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 ,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批触及现实问题的力作。围绕这一文学现象 ,学术界提出了许多观点 ,其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其一极力称颂这种文学现象为“现实主义的复归”或“新现实主义” ;其二是对这种文学现象持反对态度 ,并认为这是文学的堕落 ,“人文精神的失落”。针对这些观点 ,本文认为这种文学现象既不是“现实主义的复归” ,也不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而是现实主义按照历史的逻辑 ,在关注人类命运 ,祈盼人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中走向自觉与成熟  相似文献   

2.
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的传统,同时又吸取了十九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尤其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由此形成了他自己的中国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鲁迅是我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卓越奠基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开创人。但鲁迅的现实主义如同他的世界观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反映着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发展历史。过去,在鲁迅研究中,人们注意从各个角度去发掘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和彻底性,但还少从鲁迅小说思想和艺术方面去阐述他的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因此就难于把握鲁迅小说现实主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性质,以及它们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长期作为一种主流创作方法和艺术形态被提倡,同时也具有改造与重塑作家的世界观、美学观的特殊意义。它的根本指向是关于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新文学形态的构想。虽然冠以“现实”之名,“主义”才是根本,它包含着鲜明的理想色彩乃至乌托邦精神。因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取代是必然的。当代现实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规范机制,通过日趋严格的典型设计和题材规划,实际成为了文学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的“批判性”是“现实主义”区别于其他美学风格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实主义”背后有一套特殊的意识形态,只有承认“变化”的实际意义,当下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现实感”,而“变化”问题涉及到“现实主义”的批判性。在关于“变化”的问题上,中国“现实主义”谱系中的问题小说、左翼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改革文学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无论将底层叙述的传统接续到“批判现实主义”、“左翼文学”,还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都只是介入角度的不同。底层问题的浮现或者被视为集体主义的恢复,或者表明人们对“现代性”和“社会问题”持续的“批判性”关注。人们将社会问题在“底层文学”中展示出来,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却留在现实社会中。  相似文献   

5.
福楼拜:从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蒋承勇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继巴尔扎克之后的又一位大师。有人认为,1856年他的《包法利夫人》的发表,“标志着现实主义的胜利”。不管这个说法正确与否,福楼拜无疑是巴尔扎克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后继者。在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6.
福楼拜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型中。福楼拜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是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但他又被誉为现代主义“鼻祖”。他提倡的“客观化写作”为现代主义叙述中零焦聚的使用提供了范例。出于对现实和历史的厌恶,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描绘平庸的日常生活,这使得其作品在情节构造上出现一种日常化的趋势。这一创作手法也给现代主义作謇很大启发,并最终导致了“淡化情节”这种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出现。文章以客观化写作、情节的日常化为切入点,探讨福楼拜的作品和文论在文学转型时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20 世纪中国文坛的“现实主义”,源自19 世纪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一历史阶段性的文学形态。特定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接受语境,使得“现实主义”的精神实质在近百年的接受过程中呈现出一个隘化———转化———泛化———神化的过程。原本是一种文学形态的“现实主义”,最终被视为文学的本质及典范。当前的创作与批评应当走出神化“现实主义”的误区,创造新兴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将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但写出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而且还在其论文、日记、书信中,阐发了他的文艺思想,对现实主义作了很有价值的探讨,给人类文学和文艺理论宝库留下了一笔十分珍贵的遗产。列宁曾把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称之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这首先是因为托尔斯泰极其重视真实。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必须面向现实、忠实于生活,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他说:“诗的感情是关于生活并伴随着生活的形象与感情的自觉的回忆。”他在《什么是艺术?》(1898)这一论著中指出:艺术是人们用来交际、相互传达感情的一种手段;艺术的主要特征是用艺术家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真艺术  相似文献   

9.
胡适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是杜甫、白居易以及元稹等人之文学观念的清醒延续,尤其是白居易“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文学主张对其影响深巨。但西方体验对其文学观的形成也同样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开阔了其阅读视野,深化了文学体验,丰富了理论储备,使其文学观念产生了新变和质变。进化史观、实用主义哲学、近现代欧美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人道主义、“易卜生主义”等丰厚的西方文学文化资源有效充实并强化了他早期所接受的中国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观,使之逐渐凝结成一种中西连通、古今交融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在新文学的初创时期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钱杏村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以普罗文学批评家著称,他是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和所谓“力的文学”的热情鼓吹者.“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在中国常被称为“新写实主义”.该术语在苏联并未流行、却成了日本与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口号.要揭示钱杏村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特征和本质,就势必涉及其理论来源问题、并对其最重要的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文学七十年,现实主义文学一直总领着浩瀚澎湃的文学潮流。整个新文学思潮的消长起伏,无不与现实主义主潮的潮涨潮落息息相关。但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概念的“舶来品”在中国一开始便不是一个自足系统,在对现实主义最基本属性的认识中,也包蕴着人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的歧义,廓清现实主义概念内涵的混乱状态,重新规范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属  相似文献   

