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近代上海城市人力资源在各个时期的聚集程度,以及内外贸易、金融和工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程度和特点的分析,扼要地探索了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的形成过程。作者对所谓上海在19世纪50年代已是外贸中心,19世纪70年代在全国的金融地位已经确立,辛亥革命前即已发挥全国近代工业中心的作用的意见,提出了异议,认为近代上海经济中心地位确立的时间应为20世纪30年代初。  相似文献   

2.
白马湖作家群的命名及研究范畴论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红英 《浙江学刊》2007,4(5):216-220
20世纪20年代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出现的"白马湖文学",是一个相当突出的区域文化/文学现象。本文从白马湖作家群的命名、研究范畴等方面对此现象作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相继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各种“革命”。以口号的形式被明确提出来的有“道德革命”、“诗界革命”、“小说革命、“史界革命”,“圣贤革命”等。除此以外,影响巨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以来,美国史坛两度掀起了新史学浪潮。第一次浪潮始于本世纪初,30年代达到顶峰,40年代趋于衰落。在进步主义潮流推动下,以鲁宾逊、比尔德、贝克尔等为代表的新史学家,向编年史、文学描述和政治经验述评三者合一的传统史学发起了挑战,试图建立跨学科的、范围广泛的、富于“民主”精神的史学,从而使美国史坛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西方电视研究的理论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电视研究几乎与电视业的诞生同步开始,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实践层、制度层和理论层。其中成果数量最多、最重要的是理论层面的研究,以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的变迁为划分依据,西方电视理论层面的研究迄今已走过三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40~60年代美国经验学派的功能分析阶段;二是20世纪70~80年代欧洲批判学派的文化研究阶段;三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全球化阶段。本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西方电视研究开始进入一个转型期,在全球化理论与现实的推动下,电视研究逐步转向政治经济层面。  相似文献   

6.
武善增 《阅江学刊》2010,(5):146-147
中国学界对20世纪上半叶的文论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其成果主要体现在现实主义文论和浪漫主义文论两个方面。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历史长期禁锢的原因,现代主义文论的研究在80年代几乎是一片空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的具体流派、思潮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但这些研究要么只是从文学史的视角,而不是从文论的视角进行思考,因而缺乏一种哲学的或诗学的理论品格;要么固于视野偏狭,固执己见,无限夸大研究对象的价值和地位,造成结论的空妄无当。  相似文献   

7.
吴原元 《社科纵横》2009,24(6):125-127
新加坡的汉学研究,开启于1881年中国派驻新加坡的第一位领事左秉隆。此后的新加坡汉学,经历了二战之前的萌芽期、二战后至20世纪60、70年代的初创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展期。时至今日,随着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交往趋于密切,新加坡的汉学研究取得长足发展,呈现出研究主题多样化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欧阳婷 《求是学刊》2016,(3):117-122
<正>网络文学批评的历史积淀主要是以成果为呈现方式的。文学批评成果是对批评行为的理论总结和观念承载,也是批评过程的思想凝聚,同时还是检验文学批评成效与价值的基本标度。自打20世纪90年代初汉语网络文学诞生以来,网络上的创作与评论就如影随形,成为影响  相似文献   

9.
兴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植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具有相对独特性的文化哲学理论。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并辐射到文学、史学、教育学、法学、伦理学和城市规划等不同领域,显露出自身潜在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后半叶,生命周期理论被广泛推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和各种职业人生的规划。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土地面积大国,行政、地理、历史、文化区域交错,各个区域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总体有共同性,但不同区域有所不同。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与家庭紧密联系,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作为主要参考,可以发现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目前是60~70岁农村妇女和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目前是45~55岁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各为八个阶段。分析其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财政分权理论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关于财政分权的实践由来已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财政分权是否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否有助于限制政府规模,如何影响政府间的职能分配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2.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后由Turner加以完善,这一理论为分析群体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一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浙江留日学生运动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并重点论述了浙江留日学生所以名列全国前茅的原因、浙江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半叶,生命周期理论被广泛推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和各种职业人生的规划。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土地面积大国,行政、地理、历史、文化区域交错,各个区域妇女的生存发展状况总体有共同性,但不同区域有所不同。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与家庭紧密联系,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作为主要参考,可以发现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目前是60~70岁农村妇女和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目前是45~55岁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各为八个阶段。分析其特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的近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出现后,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变革,先后发动了“道德革命”、“史界革命”、“文界革命”和“诗界革命”,试图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文学和伦理学说进行全面的清理、变革。在这场文化思想领域的变革中,地位重要,影响巨大的是哲学变革。哲学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前导。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对此是十分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
郑达  王琳琳 《创新》2010,4(2):19-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在东盟五国开展研发投资和建立研发中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东盟五国投资环境的改善、科研创新能力和低廉的研发成本、五国市场的重要地位是吸引跨国公司进行R&D投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车运景  栾广锋 《社科纵横》2010,25(5):130-132
中国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已吸引了众多学术领域的学者参与讨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将结合目前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国情,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市民社会的兴起、现实功能及其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存在的应然因素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如何中国化——兼评"新实践美学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有过一次全国范围的美学大讨论.在那次讨论中,形成了大家所熟知的美学四大派,即客观派、主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实践派.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中阐述有限无限问题、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无限观问题的著作是比较少的.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在探讨这个问题方面有些进展,这不仅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所引起,而且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领会宇宙学和微观世界物理学的成果和假说所引起的.在这方面В.И.斯维杰尔斯基的文章起了重要作用(见В.И.斯维杰尔斯基:《论无限性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0.
王淑华 《社科纵横》2009,24(1):91-9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外语法理论的引入,汉语连词研究呈现出研究点细化和研究路子分化的特点,本文分四个部分总结了80年代以来汉语连词研究的发展概况和取得的成绩,并且对其发展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