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业主自行管理,还是通过招标来选聘物业公司,抑或是让开发商坐享这块蛋糕上海人邵里庭最近成了北京社区自治界的名人。在北京市海淀区品阁小区,邵里庭带领148户业主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全体业主当股东自主管理物业。这个小区里的几乎所有住户都认识65岁的邵里庭,大家都叫他"邵老师"。邵老师热情而健谈,他能跟7岁的小孩子聊玩具动漫,也能跟70岁的老年人谈国际时事。一位年轻的女业主说,邵老师是这个社区里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寒冬,对徐岙乡章岙村的村民来说,丝毫没感觉到这个冬天的寒意,全村到处充满着人间融融暖流。村民都在讲述着章岙村在外企业能人邵联勤回乡任村委会主任一事。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中,该村在外企业能人邵联勤长期支持、关心家乡经济建设,深得父老乡亲的拥戴和赞扬,被村民高票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成为今年永嘉县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新鲜事。  相似文献   

3.
最近,广东省怀集县革命老区甘洒镇南洞邵屋新村19户村民喜迁新居,成为该村首批迁入新居的农户。县政府、县老促会与甘洒镇等有关领导到场祝贺并慰问。甘洒镇老区南洞村委会邵屋村民  相似文献   

4.
马艳华 《社区》2014,(1):35-35
与其他单位的公车不同,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下邵社区的“公车”是停放在楼下的两辆自行车,每次社区工作者们要走访村民或深入企业,都要与它们结伴而行。  相似文献   

5.
1937年11月6日,山西新军决死一总队到达沁县城关。11月中旬,决死一总队民运工作队一行5人,穿着统一的灰色军装,背着大刀长枪,住进了我家隔壁的连家大院。他们是来干什么的,谁也说不清楚。村民们仍带着"惧兵如虎"的眼光看他们,谁也不主动去接  相似文献   

6.
方华 《老友》2009,(3):40-42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去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让老人得到照顾,她拒绝了众多男子的求婚,30年来一直单身。她书写了旷世奇有的大爱。因为她的大爱,网民称  相似文献   

7.
南昌八一大道,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堪称"新中国第一宽"。这是邵式平省长力主修建的江西第一大道。但当时有些人认为没有必要修那样宽的大道,甚至一些省级领导也不同意邵省长的意见。邵省长力排众议:"现在你们觉得太宽,不错。  相似文献   

8.
邵雍既是北宋理学先驱,也是一位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重要诗人。其"邵康节体"诗融理学趣味与"风月情怀"为一体,将道家超乎万物、委运任化的思想与儒家孔颜之乐、曾点气象结合起来,表现出一种深契于自然的审美意识与诗意化的生活态度、作风,在主题取向上具有逍遥快乐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文人诗的旨趣。"邵康节体"诗虽为诗家别调,但并非与宋诗主流无涉,无论是"吟咏情性"的创作旨趣,还是日常化的题材取向,以及议论化、散文化、口语化的表现方式等,都与宋代主流诗风相应。一定意义上,"邵康节体"对于宋诗特质的形成有着先导意义,不仅在当时,更在以后都产生了积极甚至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包山楚简记载在盛公之岁和邵滑之岁的刑夷之月举行了"集岁"占.楚国历法同时行用《颛顼历》的大正和小正,刑夷是《颛顼大正》的四月,相当于《颛顼小正》的正月,是斗柄建寅的立春月.文献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按传统习俗要在这一天举行"候岁"占.楚简刑夷之月"集岁"占就是"正月旦"的岁首占,是传统"候岁"习俗在楚国的表现.两年的"集岁"占记录了两个正月元旦的朔日乙未和己卯,给历朔断年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四分历规律编算《颛顼历》历谱,确认盛公之岁为公元前311年,邵滑之岁为公元前303年,后者与文献记载"邵滑亡越"的时代符合.楚简岁首占的发现,为确定这类卜辞以及墓葬的年代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村民委员会并不能完全代表村民自治.为克服这一缺陷应运而生的以社区村民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共管组织,在"还权于民"的同时,极大的激发了贫困村民的民主意识,特别是搭建了村民与县乡干部平等对话的平台,推进了乡村民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村民自治的制度起源、发展及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村民自治的历史切入,探寻其根植于历史之中的路径依赖与内在逻辑。人民公社体制的根本失败是村民自治的实践起点,但实践往往并不必然带有原理性和体系性,这最终导致了村民自治的"组织法"特征。在"组织法"时代,村民自治遵循"为了国家"的民主试验目的和为了稳定的"消极目的观"。"组织法"的逻辑最终将村民自治引向了一种以间接民主为原则的"代议民主论",使得村民自治包含的共和民主逻辑与直接民主原则日益边缘化。  相似文献   

