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极值风险传导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针对股市中具有的部分典型事实构造股市指数损失的标准残差序列,并运用EVT对其极值尾部建模进而估计出股市指数的动态极值风险,然后基于Granger-Causality检验方法分析中国股市与国际上主要股市之间的极值风险传导效应。结果表明,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大陆沪市与其它三个国际股市不存在风险传导效应而处于分割状态,但自2007年起,中国大陆沪市可以通过香港市场与其它国际股市进行极值风险传导;日本东京股市极值风险单向传导给香港股市,香港股市又单向传导给美国纽约股市;日本东京股市和美国纽约股市的极值风险存在明显的双向传导关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金融资产收益的条件波动率不仅是金融市场风险度量的重要指标,而且呈现出明显的杠杆效应。因此,本文运用能够刻画波动率杠杆效应的LGARCH(Leverage GARCH)模型对金融市场条件波动率进行建模分析,进而运用Granger-Causality检验分析了中国股市与周边股市波动风险的传导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区间,上海股市与周边重要股市的联系比较微弱,仅与香港股市存在一定的风险传导关系,而与东京、新加坡股市却不存在传导关系。然而,在我国股市对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QFII)开放后,中国股市与周边股市的波动风险传导关系明显异于对QFII开放之前和整个样本期的风险传导关系,上海股市与香港、东京、新加坡股市间的波动风险传导关系均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曲线记忆HYGARCH模型的动态风险VaR测度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金融市场的典型事实特征,运用自回归分数移动平均(Fractional Integrated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FIMA)模型与双曲线记忆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Hyperbolic Memory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HYGARCH)模型、分数协整非对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Fractional Integrated Asymmetric Power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FIAPARCH)模型和分数协整指数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Fractional Integrated Exponential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FIEGARCH)模型结合,并运用有偏学生t分布(Skew Student t Distribution,SKST)来捕获金融收益分布形态,以此开展动态风险测度研究,进而运用返回测试(Back-Testing)中的似然比率测试(Likelihood Ratio Test,LRT)和动态分位数回归(Dynamic Quantile Regression,DQR)方法对风险模型的准确性与精度进行联合检验。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实证结论:ARFIMA(1,d,1)-FIAPARCH(1,d,1)-SKST模型与ARFIMA(1,d,1)-HYGARCH(1,d,1)-SKST模型均表现出卓越的风险测度能力,但没有绝对优劣之分;ARFIMA(1,d,1)-FIEGARCH(1,d,1)-SKST模型在成熟市场的表现能力差强人意;本文引入的所有风险模型在中国大陆沪、深股市表现优越且没有实质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上海伦敦铜期货市场风险的测度与传导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宇  魏宇  高勇  黄登仕 《管理评论》2008,20(11):3-9
本文针对金融时间序列存在的部分典型事实,运用AR(1)-GJR(1,1)构造出铜期货条件损失的标准残差序列;针对标准残差序列近似满足i.i.d特征,运用EVT对其极值尾部建模,并测度出两个铜期货市场的动态风险;然后运用Back-Testing方法对风险测度模型进行准确性检验,最后运用Granger-Causality检验来分析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的传导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VT的风险测度方法能有效测度上海伦敦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上海伦敦铜期货市场动态风险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双向传导效应,但由伦敦向上海传递的强度大于反向强度。  相似文献   

5.
网络组织是一个对风险高度敏感的交叉复杂系统,一方面风险具有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风险极易在网络组织内部传导,各种风险在内外力的交互作用下会迅速扩张,因而风险传导机理如何、其动态演化路径如何等就成为能否实现协同效应的关键。本文基于网络组织风险传导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特征,利用泛函分析从时间维度推演风险传导的动态演化过程,构建网络组织风险传导路径模型,并运用具有典型网络组织特征的企业集团网络数值算例进行验证,为更好地控制风险、探寻疏通渠道、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新的洞察。  相似文献   

6.
企业风险传导的介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风险传导的研究还处在早期阶段,本文从风险传导的诸多要素中提炼出企业风险传导常见的五个重要介质,即:管理部门的政策改变导致的风险传导;产业链条上的资金流动带来的风险传导;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淘汰或创新产生的风险传导;经营中的市场价格涨跌造成的风险传导、跨国投资与贸易的汇率波动形成的风险传导。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总结了企业风险传导的基本特征,希望对我国从整体上防范企业风险大面积传导起到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投资者是否理性在金融理论中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日度交易价格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在极端风险下的反应特征进行了统计实证研究。基于2002-2013年的数据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在极端风险下会表现出一些有趣且显著的反应特征。具体表现为:1.在股市出现极端下跌情形下,市场会由于过度反应而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内表现出显著的反转特征;而在股市出现极端上涨情形下,市场在接下来的交易日内并没有明显的反应模式;2.与熊市相比,在出现极端下跌风险下,市场在牛市中更容易出现过度反应而表现出反转特征。实证研究结果还发现,基于极端风险构建的投资交易策略要显著的优于有效市场假说的买入并持有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不仅表明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而且还表明这种非理性特征已经影响到资产的定价。  相似文献   

