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钟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2)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然而,《水浒》这部反面教材,过去竟被一些人吹捧为“农民起义的史诗”“农民革命的教科书”,《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被说成是“农民的局限性”。这种错误观点必须加以澄清。反不反皇帝,是区别封建社会农民起义中革命路线与投降路线的分水岭。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是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可是“农民局限”论硬把它说成是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
时佑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1)
要研究原始社会,分期的确是首要问题。自一八七七年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出版,他把原始社会分为蒙昧、野蛮之后,接着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都沿用摩尔根的分期法。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沿用摩尔根的分期法呢?因为摩尔根虽然也袭用当时流行的蒙昧、野蛮这两个词,但是摩尔根是以生产工具的发明、创造作为划分时期的标志的,这样就基本上符合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这个分期法,一直被马列主义者沿用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苏联学者只是从名词上而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了摩尔根 相似文献
3.
叶汝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5,(4)
本学期初,哲学系"学术評論"課程开始了"錯誤思想从那里来?"的討論。这一討论很快在該系师生中展开,并引起了其它单位的同志們的注意和兴趣。許多同志通过撰文或討論积極参加了这一学术爭鳴活动,对于引导师生認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研究实际問題,活跃学术思想等起了促進作用。现在,討論仍在繼續進行。为了進一步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方针,推动师生認真钻研毛主席著作,学习馬克思主义認識論,弄清錯誤思想产生的根源,尋找避免錯誤認識的途徑,本刊本期特辟专欄,选載在討論中发表的文章四篇。希望同志們本着坚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态度,緊密結合当前階級斗争、生產斗爭、科学实驗三大革命运动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把討論更加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4.
5.
6.
陈书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1)
一九七三年年底,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一片阴暗、混乱,资产阶级忧心忡忡,惶惶不安,在经济危机的乌云笼罩下,西方垄断资产阶级抛出了所谓中东“石油危机引起当前经济危机”的奇谈怪论。这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处于穷途末路的惶恐之中,又一次暴露了他们嫁祸于人的险恶用心。一一九七三年十月,中东地区生产石油国家,以石油作为武器,采取禁运、减产和提价的办 相似文献
7.
小可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2)
“四人帮”控制的舆论工具曾经大肆宣扬:“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的改革”,“……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在不断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过程中实现的。”似乎没有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不断改革,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始终决定着生产力。可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 相似文献
8.
丁勃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在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意识领域,起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四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但是有些同志认为,在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同时,不能抹杀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的重要性。因此提出,应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我们认为这个问题还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10.
阮蔚蕉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在《全唐诗》收录的两千多名作者中,绝大多数出身知识分子,不少当过大小官吏,而闽籍诗人胡令能却是一个普通劳动者.胡令能生活于中唐时代,大约在贞元(785—805 )、元和(806—820)年间.《全唐诗》载,他是“莆田隐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据此可以推知两点:其一、他住在莆田乡间,是一个修理铁木器的 相似文献
11.
刘煌添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4)
读《光明日报》一九七八年九月三十日许涤新同志文章《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劳动和利润》,感到有的问题还要提出来商榷。现在谈谈我的浅见,向许涤新同志求教。许涤新同志文章说:“我认为在编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必须有突破‘四人帮’所设置的禁区的勇气,理直气壮地提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群众在社会主义生产 相似文献
12.
陈铃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6-42
唐代传自西域的琵琶艺术,为当时的中原听众平添了异样的新奇之感,因而博得了文人学士的喜好,写作了大量有关琵琶的诗歌。本文分五类对唐代琵琶诗进行分析,展示唐代音乐的雅、胡交融和进一步与文学相结合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高春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4)
近年来,经济学界在对价值规律的探讨中,根据各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价值和价值规律的一些论述的不同理解,对价值是不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价值规律是不是商品生产的特有规律,展开了争论。孙冶方同志认为,在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价值规律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最近,李国根同志在《价值规律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以下简称《规律》,见《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则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15.
16.
《青春男女生.妙语》2006,(7)
风起了,花落了,心便似一道梦一般,随着弦音滑入那抹不去的雨丝中。忘记是谁说的,少游的词,总离不了一个愁字,而看到这里,这一个愁字却无端地凝重起来,在平淡中随着雨落浸透土壤,慢慢地化成一种情绪,立也愁、坐也愁,而偏偏这样的愁和闲交织到了一起,浓得化也化不开。化不开也好,纠缠进了一种缠绵,随着那一个愁字逐渐滋生出来,最终成就了一个永远。——《春梦何处》美丽彩虹 相似文献
18.
张乃良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5):83-86
六盘山古称陇山,又说六盘山之南段曰陇山。唐之陇州治在汧源(即今陕西省陇县),陇山绵延于州境。今人言及陇山,多据《三秦记》,从文献角度而言,《三秦记》对陇山记述是最早的文献之一,其中没有提到六盘山,说明古人一直即以陇山指称今之六盘山。从《三秦记》记述可以推断,古代诗歌中的“陇头”、“陇首”、“陇水”、“陇坻”、“陇坂”等意象当源于上述俗歌所唱,“陇头歌”等类似诗题也定是由此演化而来。后代诗歌凡是沿用这些题目,运用这些意象所表达抒发的悲凉凄怨的情思也一定是受此濡染而形成某种范式。陇山在唐诗中的有多种指称,其诗意的主体情感多为幽怨哀戚、悲叹呜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