12.
2017年全椒县大季村被民政部确立为安徽省唯一的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全国村民自治试点村,形成了行政村和自然村片区两个层面并存的、以"党领民治、两级联动、复合自治"为主要特征的以促进治理有效实现为主要目标的村民自治体系。在行政村层面村民自治体系由村党总支领导的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协商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组成,形成了"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协商"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在自然村片区层面村民自治体系由片区党支部领导的片区村民(户代表)会议、片区村民理事会、片区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自治组织组成,分别行使领导权、决策权、协商治理权和监督权。村民自治的"全椒样本"之所以成效显著,主要在于通过对行政村和自然村片区两个层面的村民自治体系进行了增量式改进和突破性创新,在组织构成、制度设计和功能运转上形成了以双层多维互动为机理的"党领民治、两级联动、复合自治"新型村民自治体系,实现了双层多元共治、两级多重善治和双向多方巧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规范的问题.认为村民自治有三个核心要素,即村民群众、村党支部和村委员会.要搞好村民自治,首先要明确其主体是村民群众,在此基础上弄清规范的方向,有纵向和横向之分.目前村民自治所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难题都是主体不明确,机制不规范的结果,如村"两委"的矛盾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宏观上是体制运作进程中存在的痼疾使然,微观上,则为村"两委"失去有力的监督.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切实保障村民大会及村民群众的自治权力.  相似文献   

14.
农民流动给村民自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落实,"民工潮"背景下的村民自治又将面临许多新的变数。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民工潮"背景下的村民自治置于税费改革后的农村这一特殊时期进行考察,分析税费改革后"民工潮"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发展机遇及遇到的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彭清华 《老友》2014,(8):30-30
正2014年4月,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炉前村村民、78岁的彭丽兰因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照料家公,再度入围"中国好人榜"。此前,她于2012年7月入围过"中国好人榜",还先后获得"学雷锋,最美萍乡人""萍乡市道德模范"等称号。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笔者带着敬佩之情,来到了彭丽兰家采访。这是一栋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房子,虽然结构和装修都显得有些过时,但房间内的一切却被彭丽兰收拾得整整齐齐。彭丽兰认为照顾老人是儿媳应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综述"村民自治与新农村建设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各种观点,回顾了村委会组织法试行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总结了二十年来村民自治及村级民主选举的实施赋予农民的民主权利,分析了当前村民自治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村民自治的未来走向,揭示了村民自治将对乡村及整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和政治制度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立法设置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并不破坏村民自治,也不违反平等保护原则。《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新规定对村民行使提名权提出了实质性要求,也使部分不符合条件的村民无法成为候选人。大量地方性法规已经规定了村委会成员候选人资格条件,但具体规定各不相同,并且在地方性法规之下还有很多次级规范对此进行规定。在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进行执行性立法时应对具体标准仔细斟酌,其中"奉公守法"、"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三个条件应成为地方立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污染—疾病科学关系不清及制度安排问题等因素致信息不全,加之村民相关科学知识的缺乏,是村民环境健康风险认知的根本性障碍,但村民并没有如简单预设的那样处于"束手待毙"的状态。在乡村社区,村民利用"熟人社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机制把有限的信息无限利用,有效地应对了信息不全的困境。面对外源性污染,并且无法改变污染现状的格局下,村民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策略性地化解健康风险。村落社会中的亲缘、地缘关系结构以及精英—大众结构也影响了村民对环境健康风险的规避。村民化解环境健康风险虽然缺乏成熟的科学指导,却有其独特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9.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开拓者,对中国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全方位解读邵飘萍,不能仅局限于新闻宣传领域,还要关注他在建党前后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传播的贡献.邵飘萍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是他形成社会主义观的思想基础;邵飘萍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他形成社会主义观的实践基础.邵飘萍梳理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流派,结合十月革命后苏俄三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观.邵飘萍早期社会主义观具有实践性、开拓性、深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在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在于"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实施中相关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农民的政治参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民主监督、村民自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乡政村治"等五个方面。从未来走向看,村民自治将向着权利保障、社区重建、民主化和制度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