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党和政府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而“放小”的实质,是通过“放开”达到“搞活”的目的。对于广大公有中小企业的“放开搞活”,笔者认为引入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是一个切合实际的有效途径。一、民营经济发展与“放活搞好”公有中小企业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相当迅速,在区街经济中,大量民营性质的挂靠企业和新崛起的股份合作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已具有相当实力和规模,甚至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这就为“放活搞好”广大公有中小企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公有中小企业在改制中,可通过引入民营资本…  相似文献   

2.
公费,意谓具有公有性质的社会组织偿付的费用。它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一种必然的经济现象。源于不同经济利益的社会团体之间及社会团体与个体之间的经济交往。即使在私有制社会,公费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为在以私有制生产关系为主体的社会中,具有某种公有性质的群体组织不是绝对不存在的,而任何社会实体首先必须是一个消费实体。我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公费现象较为普遍,这本是正常  相似文献   

3.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利用资本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需考虑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创新资本形式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应有之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公有资本形式无疑是可行路径。本文将“构造性”概念迁移到资本理论研究之中,形成“资本构造性”范畴。资本构造性是资本一般和资本特殊之间的媒介与转化器,它从运行层面为公有资源和公有资产转化为公有资本提供了工具,能够为公有资源和公有资产盘活为公有资本并纳入市场框架中提供理论依据。在提出资本构造性概念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公有资本的构造逻辑及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文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三类商品经济,即公有商品经济、半公有商品经济和非公有商品经济的观点。作者认为,这三类商品经济的性质不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因而在研究和评述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作用和利弊时,必须区别对待、具体分析。作者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中,重点是要认识公有商品经济的特殊性。因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种全新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中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标志。最后,作者提出要繁荣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三类商品济经应因势利导,让它们都能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以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的私营经济,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补充而确立的,对它的界说宜遵守经济文献中已约定俗成的原则,以免概念歧义造成麻烦。私营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同时又带有某些社会主义的特质。在我国,私营经济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自组织体系,其发展也不以自身结构和布局的均衡性为条件,而主要取决于它对公有经济补充作用的大小、私营经济之所以在我国80年代崛起,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多层次、不平衡和低水平的性质决定的。只要国家坚持实行扶持、引导、监督、限制的政策,并通过改革进一步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优势,私营经济的存在和继续发展只会有益于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事业,绝不会导致所谓“经济私有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而现代自由企业制度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自由企业制度,从而使改革既是“社会主义改革”,又是“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公有制改革这一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公有制的本质是废除“所有者主权”,确立“劳动者主权”;公有制的条件是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金融化、生产资料丰裕、人力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公有制的基本运行形式是信用形式和股份形式,公有制改革要“淡化产权,强化责任”,使公有资产“无期信用化”和“优先股份化”;主张建立公有资产的有限赔偿的责任制度。所有这些现点对认识公有制、探索公有制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性质和特点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属性”;而特点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从性质和特点的定义来看,可以称之为“性质”的东西,如果不具有“独特的”特征的话,它依然不可以称为“特点”。我们的很多文章模糊了这两个概念,像林泽龙在《研究课程思想明确语文性质》(《中学语文教学》 2000年第 5期)一文中的许多概括,实际上不是“特点”,而是“性质”。对某一个学科做出“特点”的总结,至少要把握两点:( 1)必须依据学科的性质。如果说“性质”是一种根本属性的话,那么“特点”应当…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水莲 《唐都学刊》2004,20(2):112-114
“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如何科学认识、正确评价混合所有制经济 ,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即“多则活”、“混则清”效应 ,“四两拨千斤”效应 ,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效应和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相互切入的“市场双赢”效应  相似文献   

9.
经济责任制是一种从组织制度上来规定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完成一定劳务任务所应承担的经济权责制度。对于这样一种制度,目前的叫法虽然不同,如农业中叫做生产责任制,商业中叫做经营责任制或经营管理责任制,但是内容是一样的,都是要求经营单位明确规定本单位的劳动者所承担劳务范围,所拥有的职权及所应负的物质责任。为了方便和化一,统称经济责任制为好。实行经济责任制并没有改变经营单位的社会主义性质。列宁说过:“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列宁选集》第3卷,第62页)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特征。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单位生产资料的性质没有质的变化。从农业中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情况看,无论是采取联产计酬形式还是采用包产到户形式,都只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并未变动。虽然有些农户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主革命是摆脱了殖民地桎梏的民族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实践所提出来的迫切问题之一。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认识很不一致的问题。我国理论界对此尚研究得很不充分,对它的本质、性质、动力、规律性以及发展前景都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理论研究。近几年苏联出版了为数不少的关于民族民主革命的本质和性质的著作,其作者们要么把这一革命说成是“新型革命”、“特殊类型的革命”,要么说成是“过渡类型的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说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我想,说民族民主革命是民族解放革命的新变种并且不可能是一种新型革命更为正确些。在现时代社会革命的基本类型只有社  相似文献   

