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东南是广西较早开发而又得到迅速发展的地区。作为一个经济移民和多民族地区,其社会经济表现出许多特殊性,但是,在近代对市场的反应却与许多通商口岸地区一样。近代的市场对桂东南家庭的影响和移民地区所需的维系社会关系的需要,使礼俗支出对乡村家庭经济的影响得以鲜明的体现。文章在此背景下分析了礼俗支出对乡村家庭经济在生产、资本及消费方面的影响,并通过礼俗支出来反映桂东南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2.
桂东南主要是指广西的开放区,它包括钦州、玉林、梧州三地区和北海、梧州二市及防城港区。区域土地面积71075平方公里,人口1691万人,地处广西东南部.区域分为两个部分:沿北部湾的北海、合浦、钦州、防城一线,拥有1595多公里的海岸线,其中的北海市和防城港区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港口城市,分别有万吨级以上的泊位2个和7个,沿西江流域的梧州、苍梧、玉林一线,延伸广东肇庆形成“西江经济走廊”,其间的西江为黄金水道,有良好的河运条件和丰富的水力资源,运量和流量仅次长江居全国第二位,其中的梧州市位于走廊中部,扼两广水运之咽喉.两线构成了一个十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三角地带。桂东南的腹地大西南,是一块富饶的待开发地区,它拥有2亿多人口和137.8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自然资源丰富.区域内有丰富的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  相似文献   

3.
一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投资的规模及方向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广西地处边疆,是少数民族自治区。由于种种原因,国民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很缓慢。要改变这种局面,投资方向是重要的一环。广西投资的重点应是在桂东南还是桂西北或桂中,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和分析一下这几个地区投资效益情况。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侵入少数民族地区引起的变化广西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明清时期各民族居住的范围大抵上是汉族集中于桂北、桂中和桂东南一带,壮族主要聚居于桂西、桂西南和桂西北一带,广大山区则散住瑶苗等少数民族。不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清代广西的思恩府、庆远府、太平府和镇安府,居住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多石山丘陵,除一小部分台地之外,极少冲积平原,人烟稀少,地多荒芜,农业落后,有的地方甚至还停留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汉人大量南迁,进入岭南地区,是古代民族迁徙中的一大历史趋势。其中,汉人大量进入广西东南部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本文试就桂东南早期开发中汉人迁入及其历史作用进行探讨。一、汉人迁入桂东南概况秦汉六朝时期,大量汉人陆续进入桂东南。其迁入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随征戍、宦仕进入桂东南。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桂东南沿海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如何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桂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玉林地区、饮州地区、梧州市和北海市)是广西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农业劳动力在工农业劳动力结构中一直占很大的比重。以玉林地区为例,根据第一次入口普查的资料统计,1952年工农业人口的结构比例是1:21。农业劳动力占工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基本上在90%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改  相似文献   

7.
广西东南地区与广东省山水相连,田地相间,有悠久的经济交流渊源。当前,面临着已经先走一大步的广东进一步全面改革和海南岛实行比特区更要特殊的政策的形势,作为广西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桂东南,应该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广东省和海南岛的辐射能量,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广西的珠江三角洲,带动整个广西经济的迅速发展,这实在是一个举足轻重,事关广西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广西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集团化成为时代潮流,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省份孤立地发展经济都是不可想象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通过和大西南共同发展,在区域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广西必须调整自己的区域定位,从大西南向南中国经济区域定位转移,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等条件,但由于劳动力数量大,增长快、文化素质低、分布不合理,开发这些自然资源又受到劳动力数量、质量、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走自我就地消化为主、移民和劳务输出为辅的道路。一是在大农业内部进行多层次转移;二是在农村内部多形式转移;三是在发展农村小集镇及乡镇所在地建设中转移;四是在本区内鼓励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向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的地区“顺向”转移;以及劳务输出等等。通过这些途径转移,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各得其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会阻碍经济增长.通过对自然资源丰富的皖北地区的1999-2010年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皖北地区自然资源“尾效”为0.02147.可见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阻滞作用是显著的,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已经限制了经济的增长,所以皖北地区只有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使经济的增长动力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继续依靠自然资源的粗放投入,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要保证民族地区农业持续稳定地增长,仅仅依赖现有耕地,在常规农业中打圈子是不行的,还必须充分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积极推进农业开发。 一 所谓农业开发,就是遵循商品经济发展规律,把山区生产力诸要素进行优选和合理再组合,使劳动力和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技术等同未被开发的自然资源最佳结合起来,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去加快农业的发展,做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以形成新的经济格局,这是增强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后劲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桂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桂东南沿海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在流通或生产的某些方面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实施经济一体化。 一、实施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1.改变桂东南沿海地区势单力薄的状况,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党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给振兴桂东南经济提供了机遇。抓住和充分利用这个机  相似文献   

13.
甘肃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大省,虽然一直在积极地引进外资,但其FDI的有效利用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运用FDI综合指标、FDI流入业绩指数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FDI对甘肃省河西经济区、陇中经济区和陇东南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非均衡性,得出结论认为甘肃省三大地区FDI分布不均衡;业绩指数相差大以及FDI只对河西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贡献,而对其他两个经济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结合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提出合理利用FDI促进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广西是我国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广西实际出发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它是广西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创新。发展主题贯穿“两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体现了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两区一带”经济发展战...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1月,我军于解放广州的凯歌声中,奉命登船,沿西江河西进广西,追击在逃的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指挥的第三及第十一兵团,此战于12月底结束,史称粤桂边战役。敌白崇禧部队在广西北流、博白、钦州、雷州半岛等地相继被歼,至此,桂系军全部覆灭,白崇禧丢掉华中军政长官乌纱,乘飞机逃往海南岛继而转飞台湾,直至1966年12月2日在台北病逝。我解放军第43军127,128、129三个师,参加了粤桂边战斗,解放了桂东南及粤西雷州半岛地区,切断了桂系西逃越南,南撤海南岛的退路,战果辉煌。笔者时在127师,随部队活动在桂东南玉林、北流、容  相似文献   

16.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单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会形成经济的劣势,因此要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代价,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桂东北地区是广西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自秦朝统一岭南以来 ,这一地区就得到了不断的开发。明清时期 ,这一地区的开发更为全面 ,经济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一时期桂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为当地的开发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认为少数民族为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丰富多样 ,但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加强民族地区的环境法制建设 ,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 ,突出地方特色 ,加快民族地区的环境立法 ,是我国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必要保障 ,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今日南国》2009,(24):156-159
广西北流市第二中学位于桂东南珠江流域的中部地区。培养出了李明瑞、俞作豫、俞作柏等一大批英才,驰名珠江南天。 学校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初名北流六里书院,曾数易校名,1956年正式命名为北流第二中学。  相似文献   

20.
试谈清代前期桂东南商业资本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谈清代前期桂东南商业资本的发展官锡强清代前期,广西东南部(包括玉林地区全部、梧州、岑溪、藤县、苍梧、贺县、北海、合浦、浦北和钦州等县)是一个商业繁荣、商人活跃和商人资本发达的地区,不仅胜于本省区的其他地区,而且可以与福建、江西及珠江三角州等地区相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