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课题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少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的研究关注较少。有鉴于此,今后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理论的研究;扩大学科视野,主动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转换研究范式,逐渐探索出具有"中国立场,世界眼光,问题意识、学术思维,科际整合"基本特征的研究范式;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当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价值判断模糊化、集体理性与个体理性割裂、理想信念淡薄、网络道德失范等不良倾向,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脱节,大学生功利化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的冲击以及不良网络文化所造成的.因此,需要在教育目标、渠道、方式、机制等方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予以发展.  相似文献   

4.
隐性教育由于其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效果的顺然性等显著特征愈益受到学界关注。从隐性教育的视角,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使之不再囿于空洞说教和纯粹道德知识学习,可把大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紧密结合起来,较好地实现社会价值规范与个体价值需求的统一,从而提高教育之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理论、困境、对策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和把握。本文将目前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以期促进该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切入,分析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抓住三个方面主要载体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与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是引领和传播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针对当今大学生价值观领域的偏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有:深化显性教育的主导作用,体现真理的力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活化原则,寓教于行;彰显隐性课程的魅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构筑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通过微阵地管控、微政策指导、微资源利用、微队伍建设、微机制健全等路径,全面提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发挥高校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思想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全过程,使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五位育人"格局,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文化遗存。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提高教育效果。通过深入挖掘内涵,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采取情、史、理交融的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打造优良的校园红色文化,以文化人是,是实现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价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高校成功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需要教育者主导作用努力之外,离不开大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大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客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性特性,主要有认知主体性、实践主体性、评价主体性、决策主体性四个方面。通过发挥主体性,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能独立地做出判断和选择,自觉内化其内容,主动外化其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具有沟通对话、议程设置和主流引导功能,孕育着丰富的教育价值。高校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实现三结合,通过善用新媒体优长,整合新媒体资源,优化新媒体环境等路径,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增强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作为一种心理积淀机制,它特指以中国人民的价值实践能力为标志的关于自身利益所在和价值追求的积极肯定的态度和看法。坚守价值观自信,要有深厚的科学理论根柢、厚重的历史文化根柢、坚实的综合国力根柢、丰厚的人类文明根柢。在当下,鉴于维护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功能、中心地位与主导作用,必须在场反思,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践行度、宽容度以及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手段。为实现教育目标,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二要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四要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17.
面对着当今中国"官本位"价值观、"利本位"价值观、传统"奉献型"价值观和当代青年"消费型"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分重要和完全必要的,也是长期和艰巨的。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出现了信仰危机、信念危机、信任危机,以及对待传统价值观的批判和反思,并要求新价值观的产生。中国神州大地对价值和价值观的研究,出现了高潮。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对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普世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与普世价值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既要承认普世价值,不能把它看成是虚伪和欺骗,又要承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意识形态,看成是一种宣传,而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普世价值的建设统一起来。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贫困化,传统哲学合法化,西方哲学边缘化,哲学被政治和经济冲击和打压。从哲学上讲,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前进,是一个伟大艰巨的创新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不可缺少的价值内核,内在的体现了二者的高度统一。"中国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勾勒宏伟蓝图、增加科学的教育内容、提供智力源泉和奠定文化基础。在开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理清相关概念、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