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教师,娶了个老婆,相貌不让梁山莽汉,性格也相当粗犷。丈夫不好了,一个嘴巴就打过去,别人说她丈夫一个不字,她却又敢和人家拼命。她的丈夫很能干,一路拼搏当了省劳模,在学校也管了些事  相似文献   

2.
女青年张某去年高考落榜,她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找工作,至今已换了3个就业岗位。去年夏天,她应聘到某单位推销矿泉水,秋季,矿泉水淡季,她就加入到销售大棚蔬菜的行列:冬季,她又应聘某保险公司担任保险推销员。至今,一年下来,张某初初算了一下,年收入至少也在万元以上。人们说她像飞来飞去的燕子,哪儿有“食”就往哪儿落脚。  相似文献   

3.
张正修 《社区》2010,(36):54-55
小丽是某普通中学的学生,长得文静秀丽,学习成绩也不错,但跟同学的关系处得不是很好。主要原因是小丽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翻看同学的书包,哪怕不是很熟悉的同学的书包她也想打开看,而且这种愿望强烈到自己都难以控制。从小学时候起,小丽就有种想偷看别人隐私的念头。每当她一个人在教室的时候,她就会去翻看同学的书包,但从不拿他们的东西。她还喜欢看同学的信件、日记、短信等。为此,很多同学都很烦她,对她也比较警惕。  相似文献   

4.
丁宁 《新天地》2016,(4):28-29
丁老师:您好! 我最近心里很烦,您能不能帮我排解一下.我有个胆子很大的女儿,也是我们家读书最好的一个孩子.她上完高中,就离开家到城里打工了.几年以前,我想办法把她找了回来,让她和一个在外面当兵的人订婚,我想让她有个归宿.她一百个不愿意.她在门上留了个条子,说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就又走了.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明星,能歌善演,有自己全力以赴的事业,回答记者的每一句话,都字字箴言,完全不用整理就可以直接成文;她倔强而坚强,固执地珍藏着关于爱情的梦想和期待,而立已过却依旧清冷一人,不得不背负"都会单身女子的最佳代言人"的声名;她会在大多时候嘴硬说很享受单身,一个人的日子也没有什么缺憾,但总会有某一个脆弱的时刻,孤单如同宿命一股,汹涌而来,如影随形。她就是刘若英,好像古本唐诗里压扁了的月光,温柔,却没有温度。  相似文献   

6.
跟某一位广告片导演聊天,他说,有个女明星很假。我也认识那位女明星,我觉得她还蛮可爱的。为什么这位资深的男导用这个字形容她呢?对我来说,她也很可爱啊,一到片场,就像只快乐的小鸟,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6,(7)
他和她是一对恋人,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留在了这座城市。他们租了一间房子,房子很小,只好买了一张单人床。单人床很狭窄,根本就容不下两个人的身体。她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习惯了一个人睡一张大大的床。现在就不行了,无法伸展身体不说,还有掉下床的可能,这让她多少有点不习惯。他喜欢抱着她入睡,抱得很紧。单人床空间本来很小,他又喜欢死抱着她,这让她很不舒服,就让他放开。他同意了,谁知下半夜不知不觉中,他又把她抱住了,像害怕失去她一样。这让她很生气:"你把我抱得这么紧,我呼吸都感觉困难。"但她多次提醒也不见效,他到下半夜还是会明知故犯。她怀疑他有什么毛病,要不为什么有抱人睡觉的嗜好。他看出了她的疑惑,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有一户人家,家境十分窘迫,兄弟姐妹好几个,家里就两张小床。父母睡一张床,几个孩子就睡在一张床上,十分拥挤,常常会把一个孩子挤下床。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孩子被挤下床,  相似文献   

8.
毕宁宁 《社区》2005,(13):56-57
姐姐毕淑敏成了名人,在报纸和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她的文章,在电视屏幕上也不乏她的身影,朋友们都在赞叹她的成功,我从心里为有这样一位姐姐感到自豪。我们出生在北京一个军人的家庭,三个孩子中姐姐是老大,我是老二,家中唯一的男孩儿是我们的弟弟。在姐姐不满10岁那年,父亲被一纸调令从总参某部调往新疆军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几天之后,爸爸就离别妻儿老小,只身奔赴了边疆,抚育三个孩子的重担一下就落在了妈妈一个人的肩上。当时妈妈的工作单位离我们家骑车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中午不能回来,于是姐姐就带着我和弟弟在食堂吃饭。也正是从那…  相似文献   

9.
程凤山 《社区》2005,(5):14-15
你听说过一个保姆,每天要奔波于两家之间,买两家的菜、做 7 顿饭、护理3 个病人的事吗?在辽宁省辽阳市的徐经子地区就有这样一个保姆,她叫徐永华。有意思的是,这份劳累并不是保姆自己找的,而是这两家人谁也离不开她。 徐永华是个性格泼辣的农村妇女。1996年,她的女儿考上了沈阳医科大学,儿子在辽阳市学厨艺。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徐永华决定进城打工。 一天,有个跟她一起干活儿的工友问她:“晚上到医院侍候一个99岁的老太太的活你干不干?”徐永华不加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女儿却觉得丢人,妈妈干侍候人的活,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徐永华…  相似文献   

10.
芦淼 《可乐》2011,(2):26-27
她在一家大公司销售部做文员,销售部经理是个欺上瞒下的"老油条"。她天真地认为,人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能成功。工作中,她得罪了经理好几次。在她看来,这没有什么,大家一心为公,有分歧也应该对事不对人。再说,那么大的一个领导,犯得着和她这样的小人物较劲吗?  相似文献   