8.
基于Skew-t-FIAPARCH的金融市场动态风险VaR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引入FIAPARCH模型刻画金融价格条件波动率特征,引入有偏学生t分布捕获收益率有偏特征,并以此来测度金融市场动态风险VaR;进而运用返回测试和动态分位数回归方法对风险测度模型准确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RiskMetrics和GARCH-N测度金融市场的风险的可靠性差;有偏学生t分布比正态分布、学生t分布更能准确反应金融收益分布实际特征,具有更高的风险测度能力;FIAPARCH-SKST展示出比其它模型具有绝对优越的风险测度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最重要工作的就是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本文在参考国内外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内涵、特征,分析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和传导机制,最后结合理论分析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批发价合同构建了一个包含国外零售商、国内零售商、制造商与供应商的博弈模型,其中制造商面临着进出口双边汇率风险。通过模型均衡,研究了双边汇率波动性及其相关性结构对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的影响(传导机理和结果)。结果表明:当进出口汇率波动负相关时,随着进(出)口汇率波动性程度的增加,(1)供应商和国外零售商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制造商对供应商和国外零售商的均衡批发价方差,制造商期望业绩均增加;(2)制造商对国内零售商的均衡批发价方差,国内零售商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均先降低后增加,风险传导呈现出U-型特征;当进出口汇率波动正相关时,随着进(出)口汇率波动性程度的增加,(3)供应商和国外零售商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制造商对供应商和国外零售商的均衡批发价方差,制造商期望业绩均先降低后增加,此时风险传导也呈现出U-型特征;(4)制造商对国内零售商的均衡批发价方差,国内零售商运作变量的波动性、期望业绩和业绩方差均增加。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股市指数损失具有的典型事实特征,运用ARMA(1,1)-GARCH(1,1) 和ARMA(1,1)-GJR(1,1)构造出标准残差序列,再运用EVT对其极值尾部建模并结合随机波动过程估计动态极值风险VaR,然后对股市极值风险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以判定风险传染性效应.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动态极值VaR序列存在双向传染性效应;动态风险VaR由沪市向深市传染的强度大于反向传染的强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着眼于全球性股市恐慌下的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股市之间的日内风险传染现象,使用日内5分钟数据,应用FFF回归、FIEGARCH模型、ARFIMAX模型的波动溢出三步检验法,对内地股市与其他三个东亚股市之间的日内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股市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中国内地与日本股市互不影响;中国内地与中国台湾股市之间,虽然在非恐慌时期几乎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进入恐慌时期后中国台湾股市显著受到内地股市影响.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特征,并且股市下跌时的波动溢出效应比上涨时要大.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石油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检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美国西得克萨斯(WTI)和我国大庆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的原油价格的日度数据,运用GED分布的GARCH模型估计了两个市场95%和90%置信水平下的上涨和下跌的VaR,并利用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两个石油市场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国际油市对国内油市产生了单向的风险溢出,这意味着国际油市极端风险的历史信息可以用来预测国内油市的极端风险.文章进一步以股票市场为参照系,分析了石油市场风险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运用带宽非参数方法、AR-GARCH模型对时间序列的条件均值、条件波动性进行建模估计出标准残差序列,再运用L-Moment与MLE(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估计标准残差的尾部的GPD参数,进而运用实验方法测度出风险VaR(value at Risk)及ES(ExpectedShortfall),最后运用Back-Testing方法检验测度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带宽的非参数估计模型比GARCH簇模型在测度ES上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基于非参数模型与L-Moment的风险测度模型能够有效测度沪深股市的动态VaR与ES。  相似文献   

15.
香港红筹股、H股与内地股市的协整关系和引导关系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吴世农  潘越 《管理学报》2005,2(2):190-199
不同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通常受到重大事件的影响而发生某些根本性变化.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和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两个事件为转折点,将1994年1月~2003年10月期间分为3个阶段,运用Johansen多变量协整关系检验对香港红筹股、H股和内地股市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红筹股、H股和内地股市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这一均衡关系在B股开放之后进一步增强.利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红筹股的走势始终是内地股市波动的"风向标",但H股与内地股市却无明显关联;在金融危机之前,红筹股先行于H股,但在金融危机之后,红筹股对H股的先行作用消失.最后,应用预测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方法从另一角度再度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6.
花拥军  张宗益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4):104-108,115
基于VaR理论正态性假设导致的尾部风险低估问题,本文研究了极值理论BMM与POT模型,并对沪深股市极端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涨停限制抑制了沪深股市极端风险数据的异质性,致使厚尾分布线向内收敛,在较高置信水平下POT模型最为有效,两个指标VaRPOT、CVaRPOT均真实地反映了极端风险;在较低置信水平下正态VaR模型反而存在高估的假象,BMM模型则存在低估的问题,此时POT模型仍是最有效模型,但CVaRPOT替代VaRPOT成为描述极端风险及其性质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1家银行2009年年报数据对基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风险进行研究,从信用违约和流动性风险角度对传染路径和资本损失进行估测,并深入分析银行间市场的不同结构对传染效应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应用负二项式计数模型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易被传染银行的微观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1)在“完全分散型”市场结构假设下,我国银行间市场传染性风险极小;当考虑交易主体集中度并假设“相对集中型结构”时,系统性风险和传染效应将上升;当考虑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联合冲击时,资本损失和风险传染的范围显著扩大.(2)大型国有银行处于银行间资本流动的中心环节,尤其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是传染风险发生的重要诱导来源.(3)影响银行在拆借市场中系统重要性的因素有银行类型、资产规模和风险头寸;而影响银行易受传染性的因素有银行类型、资本充足状况和风险暴露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