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宇宙论的身体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端于《易经》的原本意义上的中国古代的宇宙论,既与西方传统的“意识性”哲学不同,也与那些业已“对根的遗忘”的晚出的中国哲学(如“理学”、“心学”)相异,其实质上是一种旗帜鲜明的根于身体的宇宙论理论。这种宇宙论的身体性不仅表现在中国古人以一种借用显体的方式把整个宇宙视作是人身体的化身,不仅表现在中国古人通过一种身体的发生学把男女交感视作是宇宙的“原发生命机制”,而且还表现在其对作为宇宙之道的“时”的概念的一种不无独特的机体主义的理解上。显然,这一中国古代宇宙论哲学中的身体性思想的揭示,对于我们来说具有不容低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它可被目为是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更为彻底的还原,并且同时也代表了对以“以身为殉”为取向的现代主义的一种最早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学术界对彝族古宇宙论的研究中,本文提出以下三个应深入讨论的新题:(1)在中国哲学史上,“宇宙”这个概念,能是“宇”指时间、“宙”指空间吗?(2)彝族先民关于天体演化的原始概念,能是“虎尸解成宇宙,虎推动地球”的“虎”说吗?(3)彝族先民对宇宙结构的最早认识,能是盖天说吗?  相似文献   

3.
庄子宇宙观主要由“道”论和“气”论构成。相比《老子》“道”论的笼统粗略和神秘的特点,庄子“道”论细致明晰,具有经验可证的性质,是对于《老子》“道”的思想飞跃。庄子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质,本身不是“道”。因为万物皆“以息相吹”,每个人类个体人不能例外,吸气而生,闭气而亡。这与是否得“道”无关。万物的构成可能与气的不同种类以及组合排列相关。但是,气的运行所遵循的规律则是“道”。庄子宇宙观,虽然与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也有交叉和相似的地方,但显然不能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王船山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的理论建树颇丰,相对而言,其工夫论方面则似有所疏略,至少没有特为强调。《庄子解》与《张子正蒙注》成书于船山六十岁以后,体现其晚年思想的发展趣向。“凝神”之于《庄子解》,“存神”之于《张子正蒙注》,都是极其重要的工夫论概念。本文将《庄子解》中的“凝神”与《张子正蒙注》中的“存神”加以对照,试图从工夫论的视角探寻船山对于个体工夫与宇宙本体之间的哲学思考,初步发现此时的船山以神为核心,通过为功于气的方式,把个体修养与气化流行的宇宙联系起来,使工夫论纳入宇宙论的视域中来,这样,内圣之学就不拘囿于心性论领域,增强人对宇宙万物的责任意识。本文认为,从《庄子解》到《张子正蒙注》,从“凝神”到“存神”之重视,这中间体现出船山晚年对工夫论的思想发展,有其前后相续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5.
1 人类是宇宙的创生物,是宇宙制衡的产物;文化是人类的造物。经验地看,文化同宇宙相去甚远,完全是属人的存在物。然而,终其极,文化也不过是宇宙的一种化物,是宇宙运动的一种“几性”转换,是宇宙的一种态。近态相观,文化更直接的是人类的衍生物,人类创造文化,文化也造就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发生史。不在思辨中进行转换,直观上我们也偶尔化的运动中窥见些许近乎宇宙变演的规律。这一切是因为:文化、人类均是宇宙的“同体物”,完全没有摆脱和宇宙根本上的同性。  相似文献   

6.
《蒂迈欧篇》是研究柏拉图宇宙观的重要文献,也是其理念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柏拉图联系宇宙的生成对其早期和中期理念论作了修正。这篇的“理念论”主要继承中期理念论的“模仿说”并加以修正,认为宇宙的创造主,即神,注视其自身,以自身为理念,模仿自身而创造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7.
狄拉克的“大数假说”认为一些“大数”之间存在着数量级大致相等的关系 ,而迪克的“人择原理”则认为这种相等是基于我们现在的宇宙正处于适于人类生存的这个阶段的缘故。它们包含着某种人类与宇宙相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与秩序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资本权力运行逻辑的现代变革来看,元宇宙是资本家通过对“天空”意义上的“共同体”的圈占而形成的一个私人“领地”,从中可以发展出一种主导社会运动的交往力量。作为未来人类的生活世界,它是资本家通过垄断“一般智力”而为无所事事的民众创造的一个可以暂时逗留的空间,是一个先验图式,也是一个社会机体。由于技术的匿名性本质,元宇宙并非人类的生活场所和逗留之地;从当下人类所处的真实世界结构来看,元宇宙是资本家为跨越阻碍资本主义事业的鸿沟而为“未来资本主义”提供的一个“框架”,是金融资本的再出发;作为一个概念,元宇宙是一种技术历史观念,它真实再现了我们关于现代世界的基本经验,也再次印证了人类的“共产主义”维度是弥足珍贵且唯一指向未来的维度。  相似文献   

9.
埃德加·爱伦·坡的《我发现了》是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他在宇宙形成与消亡过程的设想中,赋予了人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类不仅以其精神物质的双重属性连接着物质宇宙与精神宇宙、自然界与上帝,而且还具备巨大的潜能和接近乃至成为上帝的神性。人类的这种特殊属性与传统“存在巨链”的宇宙观对人类的地位与作用的阐释不谋而合,而爱伦·坡认为人类具有成为“上帝之心”这种近乎于神秘主义的力量,也反映了18世纪进化论思想对于“存在巨链”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哲学的视角重新探讨了老子的道德论,认为在宇宙论范围内的道与德,其内涵与人论、社会论的道与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一概而论。在宇宙论范围内,道是宇宙的潜在状态,德是宇宙的实现状态。由道向德的嬗变,便是宇宙的发生与演变。老子的宇宙论,是在三代礼教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囊为古老的自然哲学形态的宇宙论,与科学意义上的现代宇宙学不能混同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