11.
大山的女儿     
她,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区,也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山区,但她生下来就是个哑巴。她从小就特别喜欢山里的动物。她的父亲是一位猎人,她家就靠着她父亲打猎来勉强维持着生活。她,渐渐长大了。8岁的时候,平生第一次跟随父亲出去打  相似文献   

12.
董环  秦晓 《女人世界》2007,(3):46-47
当今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只相夫教子。做个全职太太是不行的,只驰骋职场做个女强人也不行。衡量指标很多,要有事业、有家庭,有爱、有魅力……自然压力也就会很大,做一个现代女性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于青,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珠市口支行行长。看到她,就想起了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说“有一种女人,让你过目难忘。看见她。如同亲眼目睹了整园的玫瑰在夏季里哗然绽放”,她的气质远远胜过容貌。她的眸子里永远闪动着详和与安静。也许她就是那种女人吧:铿锵玫瑰。尤如午后的阳光般绚丽绽放。  相似文献   

13.
曾昭斌现在供职于中央民族学院,1992年她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毕业。报考中国音乐学院那年,她是学校里最有争议的一个学生。老师们之所以不想让她报考音乐学院,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女孩子吹笛子哪比得上男孩子气力足?再说吹笛子又伤气,将来结婚生孩子可怎么办?可最后曾昭斌还是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她那届只招了4个人,里面就有曾昭斌。她学的乐器是笛子,也是在中国有了专业乐团和专业院校之后,中国笛子界里的第一位女性。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8,(Z1)
我的婆婆出生在瑞典一个富人家庭,为了爱情,她选择了私奔,也就自动放弃了贵族身份。她和我的公公相濡以沫,生下了3个孩子,过着艰苦的生活,但是她没有抱怨,把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庭,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靠着她和公公的共同努力,家里不仅有了轿车、别墅和花园,又把几个孩子培养成了时装设计师和模特儿等。婆婆的奉献、吃苦耐劳以及精明能干毫无疑问地使她成为家里的实权人物。  相似文献   

15.
这段时间,家住江苏扬州某社区的徐芸特别苦恼,因为她13岁的女儿小慧现在变得让她越来越难以理解。小慧今年上初二。从小就是乖乖女的她,学习成绩好,听老师、父母的话,从不会对父母的安排有意见,因为她从小就习惯了接受妈妈的所有安排,她知道父母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她好。可就是这么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就开始变了。刚上初一的时  相似文献   

16.
蘩漪是《雷雨》中一个特殊的、不易为人理解的人物。也是在历来的演出和评论中争议最多的人物。在解放前的演出和评论中,有人把她处理成为一个由于生理苦闷而产生了变态心理的“情欲狂”,也有不少人认为她是一个阴鸷恶毒、神经质的女人。解放后,对蘩漪的评价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她的身价不断升高,一跃而成为一个“彻底的民主派”,“战斗的女性”。甚至有人写信给某剧团,要求脱掉蘩漪身上的黑絲绒旗袍,换上光鲜的大红衣服,以示烈火般的性格。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蘩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太太,一个“极  相似文献   

17.
下象棋     
吃过午饭,表妹突然发现她的棋艺又突飞猛进了不少,于是心血来潮,非要跟我一决雌雄。我虽说不上棋艺高超,但也略懂一些皮毛,可是我对下象棋不太感兴趣。在她的软泡硬磨下,我也只有硬着头皮上“战场”了。一上“战场”,我就低着头“调兵遣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一开始,我的那个当头炮吃了个兵,给表妹来了个下马威。谁知,她早有防备,出现了一个“拦路虎”——马。哈!天无绝人之路,我灵机一动,那只炮飞到了马的前面。好险!小命终于保住了。表妹走完一步后,我趁她不注意,吃了个象。炮隔个士就是她的象。我一见她的将危在旦夕,心里就暗暗地高兴…  相似文献   

18.
徐国静 《社区》2005,(4):40-42
半年前,有个叫夏菲琦的女大学生来见我。她是独生女,来自南方一个中小城市。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尖子学生,去年,她以646分的成绩考进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她想自杀,她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已经有两个月了,每天早晨像生物钟一样准时,她一睁开眼睛就想哭,眼泪也就跟着毫无顾忌地顺着脸颊往下流……“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想自杀。”她开门见山,说得很轻松。“什么事让你这么难过?”我看着她圆圆的脸。她迅速躲过我的视线,“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觉得不开心。”“一定有什么事让你不开心吧?”“不开心的事多了。”她的眼泪开始在眼圈里转。“是学习上遇…  相似文献   

19.
孟谦 《社区》2014,(22):1-1
本刊记者时常有机会走访各地的社区,社区工作者们给我们介绍当地情况时,很少有主动挑自己“毛病”的。日前,笔者到南方某城市参观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时,遇到了一位心直口快的社工,她的见解让笔者有了新认识。那是一个环境整洁,设施齐全的综合服务中心,这位介绍情况的社工很健谈,在历数了诸多优点后,她主动地说她觉得中心有个“不足”,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小兰是某职业学校二年级的学生,近来她非常苦恼,上课没有心思,同学关系也很紧张。不堪压力的她终于来到了心理咨询室,向心理老师求助。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小兰是个外向、漂亮的女生,平时很受同学的欢迎,尤其是男生。刚进学校的时候,班主任觉得她大方出挑,挺有号召力,就安排她做班里的宣传委员。开始的时候,一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