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蝎子,即是名贵药材,又是美味佳肴。其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不断被认识,社会需求量急剧增大。近年由于农药,化肥等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过量捕捉、致使野生蝎子资源越来越少。供需矛盾突出,价格连年暴涨,人工养蝎势在必行。现各地已掀起养蝎热,有的养殖户对蝎子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掌握不好,以致蝎子越养越少,最后以失败告终。我在三年前利用一间平房,投资4千元,采用家庭模式,室内恒温养殖获得成功。三年获利近5万元。同时也摸索出蝎子在养殖过程中的4道关口(产仔关、春亡关、干度关、湿度关)。写成此篇短文,供养蝎爱好者参考,希望能互相学习、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1)早春成蝎管理:体长5—7厘米的蝎子称为“成蝎”,比其它龄的蝎子容易饲养,它具有抗病力强、捕食迅猛,消化力强和采食量大等特点。成蝎只投喂一般饲料就可正常生长,但在饲养过程中成蝎有攻击对方和强杀弱的可能。所以在饲养中应及时投喂各类饲料和供给充足的饮水,以防成蝎相互残杀。特别是在早春季节更应特别注  相似文献   

3.
大棚巢格式养蝎模式分四季恒温和间歇加温两种方式,间蝎加温只用于非恒温的初冬和早春养殖,很适宜于初养户。早春在室外平均温度稳定10℃—12℃1时,蛰伏的蝎子有个别出穴现象,这时要人工辅助把温度逐渐提高,具体措施是:每天早上十点把大棚上面苫子卷除,让太阳光充分照射棚  相似文献   

4.
蝎子销路好。但人工要养好蝎,又赚钱,可不是件容易事。89我开始养蝎,一开始为了省钱,便到太行山上抓野蝎子养殖,结果没养成。后来到外地购买蝎子试养,虽然繁殖了不少,但大蝎子的寿命很短,幼蝎的成活率也只有20%左右,摸索了两年之后,我认为,养蝎必须要有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人工养蝎热可谓高涨,一些炒种者发了财,更多的养蝎户却吃了亏。那么,蝎子究竟还能不能养呢,笔者作如下分析。(1)没有引进优质蝎种,错引了野生蝎或养殖淘汰蝎。如直接收购山民捉来的野生蝎。(2)经验和技术根本没有保障,遇到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导致失败。(3)引进蝎子数量较少,养殖户也不把它当回事,往往连正常投  相似文献   

6.
张华 《小康生活》2001,(6):54-54
陈士新是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友盟村人,7年前养蝎成为全市青年致富典型,并荣获盐城市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实践中,他发觉靠池养、盆养、瓶养难以形成规模,而且防病措施较繁,去年春,他尝试仿自然散养式的方法,近二年,他从外地高价引进一批体大健状蝎子和自己培育的蝎子进行异地杂交,并按照全天然方式在室外构筑洞穴,  相似文献   

7.
人工养蝎在农村发展很快,发现目前养蝎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一是引种有问题。有些养蝎户引进的种蝎或是假种,或是没能及时产蝎的母蝎,这样,便会造成不产或少产仔现象。现在有的养蝎户为骗人钱财、往往的把野生蝎子训成“家蝎”出售,有的把“速生蝎”通过人工养殖,售给他  相似文献   

8.
我是浙江省海宁市北关里养殖场的负责人,从88年开始专业养蝎,经过10多年的刻苦钻研,逐步掌握了科学养蝎技术,现在每年都卖出20万只左右的蝎子,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蝎专业户。  相似文献   

9.
(一)怎样提高种蝎成活率。刚引进的种蝎由于运输中的惊吓、环境的变迁,常造成孕蝎的流产、死胎、化胎(腹中子蝎被吸收掉)、死亡等症。这时,需用8万单位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两支,兑水一茶碗,浸入海绵中,供蝎饮吸,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可大大提高其成活率。(二)保证湿度是蝎子生存的关键。采用坑、池、蓬三结合养蝎法。池内挖坑,池上盖棚,池内保持三分之一的湿土面积,使蝎子能自由选择适宜的干湿场所,池下加热,又可蒸发水分,使蓬内空气湿度保持适当。这种养殖法能保持蝎子生存环境温湿度恒定,既省工省力,又节约燃料,并可避免干枯病和水肿病的发生。(三)养小蝎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日,在河北省辛集市召开的全省首届特种养殖信息技术交流会上,内邱县利民种蝎养殖中心经理、青年退伍军人王桂军被评为“养蝎能手”,他的种蝎场被授予“养蝎业示范场”,他研制的蝎子生药物脱皮法,受  相似文献   

