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月间,英国伦敦大学柯文南博士到广州进行学术访问,并应广东历史学会和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的邀请,为会员作题为《英国研究中国史情况介绍和有关太平天国起义问题》的学术报告。此外,柯文南博士还到洪秀全故居参观访问。柯文南博士是英国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学者。今年四月份,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邀请,前  相似文献   

2.
<正> 《天情道理书》戊午遵改本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图书馆最近从教会档案中发现了两种太平天国印书,其中之一是《天情理书》戊午遵改本。《天情道理书》初刻于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854),“不列颠博物院”东方部藏有该书的“己未遵改”本,即1859年修改本,肖一山据以影印,我国国内流传的即此本。戊午(1858)遵改本是首次发现。英国柯文南博士赠给了封面、旨准书目和末页复印件。据他介绍,正文内容与己未遵改本完全相同。但戊午遵  相似文献   

3.
呤唎在太平军中度过了四年的从军生活,给太平军做了不少工作。一八六四年,他回到了英国,仍深切地怀念着他曾为之奋斗的事业,并继续“做着他所应该做的事情”。在1866年2月,写成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目的是想使英国人民了解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这次革命的真相。可是,对于这位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友的生平,我们过去却知道得不多,包括他的生卒年月也付阙如。前一时期,英国著名的太平天国史研究者柯文南博士在访问中国的时候,谈到了呤唎的一些情况:呤唎出身于英国一个普通的家庭,十三岁开始在船上当学徒,十七岁时通过统一考试,成为“二副”。1859年到中国后,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考察研究,使他认  相似文献   

4.
试析太平天国妇女的作用——兼述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大批的妇女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关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问题已成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个领域.这里,我将对太平天国妇女所起的作用以及太平天国领导人所采取的妇女政策做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代在英国搜访太平天国文献的前辈学者如萧一山,所获得的材料都来自不列颠博物院东方部即今之英国图书馆东方部;王重民编的《太平天国官书十种》原藏於剑桥大学图书馆,此外他写了《记巴黎国家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文献》、《记普鲁士国立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文献》等报道,使我们得知巴黎、柏林的这些图书馆也收藏有太平天国印书。他们都没有提到过牛津大学藏有太平天国文献。  相似文献   

6.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始人、思想指导者。他早期怎样从走功名仕进的道路转变为宣传上帝福音的使者,再进一步成为武装起义的领袖,我在1979年发表的《论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及其发展》一文已作过分析和论述。英国学者柯文南赞成我的看法,除将该文译为英文介绍於海外以外,又鼓励我继续研究,分析论述洪秀全中期后期思想。但由於其它许多事情的牵缠,这件事至今未能做成。本文涉及洪秀全在1853年建都南京后在社会理想、意识形态、政策、对外关系、宗教观念、内部矛盾等方面的态度、思想,但远不能符合朋友和自己的期望,只是一些零散的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的田赋大体上沿襲清制,已可肯定,但稅率較低,稅法較优。我在拙作“太平天国制度初探”中曾提出这个問題,不过当时所見資料較少,論証不足。玆再略論之。先將所見太平天国公据和清人記載所記的太平天国田赋赋额制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试论太平天国的壁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绪言 壁画,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这朵艺术之花,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得以盛开,她得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所赞赏,她遍布于大大小小的王府馆衙建筑之内。根据当时人所留下片纸只字记载,可看出当年从天京城内各王府到全国太平天国辖区各府邸馆衙壁  相似文献   