12.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重视,以及30年代40年代卢卡契“伟大现实主义”美学范畴的提出和苏联《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理论公式的流行,使我们产生了现实主义至上论的狭隘观念,至今常有人仍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作为尺码来衡量自然主义及其它文学现象。这既不利于今天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外文学作品,也不利于创作方法的多样化和现实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在文学观念转变的今天,应注意到这个“死角”。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小说思潮来看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亦称“意识流”小说,它是我国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这个大思潮中的小文学思潮。换言之,它是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一股支流。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前几年也曾经引起过人们的热烈讨论。不过,那时人们还没有使用“心理现实主义”这个名词,而是采纳“意识流”的说法。之所以把“意识流”换为“心理现实主义”,不是作者喜欢杜撰名词,故意标新立异,而是因为产生于新时期的这个文学思潮的确不同于西方的“意识流”文学,它既有非物质主义的潜意识表现,又有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因素,所以用心理现实主义来概括是恰切不过了。虽然这个名词曾经被西方的一些理论家使用过。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 2 0世纪初引进中国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形成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多重畸变与变异 ,也经历了多次的“恢复”和“回归”。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百年嬗变 ,对反映 2 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影响和作用 ,探索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和 2 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批判“四人帮”的极左文艺思想中,提出了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口号,这是有积极意义的。所谓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究竟指的是什么样的现实主义呢?有的同志指的是革命现实主义,但有的同志却指的是一般的现实主义,认为对革命文艺无须再提革命现实主主义创作方法。这种看法把革命现实主义简单地归结为现实主义,并当作社会主义文艺的总的创作方法加以提倡,这不仅在理论上混淆了二者的质的区别,而且对文艺创作也是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是每个作者认为自己才是唯一可以据有的一种品质。每一个新的文学流派都想以现实主义的名义来消灭在它之前的流派。西方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的学院式批评在使用“现实主义”一辞时,仿佛在作者出场的时候现实早已完全创立好了,因此作者的职责只限于“探索”和“表现”他的时代的现实。按照这种见解,现实主义除了应当尊重真实之外,就别无所求了。恰恰是小说创造了世界现实。小说写作,不是试图提供情报,它是在构成现实,它是发明。赤手空拳地开始,建立某种能够靠自己而站稳脚跟的东西,无需依靠作品外部的任何东西。这是当代所有小说的雄心。“可能性”以及“典型的”东西不再能作为标准了。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又可能又不可能的事情、假设以及谎话等等,已成为现代小说所特许有的主题之一。新小说所要求于公众的,是公众对文学的力量仍然应当有信心,而公众所要求于小说家的是不要再为创造文学而害羞。一旦新小说开始为“某种东西所利用”,这对新小说的发明者来说将是一种信号,说明一种新新小说必须诞生。  相似文献   

17.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的现当代外国文学,至今已走过了将近七十年的路程。在这近七十年中,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文学并没有间断,而是在向前发展着,形成了既与古典的现实主义文学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的现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现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显示了现实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首先,它坚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生活”的原则,具有显著的现实性。现当代文学有这样那样的风格和流派,现当代作家有这样那样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但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多元化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竞奇争艳。现实主义文学已往那种“独尊”地位,似乎正在失去。就在此时,有人预言:现实主义必将被“新潮流”所取替,从而“消声匿迹”。文学艺术发展趋向多元化,现实主义一统“独尊”地位受到怀疑和否定,这是时代变革、观念更新、审美批评变化等等方面所带来的历史发展之必然。这非哪几个人所能左右的。然而,断言现实主义文学在它的“独尊”地位受到怀疑和否定之后必将“消声匿迹”,  相似文献   

19.
王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引领者,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性。他的小说以关注现实、介入生活见长,他通过人物命运与情节发展的辩证性构述实现了小说对人生、对社会的反思,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贯通着一种批判意识,这也是王蒙以文学反思历史、探讨文化的重要方式。对现实的关注、辩证法的运用以及带有自省意味的批判性,构成了王蒙创作中现实主义品性的三个重要维度。王蒙的文学创作,将现实主义品性与故事情节、人物的表现完满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成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典范。在新的历史发展语境下,王蒙文学创作内蕴着的现实主义品性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至为宝贵的经验,探讨其创作中一系列现实主义问题对于丰富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翟秋白同志十分关注文学上的现实主义问题。他翻译了恩格斯致哈克奈斯的信,写了评介哈克奈斯的思想和创作的文章,对恩格斯这封信进行了注解。还写了专题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长篇论文,全面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重视和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重要评价,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理论的主要精神和重要原则,批判了浪漫主义者雨果、自然主义者左拉以及第二国际的批评家对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札克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的歪曲。除了这些文章以外,还在论述文艺大众化问题的一些文章和文学评论中,根据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提出的充分的现实主义的精神,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应当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问题,发表了他对革命文学的创作方法的理解和设想。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