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保龄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1980年,勃洛克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苏联《文学报》撰文指出:“……在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之后,我们以感激的心情,呼唤着勃洛克的名字。”然而,勃洛克生前已被认为“前面已经无路可走了,前面就是死。”①他死后,又作为“象征派”而接受“宣战”。只是在1956年才恢复了名誉。②他能以今天的面貌出现,是经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实现的。从1898到1918年,勃洛克艰苦奋斗廿年,实现了艺术上的蜕变达到高峰,而高峰却使他陷于毁 相似文献
2.
李晓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32-34
尽管"个人主义"一词发源于西方,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却从没有消失过对"个人"崇拜,只是这种"个人"是完全不同西方的"中国式个人主义",是把"家"、"家族"、"宗族"等特殊群体作为价值对象的,而忽视了"个人主义"所拥有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举世瞩目的90周年光辉历程。一个成立时仅仅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短短的90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今天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我希望,在我党诞生100周年时,我国将成为一个贫富差距缩小,人们都过上有尊严有幸福感的小康生活的世界经济强国。其光辉榜样的魅力必将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走向。此时,我更加怀念和感激我党、我军、我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人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从古义到今义的流变。“人民”的古义为“人类、百姓”或“糊涂无知的人”,19世纪末至20世纪,经过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阐释,“人民”一词的词义有了新的拓展,它包含了“权利、参政、当家作主”等新内容,“人民”词义的这种时间向度上(古今转化)的演化,向人们昭示着中国思想近现代转型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
李祖德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5-11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心话语,"人民性"不仅是一种文学立场或观念,也是对于"人民共和国"主体的想象,并参与和支配着20世纪5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建制与生产。从"国民性"的知识分子启蒙叙事到"人民性"的国家论述,表征着20世纪中国新文学主体想象发生了深层的衍变,也表征着作为"普遍现代性"的"民族国家"观念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另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7.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人民是唯一的吗?人民是人还是民?人民是谁?对人民的审视,关联着现代国家的行政合法性与正当性,也构成了公共性的价值根基。基于学术史的梳理,重新将人民引入行政学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在理论和实践取向上,人民总是在形式和口号上成为行政目标的代名词,其价值蕴涵经历了数次内部的分化与流变,最终实现了行政公共性等同于人民权力与价值的理论确认。人民至上作为一种行政价值,在实践和价值的双重维度上引领了我国公共生活与行政变革的良序发展,让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显示出正当性与确证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要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让人民安居乐业、心情舒畅,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9.
肖祥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应运而生的生命美学 ,选取了独特的理论视角 ,从人本身出发 ,从生命活动出发 ,以审美活动作为研究的中心 ,具有原创性、深刻性和当代性的理论品格。作为刚刚诞生的新理论 ,它还显得不够成熟 ,但经过学术的砺炼 ,它的成熟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
范藻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31
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着“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豪迈情感,我们的国家目标有着“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的美好未来,这一切都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人民福祉”当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为此,就应该引入生命美学理论,即在劳动方面摆脱“异化”的处境,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在艺术领域远离“低俗”的放纵,在审美活动中愉悦自我;在道德世界抵挡“功利”的诱惑,在人格追求中完善自我;在信仰层面提防“迷信”的侵袭,在心灵寄托中升华自我。 相似文献
11.
12.
衍空法师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9):94-97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理应常把心关怀。莫沉迷,莫放逸,执迷自被烦恼缚,斗争仇恨随之来。知世苦,求出离,决心去把无明断,举手投足需照顾,动念起心要分明。心本无生着境有,为善为恶由此生,是苦是乐影随形。后不灭,前不生,依愿随缘常自在,觉了无生任逍遥。 相似文献
13.
彭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55-60
周扬认为,"五四"文学革命开启了文学与人民结合的航程,但那时还是"人的文学"的时代,文学大众化只是使文学走向民间,"平民"只不过是"市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志着真正"人民文学"新时代的到来,因为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如果没有思想感情的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民文学.周扬认为,"人民文学"创作只有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审美需要和审美情趣出发,才会有为人民所关心的内容,为人民所喜爱的新的民族形式,才会有艺术性和大众化高度结合的艺术品.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周扬提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周扬"人民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占红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1):34-38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其主要理论基础在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正当性的首要依据,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周小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34-37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中一个颇受人们关注且具永恒魅力的问题。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首先要明确两种态度:一是正确对待西方政治文明;二是正确对待中国国情。其次要处理“三对关系”:民主与稳定;民主与法制;民主与权威。最后要扩大“四种权利”: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16.
17.
薛世孝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32-239
山西人民的争矿运动,是清末全国收回利权运动的一面旗帜。本文介绍了山西人民掀起争矿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分析和论述了山西人民在民族民主革命历史潮流的推动下,山西绅、商、学各界人士及留日学生和晋籍开明官吏,为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山西矿产资源,所掀起的声势浩大的争矿运动,以及粉碎英国福公司企图掠夺山西煤铁资源的整个过程。争矿运动胜利后建起的保晋公司,奠定了山西近代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为中国近代工业史和中国煤炭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薛世孝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32-239
山西人民的争矿运动,是清末全国收回利权运动的一面旗帜。本文介绍了山西人民掀起争矿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分析和论述了山西人民在民族民主革命历史潮流的推动下,山西绅、商、学各界人士及留日学生和晋籍开明官吏,为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山西矿产资源,所掀起的声势浩大的争矿运动,以及粉碎英国福公司企图掠夺山西煤铁资源的整个过程。争矿运动胜利后建起的保晋公司,奠定了山西近代煤炭工业发展的基础,为中国近代工业史和中国煤炭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9.
钱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灵魂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可以作出不同的回答。而最根本的一点,我想应该是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服务的精神,或者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唐远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2)
农历四月初八,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苗族民间有许多传说。其一,说是为了纪念苗族古代英雄“亚努”;其二,说是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其三,说是为了纪念苗族起义领袖格波绿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