风光”。“风景”中的“风”字,为何训释为“景象”,不见典籍,小学和训诂中也查无先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解并阐释了“斤”“舍”两个字义序列。“斤”的语源意义是小,其字本义是斧之小者((?)了):“舍”的词本义是放下,其字本义是发布。这两个字的字本义都是词的引申义,而不是词本义或语源泉意义。由是观之,一概以字形为依据,一概以字本义为词的初义,是违反历史主义原则的方法论错误。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送客南迁》诗中“飓风子里黑, 草四时青”的“ 草”,一般注家引用前人注解为“山菜”,这是错误的。“ 汉”本义是一种山菜,也表示一种草药“ ”,即“五原之韭”。白居易借此字的形体和读音来表示一种新的意义——“荨麻”,宋人张邦基承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将“ ”视为“荨”的异体字,这样“ ”字就获得了第三个意义:“荨麻”.同时,“ ”和“荨”两字的读音和意义也产生了感染和混同,现代汉字“荨”行而“ ”废,个别字典把“ ”作为“荨”的异体字。诗中“ 草”应为“荨麻”,是一种毒草,这样解释才符合诗歌的整体义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高邮话的动态助词“块”与“住”。“块”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后所产生的结果、状态的延续或存在 ,可以用“在某处”替换 ;可以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块”还可表示动作在量上的特征 ,表示动作的量多或量大 (这是未完全虚化的用法 )。用在动词后的“住”在高邮话中或表示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实现 (有时兼有保持的意思 ) ;或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 ;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正在进行。它与动词构成的有关结构及其重叠式 ,各自表示了一定的语法意义 ,本文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日常语境是民众社会心理表征的重要维度,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深度挖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语词路径的民众“随”之观念选取,并将其提升为本土的实质心理学概念。“随”作为中国民众日常语境中一个常用的观念范畴,表征着中国民众一种重要的观念理解与现象归因方式,体现着民众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心理。文章通过“随”之观念的日常语境设定及质化考察,探究“随”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内涵,指出其所具有的本土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最火的词,非"土豪"莫属。"土豪"一词原指旧时作恶多端的地主和恶霸,现被网友用来指称那些挥金如土、肆意炫富、缺少品位的富豪。目前,在国内外英文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出现了不同的译文。如:China’s new rich,China’s New Money,nouveau riche,China’s vulgar rich,China’s Beverly Hillbillies等。由于"土豪"一词文化内涵丰富,且词义还在不断延伸,上述各种意译译文只能部分传递"土豪"的含义。唯有音译本"tuhao"才能完全涵盖该词不断延伸的含义。由此可见,tuhao才是最佳英译。  相似文献   

15.
安仁话中的“得”字可以作动词、介词、助(动)词。安仁话的“得”字双宾语、兼语句以及被动句都很有特点,与普通话对应用法有差异。安仁话“得”字用法为双向动词提供了方言例证,也进一步验证了给予动词的虚化轨迹。  相似文献   

16.
王念孙认为,《荀子》“脩道而不贰”中“倚”、“贰”二字分别由“循”和“贰”形近而误。但通过对典籍中“脩”和“循”的致误情况进行统计,考察典籍中与“脩道而不贰”语境相近的“贰”的含义,并结合出土文献以及前人的训释加以分析,我们认为“脩”与“贰”均不误,“脩”有“遵循”义,“贰”为“改变”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文-象-意关系脱胎于道家思想中的言-象-意关系,老子的"无名"论、庄子的"得意忘言",在魏晋时期的刘勰那里被引申为文、象、意彼此贯通的文论思想。在中国古典文论以及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学实践中,充分展现了文-象-意之间的相互交融与彼此依存,蕴含着一种整全式的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与阐释方式以及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氏文通》是主张“字无定类”的。但是近60年来一直有学者认为《马氏文通》也主张“字有定类”,或者说《马氏文通》既主张“字无定类”又主张“字有定类”。其实.《马氏文通》中只有“字无定类”说,而根本没有“字有定类”说。《马氏文通》既然主张“字无定类”,它就不可能再主张“字有定类”。  相似文献   

19.
《汉语大词典》对“莫如”、“捆”两个词条的解释有所偏误。“莫如”在历史上本属不同层次的两个词,义为“没有谁(什么)比得上”,在近代汉语中才词汇化成为一个粘合词。“捆”的义项之一“编织时敲打使坚实”是对东汉赵岐注释的误解,可不立此项。  相似文献   

20.
《论语》“绘事后素”章释义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所与杂"谓之素,"不亏其神"谓之纯,"素以为绚兮"是对庄姜纯素美的概括。"绘事后素",典出《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之事后素功"句,指绘画中最后施以素功(用白彩等去其渍污),修整画迹。"礼以节人",礼的作用可比于"素功"。"礼后乎"指恭慎勇直等需要礼随其后节之,以避免过或不及。"起予"指"发明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