9.
重新估价太平天国妇女解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太平天国的妇女问题,史学界早已有过争议,但普遍认为太平天国实行了解放妇女的政策和措施,推行一条妇女解放的道路。现在看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一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最能体现太平天国妇女政策的是女馆制度。因此,考察太平天国的女馆制度,太平天国对女馆妇女所采取的措施和女馆妇女的种种现状,就成了衡量太平天国是否实现解放妇女的政策和措施,是否推行妇女解放道路之关键和一个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来,全国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何更进一步的从深度和广度方面去研究它呢?对此,前几年在北京举行的太平天国学术讨论会指出:“要特别重视收集直接与太平天国对垒又掌握时局的人物,从他们的函稿和家书等中,可以获得不少第一手有关了解太平天国史的重要资料”。最近笔者整理古籍,发现一册陇人牛树梅所著的《省斋全集》(下称《省斋》)。此书中记叙了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翼王石达开、启王梁成富、文王兰二顺其兄兰大顺及滇北农民起义领袖李永和的事迹。其中有些材料为以往编撰的太平天国历史资料所漏载。牛树梅(公元一七九九——一八八二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王庆成,应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的邀请,在广州作题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过去和现状》的学术报告。王副会长在报告中对我国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当时的一些学者和革命家主要是利用太平天国历史来宣传他们政治上的理想和主张,因此,严格地说,还谈不上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第二阶段从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著作,同时对太平天国的性质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三十年代主要有以下四种看法;(1)是市民性的农民革命;(2)是农民性的市民革命;  相似文献   

12.
由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广西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西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花县、广西桂平县、蒙山县联合发起的“两广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35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986年5月21日至  相似文献   

13.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太平天国革命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太平天国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和英雄们乃是在当时的历史转折时期,在急剧转变的社会冲突时代,在革命战争当中从人民群众里面成长起来和锻炼出来的杰出的代表人物。当然,我们必须肯定太平天国那些领导者和英雄人物在太平天国革命当中所起的个人作用,他们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站在历史斗争的前列,组织了千千万万人民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来王陆顺得的名字所以被提起,是因我看到有关太平天国问题的著述中,对陆顺得的“得”字写法上的混乱而引起的。兹据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所藏辛酉十一年南破忾军主将认天义陆发给断江绍兴会稽县水家(土夭)乡丁大齐“门牌”原件,上书“太平天国天朝九门御林殿前南破忾军主将认天义陆顺得”,长方形龙纹边饰朱  相似文献   

15.
灾荒与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灾荒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关系问题,史学界很少论及。本文认为太平天国辖区内连年不断的灾荒,大大加重了太平天国政权所面临的粮食危机;而粮食的匮乏无疑是导致太平军一些战役失利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严重的瘟疫、雪灾、水灾等灾害也是太平军几次重大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从枞阳会议到三河战役,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时间并不算长,通共只不过一百天左右。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太平天国由于韦昌辉的反革命叛乱和翼王石达开出走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浙江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根据地。太平军和会党起义军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影响深远,晚清文人多所记载。1903年,浙江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潮》第3期上就已刊载了肯定太平天国的文章。从20年代末起,一些浙江学者对太平天国史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论文。其中有陈训慈的《太平天国之宗教政治》(《史学杂志》1929年第2卷第11期)、夏鼐的《太平天国前后长江各省之田赋问题》(《清华学报》1935年第10卷第2期)、沈炼之的《太平天国革命前夕的土地问题》(中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起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近代史分期问题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作为洋务运动的催化剂体现着自己的历史价值的。比较1840年鸦片战争开端说,1861年因为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更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9.
在1851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政权14年的军事斗争中,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而又由盛转衰,直至最后失败,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对于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政治成败和军事战略的得失问题,史界已作了大量探讨,然而对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之所以兴衰成败的经济原因,特别是粮食给养这一直接物资原因,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并且很少见有专文论及。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作为一支农民武装,其成员主要来自广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人民,就此可以认定太平天国军事斗争不乏其人力上的来源,而缺乏的是物质支援,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政权性质,是史学界长期有争论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太平天国的政权是农民政权呢,还是封建政权?持农民政权说的同志所持的理由是:这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它的斗争矛头,始终指向清朝统治者。据此,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农民革命的民主主义因素,是“劳动者专政”。持封建政权说的同志所据的理田是:太平天国从永安封王的第一天起,就打上了封建政权的烙印;它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都是封建性的,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较之开明一些而已。笔者认为,太平天国政权不仅是一个短暂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