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韵"是一种外在形态,更是内在的精神。秦观词从感物、言情两方面体现了"韵"味:得之于内、虚处入神的空灵之韵;重在感发、意在含蓄的清灵之韵。然而秦观词"韵"尚有"无力蔷薇"之不足,与李清照词进行对比论析,可资更好地认识"韵"之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凌念懿 《学习与探索》2023,(10):162-168
《梅苑》是两宋之交黄大舆所编选的一部专题收录咏梅词的词选,所选词作以佚名词人为主。《梅苑》中的部分咏梅词塑造了一种渴望入世的梅花形象,这与文学史上常见的经典梅花形象有较大反差。总体来说,《梅苑》中积极入世的梅花形象的建构分为三个层面:梅花自身的“和羹”之志,梅花对欣赏者的渴望,梅花当下所处空间与其向往空间的对比。佚名词人群体笔下的抒发用世之志的咏梅词有其独特性,这与他们在宋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理想与政治境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王茜 《社科纵横》2002,17(4):61
本文从研究者对该词所咏之花的争议入手 ,分析该词所咏为芍药 ,更显示出李清照的“此花不与别花同”。  相似文献   

4.
张福清 《阅江学刊》2014,(4):131-137
李龏《梅花衲》所集林逋咏梅诗8句,集苏轼咏梅诗10句,从中可以看出从林逋到苏轼咏梅诗的价值走向经典,尤其是体现了林逋咏梅诗意象的经典化;《梅花衲》还多方面刻画了梅的立体形象,凸显了梅花之冰雪精神与高洁品性,以梅花来寄托漂泊不定的身世之感,寄寓无限感伤之情;厘清了从梅之精神到人生志趣、家国之恨的梅花诗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现代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在其晚年的二十余载中一直关注着李清照,并英译了存世的李清照词。《李清照诗词全集》是他一生中翻译的最后一部外国诗集。译者"相遇"李清照是中美文学交流史中的必然,尤其是在"同情"诗歌翻译观的指导下,"创意英译"翻译策略的确定及副文本的运用,为李清照词在美国、乃至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经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这不仅丰富了李清照词在美国的存在样态,更为中国汉诗译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 李清照的作品散佚严重。前人在辑佚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六十年代初,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的《李清照集》除诗文外,共得词七十九首(其中三十五首词因被人怀疑不是李清照的作品而列为附录),搜罗可称丰富。不过,《李清照集》附录中几首词的辨伪性质的案语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如《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词后的案语说:“词意肤浅,不类易安他作。王鹏运已疑之。”《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词后的案语说:“词意浅显,疑非易安作。”只以“词意肤浅”或“浅显”为据,便疑非李清照所作,显然是不能使人信服的。 所谓词意肤浅,无非从词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7.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讲:“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因而“诗人感物,联累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大自然界中变化万千、珣丽多姿的景物,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常常有着十分紧密地关联,因而诗人、作家、艺术家在以  相似文献   

8.
移情子物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这诗写于诗人客居蜀中时,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首句扣题,点时点地。二句写客中送客。三、四句从鸿雁生波,借物抒怀。意谓人已经厌恶蜀中这个苦地方了,鸿雁却怎么由北方向这里飞来呢?鸿雁是候鸟,春来北翔,秋至南飞,完全是适应气候,出于本能。诗人却由人推及于物,赋予鸿雁以思想感情,说它不该南飞蜀中。以此进一步烘托出了“南中”之“苦”,从而把自己久客思归的凄苦心情表现得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9.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杰 《阅江学刊》2011,3(1):107-113
大庾梅岭、罗浮梅花村、西湖孤山、苏州邓尉、杭州西溪是古代最重要的五大梅花风景名胜,古人对此已有基本共识。庾岭、孤山、罗浮三地主要成名于古籍记载、文人遗迹和诗文掌故。由于自然条件有限,艺梅实不称盛,但却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厚的人文意义。大庾岭是梅花风景的源头;孤山由林逋隐居咏梅而闻名,是梅花风景的圣地;罗浮梅花村以其月夜梦仙的幽美传说,带给人们无限的绮思与遐想,成了梅花风景中的仙境,具有超凡脱俗的神奇色彩。邓尉、西溪梅花属于乡村经济种植所形成的风景,从明代中叶开始兴起,一直持续到清康乾盛世,邓尉"香雪海"余绪一直绵延至今,无论风景规模、盛况持续时间,还是社会影响,都远过于同类名胜,堪称两大重镇。它们的形成有着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形势与苏杭两地山川地理、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优势相互激发化育的深广因缘,代表了我国古代梅花风景资源发展的最高境界。上述五地是我国古代梅花风景旅游最主要的历史场景,构成了我们民族梅花观赏中较为核心的文化记忆和知识话语,获得了经典的人文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众多楼堂馆所和家庭显要位置都会悬挂梅花?为什么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咏梅颂梅,以梅花为题材的文化艺术创作经久不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梅花,甚至用"梅"字命名勉励人生呢?因为,梅花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象征。梅花自然形态的美、精神象征的美,足以打动人心!纵观中国绘画史,早在南北朝时期,梅花便已入画,并很快成为花鸟画中最  相似文献   