11.
名词解释     
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两者都是处于科学技术革命时代,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条件下具有大众思潮性质的对科学的看法。科学主义(来自拉丁语scienda[知识、科学])实质上是对科学的奇异力量的一种不科学的信仰,对科学的拜物教,把科学解释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因而对精神实践、道德和美学的价值予以否定、藐视。机械论和物理主义、社会生活的生物学化等等观点都与科学主义有直接关系。在资产阶级社会学中,科学主义表现为“社会工程”思想。科学主义的社会理想是“科学家”、知识  相似文献   

12.
“退出印度”运动(1942年8月-1944年5月),是印度现代民族独立斗争洪流中的最后一次巨大浪潮。由于种种原因,关于“退出印度”运动的性质问题,不论当时还是后来都存在着争议。本文试就“退出印度”运动性质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熊映梧 《求是学刊》2000,1(1):44-50
新中国50年经济运行表明,凡是实行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方针则民富国强,若实行单一的公有经济则民穷国困。20世纪的历史证明,国家社会主义与私人资本主义两个极端都不成功,混合经济模式却富有生命力,它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是我国现阶段确立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理论依据。妥善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使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关键在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并积极采用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量的优势丰要应指公有经营性净资产在社会经营性净资产中占优势,其质的优势应集中表现在与公有经营性净资产相联系的社会主义经济能够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劳动生产率。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布局的特殊性,合理规划并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5.
一、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马克思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从对劳动分析中,解开了历史之谜。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根源和普遍规律,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理论基础。l、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规律是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联系。”①毛泽东也指出:社会规律“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任何力量都是扭转不过来的。”(罗显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相似文献   

16.
肖瑛 《社会理论》2006,(2):100-136
与许多边界已有定论的学科不同,撰写本报告的前提是对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理论”(socialtheory)以及作为学科的“社会理论”做出界定,虽然我们也知道,任何精确的方式都难以明确“社会理论”的具体内涵(Sibeon,2004:20),或者说,“对社会理论的任何界定都注定是有争议的”(Giddens and Turner,1987:1)。  相似文献   

17.
漫话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心恒 《社会》2002,(2):22-2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那时候中国社会学还没有“界” ,只有几十个社会学人 ,成不了“界”。这几十个中国社会学人普遍认为 ,我们向西方社会学学习的主要是方法 ,至于理论没有什么好学的 ,因为我们有了马克思主义就足够用的了。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是因为有两大社会历史背景 :一是“向西方学习”这口号自从被毛泽东同志批判后 ,已经成为禁忌。八十年代初 ,虽然改革开放了 ,但是连经济建设也说主要是向西方引进技术 ,管理方式都不能学 :至于理论 ,有意识形态性质就更不能学西方了。二是当时老一代社会学人对二战后西方社会学理论不了解 ,新人就…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心理角度看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心理是社会现实的反响。它是指“某个国家、某个时代或某个社会阶层大多数人的情感和意识状态”①。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一定社会的结构,其性质“将一般地反映于人们的全部心理之上,反映于他们的一切习惯、道德、感觉、观点、意图和理想之上”②。这就是说,...  相似文献   

19.
一、“中间制度”的性质“中间制度”这一概念的产生应该归功于M·卡莱茨基,他采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一种被他认为是新历史现象的制度①。“中间制度”既不全然是资本主义的,也不全然是社会主义的。它在许多方面都是“中间”的。首先,它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这是  相似文献   

20.
抽象劳动究竟是个永恒的范畴还是历史的范畴,这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迄今无定论。一般说来,主张“永恒范畴说”的同志原则上将抽象劳动的定义为“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是人的脑力、体力等在生产中的支出。既如此,作为人类劳动一般特征的这种支出,无论在商品生产还是在非商品生产形态下都是存在的,那么抽象劳动当然是永恒的范畴。持“历史范畴说”的同志不同意把抽象劳动单纯归结为“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认为这种耗费只是抽象劳动的自然基础,在此基础上还有“特殊的社会规定”。这种“特殊的社会规定”,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获得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人类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当作一般人类劳动相对待,才成为抽象劳动。”“正因为抽象劳动所具有的这种特殊的社会性质,作为经济范畴,它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因此,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