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和改革的转换,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深刻的时代背景,有着充足的理由和根据,必须遵循科学的提炼原则。概括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习近平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此,他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主要表现为:要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要从国家 、社会 、公民三个层面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主流思想舆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文章从目标维度、教材维度、实践维度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现,即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5 000年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力量和共同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普遍的价值表达.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搭建第二课堂的育人平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用一元核心价值观统领多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应充分体现四个重要的理论维度.坚持这四个理论维度,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五个层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 "共同富裕、民主法治、文明互助、人本和谐"四位一体的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必须将"自由"放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并分清不同学科、学派背景下的"自由"含义。在此基础上,先后从社会层面和相关概念的有机关系中对"自由"进行了两个维度的解读。最后指出,要将"自由"放在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背景下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契合,是学理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双重呈现。就学理逻辑而言,相互建构和相互作用的互融共生模式彰显了二者契合的内在规定性;就实践逻辑而言,历史经验和现实指向昭示了二者契合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式—内容—精神"三个维度逐层契合,并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阐明二者契合的原理与方式,有利于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实体认;有利于廓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有利于凝聚价值共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持久的内源性动力。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为党和人民而确立,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由中国共产党来主导,公民层面的道德准则靠个人来践行,三者统一于"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道德与法律等关系,传递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应认识到价值准则的底线性、价值追求的动态性和价值凝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至核心价值观首现历经六载,明晰两者主体认知是前提,从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型社会实践三维度阐释核心价值观原则是根本,对核心价值观“三重倡导”外在关联、内生逻辑进行探讨是重点,而接续探索则为我国实现宏图伟愿固牢价值根基.  相似文献   

10.
科学、有效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既是对已有共识的总结,又为进一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成分,做到古为今用,又要借鉴资本主义文明中的有益成分,做到洋为中用;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凸显现实针对性;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能得到广泛认同,便于大众化.按照这个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凝练为人(人本,以人为本)义(正义,公平正义)法(法治,爱国守法)自(自由,自由民主)信(诚信,勤劳诚信).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和改革的转换,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深刻的时代背景,有着充足的理由和根据,必须遵循科学的提炼原则.概括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诸种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着三个方面的整体性内涵:一是在外部形式上呈现为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之间两两互为主客体的价值关系结构;二是在内部范畴上呈现为不同层面的各个范畴之间隐含的特定排序及其生成逻辑;三是在总体方法论上呈现为贯穿始终的实践指向原则.只有以此三者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更好地避免片面化、碎片化、口号化的风险,进而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理论张力基础上,促使其向一切可能的更新与完善保持敞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意识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有着客观的现实背景,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深厚土壤,它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的曲折历程而产生;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效用的发挥与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须紧扣并广泛深入实践去实施等。在此基础之上,还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以及这种统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所表现出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重塑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生活既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场域,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归宿。以大学生的生活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应该尊重教育主体和价值观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活动等层面回归现实生活,从而实现高校价值观教育目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