11.
杨芬霞 《唐都学刊》2005,21(3):31-35
梅花和樱花是深受日本诗人青睐的名花。在日本汉诗中,同样来自中国,外形有几分相似的梅花和樱花具有截然不同的审美意象和美学意蕴,却共同形成了日本咏花汉诗闲雅、淳朴、幽寂、感伤的诗歌风格。这与梅花和樱花所具有的独特品性、日本民族文化的积淀、中日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古诗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保宁 《唐都学刊》2006,22(2):64-68
白描手法是李清照词作中最常用、最娴熟的艺术手法。李清照的词不仅用白描手法来抒发内在的情感,而且她的词的外在形式也是白描化的,这与她主张词要用典、铺叙等并不矛盾。李清照大量运用白描手法:善用动词白描,化静为动;善用叠字、叠句白描,情意缠绵;善用问字白描,语意深长;善用对话白描,形象逼真,善用本色语白描,亲切自然,填写出许多情真意切、哀惋动人的词作。她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丰富了其填词主张。  相似文献   

13.
程杰 《阅江学刊》2009,(1):144-148
南京东郊灵谷寺梅花坞是古代南京地区最为重要的梅花风景名胜,成名于明万历年间,明代末年最为鼎盛,入清后逐步衰落,嘉庆、道光以来已完全绝迹。该景地处钟山南麓,依傍灵谷名刹,古松参天,坞梅流芬,相互辉映,极其静邃幽雅,深受明人重视。明清易代之后,一些文人因其盛衰变迁寄托怀国思古之幽情,出现了不少诗画佳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傅毓民 《唐都学刊》2005,21(5):142-145
<论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篇词学专论.这篇文章虽然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却并未对其内涵作一明确的界定与阐释,以致使人莫辨其旨.尽管后人依据文中对前辈词人不同角度的批评,将其总括为六条,而真正可以反映曲子词本质属性的只有协律一项.既然协律是词的惟一要求,自当不会成为词境开拓、风格多样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王育红 《唐都学刊》2007,23(3):15-19
以宫词为题的诗是宫词的研究对象,如何对待那些数量可观的无宫词之名、却有宫词之实的诗,关键在于宫词含义的理解。通过梳理历代宫词之渊源流变,考察出宫词是以妃嫔宫女生活为主要描述对象,此为核心含义宫词,其中包括宫中行乐词与宫怨诗二类;又有不涉宫女之事的宫词,即为边缘含义宫词。  相似文献   

16.
程杰 《阅江学刊》2012,4(1):119-130
超山在今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南,清中叶以来这里的梅花风景开始兴起,其声势逐步超过杭郊西溪、皋亭、大雄等梅花名胜,民国以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民国中叶臻于极盛,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梅产地和赏梅胜地。鼎盛时以超山为中心,分布范围覆盖了今余杭区塘栖、崇贤、临平三镇间的整个三角地带,远不是人们常说的"十里梅花",而是方圆百里。民国间超山梅花的进一步兴盛得益于现代工商业和都市社会尤其是上海大都市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上海冠生园开发的陈皮梅畅销全国,原料取给于超山,有力激发了超山梅产业的兴旺,而沪上各界的热情揄扬也提升了超山梅花的旅游人气。超山梅花方圆百里的盛大规模,不仅在民国年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作为跨时代的风景名胜,它体现了农业风景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丰富历史内涵,包含着现代农、工、商、交通、旅游、文化各业相互作用、交融发展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路成文 《阅江学刊》2009,(1):138-143
唐宋时期,牡丹玩赏之风日盛,以牡丹及牡丹玩赏活动为题材的诗词作品也大量涌现。唐五代北宋牡丹诗词,以赞美牡丹之美艳、歌咏牡丹玩赏活动之繁盛热闹者居多,只有少数篇章对于牡丹及与之相关的奢侈之风进行了批判。中唐以后,牡丹渐成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的生命形态与文人士大夫的命运遭际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藉歌咏牡丹以抒写人生感慨的作品频频出现。宋室南渡以后,牡丹诗词主题发生了深刻嬗变,家国之恨成为最重要主题,唐宋牡丹诗词因之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袁梅  孙鸿亮 《唐都学刊》2000,16(4):59-62
元稹自叙“艳诗”定义,以“干教化”相标榜。陈寅恪先生虽以为其为昔日情人崔莺莺而作,但今日学者复相质疑。本文首先考察元稹诗歌结集情况及现存作品,从而得出结论,认为(1)元稹所标之“艳诗”,虽非咏一人而作,但其中亦包括为崔莺莺所作之诗歌作品;(2)元稹“艳诗”可分为三类,究其整体性质,则属艳情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