11.
蝎子(全虫)既是药材又可食用,市场畅销,国家收购价每公斤稳定在400元以上,养蝎是一项不误工作的最佳发展项目。我中心是产销一条龙的职工集体养蝎企业,技术、信誉可靠。常年为引种户免费推广快速高效养蝎技术,有大规模良种蝎繁育场供实践。以饲养1公斤(1300只)良种蝎为例,加上饲养设备和年需饲料费共计投资  相似文献   

12.
笔者养蝎多年,在养殖过程中,蝎子并不见绝对不生病。据我的经验,蝎子大致有四种病:即黑腹病、体腐症、蝎虱病和干枯病。现将我对蝎病的治疗介绍如下。(一)黑腹病:症状是腹部发黑,粪便异常,用手指一压,可以腹中排出一  相似文献   

13.
今年38岁的吴永瑞,是平度市张舍镇南坦坡村的一位村民,从1989年开始养蝎子,多年来,他刻苦钻研科学养蝎技术,现每年能卖出蝎子30万只,年纯收人近1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石增江 《小康生活》1996,(12):34-34
蝎子为变温动物,在生理上缺乏调节体温的机能,其体温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不同的温度对其生长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冬季应对其做到精心谨慎管理,确保蝎子顺利安全越冬。一、自然温度冬眠管理:寒露时期的各龄蝎大都饮水较少,而采食量增加,所以此时期应供给足够的各种类的饲料来满足蝎子的需要。这时活动区的土壤含水量应慢慢下减,冬眠期的土壤含水量应为8%左右,俗称全干越  相似文献   

15.
蝎子不仅入药,也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其新的用途正被发掘出来。目前蝎的需求量日趋增大,野生蝎日趋减少,多年来很多人在探索蝎的人工养殖,但因蝎对环境条件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再加饲料、土壤、水分、空气、湿度等影响,养蝎成功的很少。我们92年室内养蝎成功后,经过几年实践,  相似文献   

16.
供牧草种     
蝎子的生命力旺盛,生命力很强,一般不会生病,但是,如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疾病发生。蝎子发生病害后,采用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因此,蝎病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7.
幼蝎的饲养管理及要求的技术难度都高于其它龄蝎子。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幼蝎顺利脱皮。(1)温度要求。独立生活的幼蝎生长50天左右时便先后开始脱皮。较理想的场地应为大棚槽沟式,生活在这种方式内的幼蝎脱皮较顺利,生长明显加快,抗病能力增强。这时饲养场地的温度保持在28~36℃,最佳温度为  相似文献   

18.
由于蝎子是变温动物,有冬眠习性,在温底低于10℃时,它就不吃不动,停止生长发育进入冬眠状态。这样,常温养蝎基本上长半年闲半年,育成年限长,一般需三年才能长大,见效益很慢,为了有效地提高人工养蝎的经济效益,缩短其育成年限,人工养蝎就必须在冬通过加温,  相似文献   

19.
蝎子药材名叫“全虫”,是名贵中药和高档保健名菜,国家收购价每年稳定在每公斤400元以上。养蝎子具有销路好、效益高等优点。例如:引种一公斤种蝎(公母共约1300只,每只母蝎年可产小蝎30只以上),一年时间便可繁殖发展15公斤以上,可卖6000余元,除去全部投资可盈利5000余元。  相似文献   

20.
蝎子,药材名叫全虫.它不仅是名贵中药材,而且还可食用.是高档保健名菜,国家收购价每公斤400元左右。养蝎是一项不耽误工作又可长远发展的最佳养殖项目。我单位是产、加、销一体的法定集体养蝎企业.技术质量保证、服务信誉可靠。常年推广1公斤的良种蝎年产17公斤商品蝎的高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